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生代员工群体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一群体表现出的频繁跳槽现象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新生代员工不同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规范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显著正向影响其离职倾向;规范型、人际型和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均显著负向影响其组织认同;组织认同在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内部关系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员工心理契约是指,在组织与员工的相互关系中,员工所感知到的彼此为对方承担的责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本文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通过对796名被试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对于中国员工的心理契约来说,三维结构的解释相比二维结构和单维结构更为合理,即在“组织责任”与“员工责任”中均包括三个维度: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相互责任的内部影响,研究结果并没有发现“组织责任”对“员工责任”的平行影响关系,它们之间表现为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既有平行又有交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心理契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的500余份高校教师样本的实证研究分析,以SEM结构建模的方法对不同维度心理契约破裂(交易型、关系型、平衡型)和高校教师EVLN行为(退出、发声、忠诚、忽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除交易型心理契约破裂对高校教师退出、发声、忽略三种行为有影响外,多数维度的心理契约破裂均对高校教师EVLN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高校去行政化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定量化依据,对于准确把握高校去行政化的方向,更加科学、有效地落实去行政化,推动"双一流"高校建设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知层面、职业认知层面、群体认知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等方面的考察,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受自身条件的不足与城市农村候鸟特性的影响,表现出在文化上、职业上的不满足,在群体比较中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的特点。要转变新生代农民工的弱势心态,就必须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特性,并在结合国内外对于就业能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指标的维度,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和专家打分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从而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供给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参与率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运用Probit和IV Probit模型考察家庭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参与存在负效应。从性别看,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参与受家庭结构影响的程度大于男性。因此,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家庭特征差异,配套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市场劳动,是解决"民工荒"与"就业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吴伟东 《城市观察》2015,35(1):155-165
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议题。本次研究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本的理论视角,利用上海、深圳和天津等10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发现地区生产总值、受教育程度、职务岗位的重要程度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劳动合同签订和劳动力资源的供不应求均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而单位工龄和工作更换次数则存在"倒U型"的影响效应。劳动关系的经济社会结构、劳资双方的资源依赖以及关系的稳定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生活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维度,但现有文献中从生活价值观视角出发的研究却较少。对青年农民工生活价值认知、生活态度和行为取向3个维度的实证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价值观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空间,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理性务实的。同时,城乡流动中形成的现代性元素还不足以使新生代农民工形成现代生活价值观,价值观的现代建构从根本上需要通过教育和再学习提升其自我意识和主体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借鉴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的分析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研究表明:政府对职业化的贡献度最大,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主导力量,要重点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各项制度保障,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企业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的实践场所,除了考虑为支付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成本而承担新生代农民工违约的风险,还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新生代农民工要通过快速职业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保持职业的相对稳定,积极参加职业教育,适应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及其特点心理契约管理就是引导组织和员工之间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达到一种平衡和吻合或者比较平衡和吻合状态,从而形成合理心理契约的过程。心理契约有如下特点,一是主观性,心理契约的内容是组织代理人和员工对于相互责任的期望与认知,或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而不是相互责任这一事实本身。心理契约可能与雇佣契约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越来越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进程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社会环境发展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取向,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因此以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进行关注和引导也是社会必然趋势。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来源和定义入手,并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再从影响新生代民工的价值形成的原因进行着重分析,旨在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目前我国农民工的主体,受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社会排斥,这些排斥直接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认同。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深度访谈和观察的研究方法,描述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受到的社会排斥现状,深入剖析了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教育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转变的最主要途径。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需求强烈,偏好学历教育,学习内容上体现了明显的市场经济导向,在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技能与学历相结合的教育是最适合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可以通过深化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规范培训机构、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和强化企业责任等途径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情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研究基于代际研究的视角,对1012名城乡迁移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每小时收入、收入分布层次均低于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男农民工比第一代男农民工的月收入低,新生代农民工的月收入存在文化程度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对两代农民工每小时收入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两代农民工每小时收入的因素有异同之处。针对现状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对新生代农民工来说,教育是提高自身人力资本、实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转变的最主要途径。总体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教育需求强烈,偏好学历教育,学习内容上体现了明显的市场经济导向,在教育机构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技能与学历相结合的教育是最适合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可以通过深化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规范培训机构、加强政府扶持力度和强化企业责任等途径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需要。  相似文献   

16.
现今,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实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体面劳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的研究,找出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体面劳动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亚忻 《现代妇女》2014,(11):337-338
我国未来30多年的时间将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黄金时期,这一阶段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将成为城镇化实现的关键环节。从社会资本的视角下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探索了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组织型社会资本和制度型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所形成的障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构建新型次级社会资本、完善组织型社会资本的利益代表功能及强化制度型社会资本的保障功能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问题范式是支撑既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主导范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常常被当作一个“问题群体”在研究。本文基于对一个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之历程的阅读、理解和阐释,从社会认同角度探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方式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并非一个问题群体所能简单概括.需要细致、冷静地观察与追踪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研究应摆脱结构化的问题范式,走向一种过程性的理解范式。本研究认为,群体资格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新的可能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9.
对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的研究发现,消极事件、子女教育、经济困难、人际疏离是该群体主要的生活压力来源,其中,经济困难与人际疏离两个维度的压力相对突出。并且,生活压力存在显著的群体差异:男性的子女教育压力小于女性;已婚群体的子女教育压力较大,经济困难压力较小;年龄越大的群体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受消极事件与经济困难压力影响越小;个人租房的群体在经济困难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工作职位越高的群体经济困难压力越小,但受人际疏离压力的影响越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关注多维的生活压力,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切合需求的社会服务,有利于破解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压力难题。  相似文献   

20.
马嘉楠  何芳 《现代交际》2011,(11):19-19
新生代农民工的培养事关未来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已成为现代化战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居住状况是影响他们能否顺利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状况的研究条件作了简单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