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秦琴  金智慧 《职业时空》2012,(5):89-90,93
《管理学》是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素养。针对传统管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我们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知识传授与应用实践并重的教学内容,倡导多元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实施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式推进《管理学》教学改革的进行。  相似文献   

2.
王欣欣  李金保 《职业时空》2009,5(2):155-156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离散数学的传统考核方法是试卷考试。试卷考试能比较全面地考核学生掌握数学课程的情况,但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针对此课程的特点,我们进行了考核方法的改革尝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曰芹 《现代妇女》2013,(11):134-134
人才培养的关键点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只有我们培养的学生的职业能力被企业认可了,那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目的所在。我们物流管理专业本着从企业需求出发,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着重从培养和考核学生职业能力,从课程建设、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拟教学到课程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职业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使其更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乃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汽车机械基础》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汽车行业发展对汽车运用技术高技能人才能力结构和技能水平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根据高职教育和学生特点,从《汽车机械基础》课程实际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目标出发,对其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会议管理》课程实行技能抽考,是在湖南省文秘专业技能抽考的基础上.根据与专业技能模块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和能力目标,设计《课程技能抽考标准》,确定技能考核范围、合理设计考核模式和考核内容,开发课程抽考试题库,完成技能抽考与课程考核的有效衔接,使课程技能抽考成为课程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检验的重要依据。通过《会议管理》课程的技能抽考,保证文秘专业学生会议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考试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提出适合本校高职高专学生以及《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有效的考试改革方式,从而使本校《物流企业管理》课程的考核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7.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地位和重要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机械类、近机类和非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讲课、讨论、作业、实验和课程设计等一系列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8.
浅谈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芳 《职业》2011,(12):88-88
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本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为后续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提供支撑,使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合理构建课程模块,是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设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促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一、结合专业特色,科学构建课程模块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涉及《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在内的多门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应立足专业特点,将专业基础课合理构建成模块式结构。每一门课程代表一个基本模块,  相似文献   

9.
马红  刘巍 《现代交际》2012,(5):209-210
《商务英语》课程是国际商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暨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商务知识与技能,并能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完成工作任务。传统考试方式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英语系对《商务英语》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通过课程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使考试成为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的一种手段,在完成本课程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修理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做准备。文章首先分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高职院校育人的指导思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才用分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传统的考试模式是在每个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进行集中考核,多以闭卷考试模式进行。这种考试模式固然有他的可取之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就是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时不够及时和灵活。为了适应我校"应用型、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的进行新型考试模式的探索。尤其是对于日语专业中的基础日语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基础性,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对目前的基础日语考试内容、方法和模式进行响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刘公信 《职业时空》2008,4(7):78-7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在普通中专机械类各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它以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等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学习专业课打下深厚的知识基础;同时,本课程也是一门直接用来解决常用机构和通用零部件的分析和设计问题的设计性课程。因此,作为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强化,在本门课程结束后,都要安排专门的时间来进行课程设计。在强化实践技能的教学过程中,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秘书理论与秘书实务》课程进行整体教学设计是该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教学基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评价与建议是该课程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与手段;典型的工作任务或案例的选择和运用是该课程设计的教学支持;四评结合的职业技能考核机制是检测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分析和把握教材的特点和受教对象"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措施,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取得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机械基础》课程和技校教学的特点《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它在技校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小梅 《职业》2011,(3):142-143
必须对高职院校的园林技术专业中的《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课程设计,来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要求。如何迅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是我们对这门课程进行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职机械类各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机械设计”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要进行课程设计,这是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第一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本课程及先修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系统综合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获得简单机械设计的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设计方法和独立设计能力是本课程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管理学》课程现状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出发,针对高职院校《管理学》课程内容广泛而教学时数有限、教学效果欠佳这一突出问题,围绕具有综合技能的基层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通过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师梯队的建设以及完善教材建设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杨亚琴 《职业》2012,(2):140-141
专业基础课,在中职学生的整个课程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但现如今的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对专业基础课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是很好的问题。如何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来组织课程教学,是中职教师思考较多的问题之一。通过多年来的教学改革尝试,笔者发现,任务单导学法是寻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活动,同时也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特别是像《建筑力学》这样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任务单导学法,可以使学生明白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张丽 《职业时空》2010,6(6):112-114
《会务组织》课程是文秘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以往的会务组织课程是按照会务工作流程为主线的单一纵向设计,造成学生"学而不会做",不能适应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在对《会务组织》进行项目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作者尝试将循环递进项目课程设计模式应用在《会务组织》项目课改工作中,从而找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务组织》项目课程的开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笔者在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立足于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从酒店酒水部和酒吧服务、及基层管理工作岗位胜任特征出发,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酒水与酒吧管理》课程设计需要遵循的五大原则:一是课程定位面向酒店酒水部、酒吧服务和基层管理岗位;二是课程设计思路遵循"工作对象情境化"原则;三是课程目标突出对岗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教授;四是教学内容安排体现岗位胜任特征的培养;五是课程考核创新多元化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