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才与因明     
吕才,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卒于唐高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他是初唐杰出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新、旧《唐书》都说他博学多艺、聪明过人,对军事学、历史学、音乐、文学都有很高的修养。 玄奘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从游学印度回到长安,相继于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译出天主的《因明入正理论》、于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译出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将因明移植到中国;同时,他在译场向佛教徒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2.
韦应物是盛唐、中唐之间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生年,学术界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即认为他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七三七年);关于他的卒年,现代学者均属推测,并不能确指。孙望师在《蜗叟杂稿·韦应物事迹考述》中说:“应物罢守苏州后,除曾写过两三首诗以外,就再没有看到他有其他的诗,大约此后不久也许是贞元九年(公元七九三年)左右,就死在苏州了。”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韦应物系年考证》中说:“我们可以大致推测;韦应物大约在贞元七、八年间(公元七九一至七九二年)卒于苏州,此时已罢苏州刺史任,其年岁为五十五、六岁。”周夷在《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卒年问题》中说:“韦应物罢守后不久即死去,他的卒年当在德宗贞元六年(公元七九○年)左右。”本文从孙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3.
一、胡瑗的生平和教学活动胡瑗是宋代伟大的教育家,字翼之,宋代泰州海陵(江苏如皋)人,因为他家庭世居安定(今属陕西省安定县)学者称为安定先生。生于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卒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胡瑗的父亲胡纳,曾充任过小官吏宁海军节度推官,家庭比较贫困,早年和孙明复,石守道同在泰山读书,‘攻苦食淡,终夜不寝,一坐十年不归’。胡瑗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在苏州一带开始教授经学,景祐二年范仲淹奏请立苏州郡学,邀请他充任苏学教授,这是他开始举办地方学校教育的发轫;到了庆历二年(公元1042)滕宗谅奏请立湖州州学,聘他担任湖学教授,他在教  相似文献   

4.
一孟郊,字东野,湖州武康人.生于公元七五一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死于公元八一四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关于他的家世,由于文献不足,我们已不能详细地知道.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来看,仅仅知道他的先世并非豪门世族①.他是在他父亲任苏州昆山县尉时生于昆山②.从他送李??去苏州的诗:“小时履齿痕,有处应未销.旧忆如雾星,怳见于梦消”一些话来推断,大约他的童年至少是在苏州生活过一个时期.当“安史之乱”的时候,他年方四岁.在“安史之乱”结  相似文献   

5.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6.
何心隐(公元1517——1579年),原名梁汝元,字柱乾,号夫山,永丰(今属江西)人,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异端思想家,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积极宣传王艮的学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奋斗了一生,深为封建统治者所不容,最后惨遭杀害。何心隐的著作不多,传世的唯一著作是《何心隐先生爨桐集》,由张宿铨订,刻印于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何子培先生收藏的《梁夫山遗集》,篇幅比《爨桐集》少。容肇祖先生将上述两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祖居洛阳,生于苏州,成长在苏州、嘉兴、彭城等地。他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积极参加古文运动、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它进步思想的优秀散文家;还是以积极参加永贞革命新而闻名的政治家,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亦自开生面,形成个人风格。这和他谪居沅湘期间积极向当地民歌学习、以土风入诗有直接关系。《旧唐书》说:“武陵溪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的《竹枝词》就是加工了的民歌。另外,他还是文学史上最早填词的作者之—。  相似文献   

8.
苏州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古城,苏州的通行纸币和主张发行纸币的学说也由来已久。本文拟就清代苏州裕苏官银钱局发行的钞币和道光年间苏州货币学者王瑬大力提倡通行纸币的学说,试作一些论述和探讨。苏州裕苏官银钱局发行的钞票清代第一次使用纸币是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当时顺治帝亲政,因军费浩大,入不敷出,曾发行“顺治钞贯”。歪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军事上全局平定,钞贯即全数收回,并停止发行。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财政十分困难,福建巡抚王懿德,右都御史花沙纳倡议发行纸币,咸丰帝批准后立即推行,这是清廷第二次发行纸币。当时,以制钱为单位的,名  相似文献   

9.
正当明末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州成长起来时,风云变幻、江山改色.清军于顺治二年五月(公元1645年),渡江南下,六月占领苏州,使繁华的苏州生灵涂炭.清军强行剃发易服,遭到广大汉族人民的反抗.太湖渔民赤脚张三、毛二率领义军一度攻占苏州.昆山有王佐才、顾炎武领导的守城斗争.战争使苏州的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破坏,商业萧条,市场萎缩、门庭冷落.到了乾隆盛世,清朝统治者注意调整满汉关系,制订恢复与发展生产的措施,苏州又慢慢地恢复了生机.本文试就清代苏州的经济状况作一大致介绍.  相似文献   

10.
岑参(公元715——770年),南阳人,是我国唐代中叶杰出的诗人之一。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于天宝八载(公元749年)、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两度出塞,在边塞生活了六年,创作了不少反映边塞生活的优秀诗歌。回朝后,由杜甫等人推荐任右补阙,转任起居舍人等职。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任嘉州刺史。后罢官,于大历五载(公元770年)客死于成都旅舍。其诗风格与南北朝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家境十分贫寒。但范仲淹读书却特别用功。有一年夏天,为了补贴家用,他到太湖岸边帮人卖鱼。见码头停着一艘官船,船头站着位老者,便上前说道:“太湖鲤鱼鲜,今日敬高官。一旦跳龙门,直上几重天!”这是几句  相似文献   

12.
骑辆山地车随心所欲地兜遍苏州的大街小巷、古典园林,是日本独资的索尼凯美高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三原一夫的一大乐趣,并且他以一名外国人特有的眼光从中发现了中国人衣食住行的变迁。 1995年9月,三原一夫告别东京,定居苏州新区锦华苑。三原一夫嗜好骑车,与他同机到达苏州的行李中就有一辆日本产山地车。他还觉不过瘾,下飞机当天就直奔位于闹市区的苏州工业品商场,又精心挑选了一辆中国产山地车。人生地不熟的他本想骑回锦华苑,却被驾驶员竭力劝阻了,他只得无可奈何地将山地车置于轿车后面,拉回锦华苑。提及此事,他至今仍耿耿于怀。 购置了山地车,三原一夫一有空就独自骑车,四处游览,风光旖旎的虎丘、  相似文献   

13.
玄奘(公元600——644),姓陈名祎,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县南境)人,出身于仕宦家庭。幼年出家,学习佛学,几乎走遍全国,“遍谒众师”,获益不浅。但“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现有异,莫知适从”,于  相似文献   

14.
况钟(公元1383——1442年)字伯律,号龙冈,江西靖安县人,出生于破落官僚家庭。他的仕途与众不同,走的不是一条科举成名的道路,而是“以吏起家”,即由书吏到礼部仪制司主事,进而为礼部仪制司郎中,后经内阁首辅杨士奇和尚书蹇义、胡濙等的推荐,被明宣宗朱瞻基擢为苏州府知府,前后在郡苏任职十三年(公元1430——1442年),直至卒于任上。  相似文献   

15.
陆蛰(公元七五四——八○五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人。是唐朝中期的著名政治家。十八岁进士及第,为华州郑县尉,在社会上享有盛名。公元七八○年德宗即位,被召为翰林学士。“数问以得失”,陆蛰议论纵横,析理深刻,又深谋远虑,善于筹划,“政不便于时者,多所条奏,德宗虽不能皆可而心颇重之。”①当时虽然有宰相,但事无大小,德宗都和他商量。所以有“内相”之称。贞元二年(公元七九二年)被任为宰相,他直言敢谏,无所隐讳,结果触怒了唐德宗,加上腐朽势力裴延令等的谮毁,贞元十一年春,被贬为忠州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学术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时期。滕固作为现代艺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活跃于20世纪上半叶。他以不同于同时期其他学者的艺术风格对中国传统艺术史做了崭新的建构。他将唐宋(公元713—1320)划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昌盛时期,这为后人对中国现代艺术史的研究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苏州瑞光塔位于苏州市区西南隅盘门内,始建于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大约于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基本落成。1978年,在第三层塔心窖穴内发现了函藏在两层木箱内的真珠舍利宝幢及其它有关佛教文物多件。宝幢为楠木夹(?),通高122.6厘米,自下至上分须弥座、佛宫、刹三个部分,它集宋代各种工艺技术于一身,集金银珠宝于一体,精美而豪华,纤巧而雄隽,在苏州悠久历史的众多文物中首屈一指,在中国工艺史上堪称瑰宝,在佛教瘗葬舍利的容器中绝无仅有,因此报道和研究的文字不少,影响最大的是1979年第11期《文物》上发表的《苏州市瑞光寺塔发现一批五代北宋文物》一文。但在有关宝幢的研究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关于宝幢供养人和宝幢所反映的佛教宗派的判断,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发表一些意见,恳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  相似文献   

19.
张居正(公元1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是明代后期一位有作为的政治改革家,被进步思想家李贽称为“宰相之杰”。他为了挽救明朝的危机,于公元1567年(隆庆元年),以裕王(即穆宗)讲官的身分进入内阁后,次年,便上《陈六事疏》,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政见。公元1573年(万历元年)神宗即位,他出任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前后当政十年。在此期间,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究其奥妙,有如下几个方面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现行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辞书、年表、大专院校中国古代史教材及中学历史教科书,都认为后唐亡于公元936年,后汉亡于公元950年。这两个年代,在中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换算方面均有误差。《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载:(后)唐清泰三年“闰(十一)月己卯,帝遣马军都指挥使宋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