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朝鲜族是我国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我国现代反帝反封建斗争史上,特别是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作出过杰出的贡献。本文主要从原东满地区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斗争为主线,也附带一些其他地区朝鲜族抗日斗争的情况,借以阐明朝鲜族人民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与杰出贡献。(一) 我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黑龙江和辽宁省。朝鲜族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地区,既原东满地区,约占朝鲜族整个人口的43%。朝鲜族最初是在十七世纪末开始由邻国朝鲜陆续迁来。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  相似文献   

2.
我国朝鲜族是一个有着优秀文化的民族。它的民间文学就象盛开的金达莱花,在我国灿烂的文艺百花园中显示出它夺目的色彩。其中脍炙人口、众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以它丰富的内容、离奇的情节、生动的语言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深为朝鲜族人民所喜爱。它不仅教育了人民,而且也给予人们以无穷的艺术享受;它就象长白山中的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3.
朝鲜民族以其特殊的人文历史和发展进程,孕育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朝鲜族女性作为创造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另一主角,在朝鲜族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在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朝鲜族女性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点。朝鲜族女性被视为贤妻良母的代表,相夫教子的模范,能歌善舞的典型,勤劳智慧的化身,任劳任怨的楷模。在朝鲜族历史发展、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中朝鲜族女性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形成了朝鲜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朝鲜族戏剧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许多民族艺术面临萎缩乃至危机。朝鲜族戏剧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应在普及朝鲜族戏剧教育、开拓朝鲜族戏剧新市场、改革朝鲜族戏剧体制方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可以从戏剧学、教育学、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朝鲜族戏剧,探讨朝鲜族戏剧发展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由于朝鲜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朝鲜族所特有的人文背景,朝鲜族农村文化建设与其他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的条件下,如何立足中国国情,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6.
大宗教是一种信仰朝鲜始祖檀君的宗教。20世纪初,朝鲜正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不愿当日本亡国奴的朝鲜人民纷纷起来排日抗日。这时,长期统治朝鲜人民的外来宗教也相继受到挫斥,随之而来的是新兴的民族宗教大量涌现,大宗教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于朝鲜南部地区的。 一、大宗教在朝鲜族地区的传播 朝鲜族大宗教是从20世纪初,从朝鲜南部地区传入中国东北部地区的。大宗教的传播范围比较广,除中国东北地区外还波及到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一些地区。  相似文献   

7.
朝鲜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大量朝鲜族青少年不具备民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朝鲜族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程度、内容、方法、途径上存在一些问题;朝鲜族教育设施、设备,朝鲜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距离教育现代化目标尚有差距。朝鲜族教育既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又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现代化共赢。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20年内,朝鲜族的城市人口比例从34.59%上升到65%左右,城镇化率则从50.2%提高到80%左右,朝鲜族经历了"压缩型城市化"的过程。在"压缩型城市化"下朝鲜族人口走向"散居化",这直接导致了传统聚居地区的"空巢化",民族人口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以聚居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民族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面对城市化过程中的"离散危机",朝鲜族展开了一场活生生的民族共同体"重构运动"。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隔鸭绿江、图们江相望,在长达1300多公里的两江沿岸居住着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少数民族。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我国东北边疆地区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对朝鲜族地区的影响更为深刻。本文回顾朝鲜半岛历史、现状及其与我国的关系,叙述我国朝鲜族及其与朝鲜半岛的联系,重点阐述朝鲜半岛局势对我国朝鲜族地区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朝鲜族两重性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朝鲜族形成了注重秩序、积极入世、民族传统心理与现代意识集于一身、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民族性格 ,在这种民族意识的支配下 ,延边注重旅游资源的有序开发 ,注重品牌效应 ,也重视打造民俗形象  相似文献   

11.
世纪之交 ,各民族文化都面临着新的抉择。朝鲜族文化在 2 0世纪创造了一个世纪的辉煌 ,但也留下了诸多困扰。将一个什么样的朝鲜族文化带进 2 1世纪 ,朝鲜族文化在新世纪应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 ,本文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我校民族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是专门研究中国朝鲜族文化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这个研究所现有研究人员10名,其中教授二名,副教授三名,讲师五名(全部为硕士)。这个研究所从建所以来,抓好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们先后编写出版了《朝鲜族简史》、《朝鲜族革命斗争史》《延边经济史》、《延边经济发展史》、《延边农业发展史》《朝鲜族教育史》、《朝鲜族文学史》等著作;编写出刊了《朝鲜族研究丛书》,并在外学术报刊上发表了《试论朝鲜族迁入及其历史上限问题》、《中国朝鲜族的历史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试论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试论抗日战争时期东满根据地的历史作用》、《试论中国朝鲜族在历史上的法律地位问题》等几十篇学术论文。这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曾多次应邀参加过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朝鲜族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洛杉矶国际学术讨论会,日本大阪朝  相似文献   

13.
辽宁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其文化与中原同出一脉,源远流长。辽宁又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交往中,其风俗文化互相融合,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文化传统。汉民族、满民族、朝鲜民族、蒙古民族等都是长期生活在辽宁地区的极有个性的民族,他们创造出灿烂的民族文化,也创造出许多动人的文学作品。因此,辽宁的文学研究,有着天然丰厚的文化依托和历史生活的基础,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成为辽宁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也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之一。辽宁省的文学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努尔哈赤在沈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迁移到中国的越境民族。朝鲜族教育是在特定的、多元文化,尤其是在汉文化的激励、推动影响下,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朝鲜族教育史》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朝鲜族教育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部专著。这一部专著,《在中国朝鲜族教育史》编写委员会的指导下,由朴奎灿任文编,权宁河任副主编,许青善、姜永德负责统稿,延边大学民族教育研究室、东北朝鲜族教育科研所和东北三省部分同志合写,于1991年由东北朝鲜族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东北的长白山下,海兰江畔,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就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在地。这里的朝鲜族人民跟各族人民一道,曾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斗争中,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建国后,特别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三十年来,朝鲜族的社会主义文学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党中央正确路线指引下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它,象怒放于长白山麓、海兰江畔的艳丽的金达莱花,为社会主义祖国文艺百花园增添了异彩。一三十年来,延边朝鲜族的文学创作,走过了光辉而又曲折的道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每一个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  相似文献   

16.
藏族     
我国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很早以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与祖国各兄弟民族一道,共同开辟了美丽富饶的河山;共同谱写着祖国悠久的历史。藏族是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朝鲜族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朝鲜族文化以其先进性为中华文化大厦添砖加瓦,做出过历史性贡献。首先,朝鲜族物质文化是中国物质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朝鲜族在近代东北边疆的开发、建设中功不可没,在保卫东北边疆中功垂千秋。朝鲜族优秀的精神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有益补充。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尊重知识、崇尚教育的民族意识,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风格特异的民族体育,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构成了朝鲜族文化的突出特色,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辉添色  相似文献   

18.
赵刚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3):120-124
朝鲜族迁入到我国东北地区之后,在谋求生存和反抗强权的斗争中,其社会理想发生了历史的演变:在迁入初期他们是以谋求"生存"为理想;1910年朝鲜亡国后,朝鲜族形成了"复国"和"民族自治"的社会理想;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提出了"新社会"的社会理想;1930年,朝鲜族早期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使朝鲜族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朝鲜族社会理想的演进,体现了朝鲜族融入中国社会的过程,朝鲜族在实现社会理想过程中,表现出坚定的革命性。  相似文献   

19.
对延边朝鲜族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姜淳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居住最集中的一个地区.调查这个地区语言使用情况,对于考察和了解中国朝鲜族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数千年漫长岁月中,勤劳智慧的朝鲜民族创造了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伴随着这悠久的历史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中韩建交后,朝鲜族跨国流动骤然升温,规模越来越大。朝鲜族凭借其跨界民族的优势,以探亲、劳务输出、涉外婚姻、出国留学等各种形式流往国外。毫无疑问,跨国人口流动群体在推动朝鲜族经济文化发展、缓解当地就业压力、提高朝鲜族市场经济意识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与边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正确估计和把握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现状及其社会效应对朝鲜族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