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跨越国界、民族和文化的全球性强势语言,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特点,采用外语语言技能+专业知识+文化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具有承载与构建文化以及标记国家与民族的社会文化的功能,因此语言战略对国家十分重要。语言战略主要由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等方面构成。本文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变化发展以及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外语教育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外语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且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期望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胜任力"在本质上与外语教育的素养培养密切相关。基于当前语言智慧习得现状,本文主要探索在语言智慧习得中如何培养"全球胜任力",并提出三种模式:认知力+胜任力培养模式、外语学科+其他学科培养模式和专门用途英语+其他语种培养模式,最后分析这三种模式的运行机制对智慧环境下语言习得的"反拨"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言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外语学习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文化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文化教学,这必然对外语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外国语语言素质,也必须强化人文素质。一名外语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功底,其授课才会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在英语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外语教师应成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语感是语言学习主体对语言信息的综合感悟能力,是外语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技能,在二语习得中具有重要作用。语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产物,需要后天培养才能形成,它具有直觉性、无意识性与可习得性特征。在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目的语材料的输入与输出训练,培养学生的二语思维习惯,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语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申办奥运会的成功,尤其是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四平市的成功举办,四平市的城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正面临着经济发展重要时期的四平市在这方面也做出了一些努力,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四平市外语语言环境建设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影响了四平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和经济的发展进程,本研究从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英语口语的交流能力、英语在各种媒体中的普及力度、学校外语教育等方面对四平市外语语言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刘立军 《现代妇女》2014,(11):298-298
外语教师是外语课堂教学中促进学习发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扮演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技能的培养。本文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与学生合作活动的交际者三个方面,分析了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的多重角色,说明了外语教师在语言示范、技能能力培养、师生关系建立与融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外语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和力量。  相似文献   

8.
朱枝 《现代妇女》2014,(4):250-251
随着英语在中国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民族院校如何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的具有英语交流能力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民族院校英语老师深刻思考的问题。面临少数民族文化、中国文化、英语言国家文化三者的融合,民族学生该如何面对其差异,找到英语语言学习的出路亦引人深思。本文作者结合民族院校学生的特点,分析目前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提出从内在培养学生文化适应心理和学习自信心以及英语学习兴趣,从外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有效培养民族大学生的中英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需要的外语人才是新型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这种挑战。我国各大外语院校纷纷提出外语专业的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文中着重以韩国语专业为基础,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以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途径,讨论韩国语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各级各类的外语标准化考试中,阅读往往占据很大的比重.但阅读测试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个人的阅读能力不仅影响语言学习的其他方面,而且也关系到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因此,掌握有效的阅读技能对英语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是每个语言教师的责任。然而,中国目前的阅读教学问题重重。作为语言教师,笔者认为应用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尹康敏 《现代交际》2011,(7):175-176
语言和文化联系密切,语言是载体,文化是内涵。在外语教学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办学理念上,只看到英语的“工具性”,缺乏完善的培养规格。本文强调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责任,大学外语教师不单在传授外语知识,而且是在对学生进行着广角度、深层次的文化渗透教育。因此,教师自身文化素养至关重要。在教学中导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在制定某单元、某节课的教育教学目标时,除了明确教育点和语言点之外,还要明确应该而且能够渗透的文化点。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通识教育,构建校园文化,这些都对学生文化软实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当今时代,外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是国与国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外语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每一位外语教学工作者首先思考的问题。通过分析外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阻碍因素,提出外语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通过立足教材内容的整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多元化的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活跃课堂氛围,拓展创新思维;教育者树立创新理念,为教育创新打基础;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拓展创新思维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陈小红 《职业时空》2008,4(3):I0001-I0001
在全球化时代,国家文化安全是国家整个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民族的中心价值体系进而涉及到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本问题”。文化的全球化正冲击着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独特性。民族文化淡化或消失,必将带来民族生存、国家安全方面的危机。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育。因而在大学外语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外,对学生渗透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赵元 《现代妇女》2014,(7):193-194
近年来,在国外流行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备受国内学者关注。CBI教学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语言技能课程模式,把内容课程与语言课程结合起来,将语言能力的提高和学科知识的发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CBI教学理念的起源、内容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来介绍它,旨在与教育同行们共同探讨它在中国的可行性,以期促进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与学科知识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雪萍 《现代交际》2010,(12):258-259
运用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学科的理论,结合我国农业高校外语教育的实际,阐述了外语学习理论、外语学习心理、外语语言知识教学和外语能力培养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管理好外语课堂教学等问题,并提出了消除学外语学习焦虑以及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马迎 《现代交际》2012,(10):218
本文从外语课堂评价的理论基础入手介绍了外语课堂评价的内涵和评价原则,强调写作能力的培养重于语言知识的讲授,并探讨了符合课堂评价原则的授课模式,对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热"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语言的热门现象,不管是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教育贯彻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任务中,这都是汉语影响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从学生层面来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考志愿中将对外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一专业。从学校层面来看,各个院校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日益完善,把作为国粹经典的中国书法作为兴趣和专业结合的一个点,纳入对外汉语教育课程体系,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促进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卷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科技与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与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的资源。新的形势给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外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笔者认为高校外语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区域经济特点入手,在分析传统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外语专业必须从单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应注意以语言能力为核心,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突出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朱燕 《职业时空》2008,4(6):57-57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鲜明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就会表现为语言差异。因此,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一门学科。在中国现代高校的英语教学中,都把语言和文化作为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对待。语言与文化已成为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