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杭 《老年世界》2006,(4):13-13
所谓附带民事诉公,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被害的申请,为处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而进行的合并审理的诉讼活动。这种民事诉公是在刑事诉论中附带解决的,所以称作附带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2.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2012年修改的我国《刑事诉讼法》实施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可能存在“合适成年人”无法作为民事诉讼法定代理人以维护有关未成年人民事权益、适用“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时将被告人赔偿与否作为量刑情节而造成对被告人不公、适用“简易程序”时法官施压调解而干预阻碍被告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审判人员能否兼备审理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专业素养等问题。为了在发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优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控制其缺陷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司法解释应规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适用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民事部分标的金额较大的情形、被告人可能被判处较重刑罚的情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部分与民事部分审级不一致的情形、案件审理时间较长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张彦芳 《现代妇女》2014,(11):204-2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55条将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的范围,而此规定存在损害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法律体系混乱、违反上位法及不利于打击犯罪行为等诸多问题。为此,笔者提出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的性质规定为物质损害赔偿金并基于此修改相关法律,使之相互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何为公益诉讼?报道一:2004年2月14日上午,被告人冯金梦在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洪家关乡南岔村烧桔秆时,失火烧毁集体山林204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655元。该案移送起诉后,却无人代表作为集体财产的山林提出赔偿请求。检察院有关部门得知后,代表国家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保护了集体财产和公共利益,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此案是该市办理的首例“公益诉讼”案件,是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的大胆探索和尝试。报道二:河南农民葛锐与郑州铁路分局的如厕收费官司,经过近三年的拉锯,不久前终于了局;法院终审判决郑州铁路分局返还向葛锐收取的0.3元如厕费,并承担一,二审案件受理费各50元。这起带  相似文献   

6.
救助金额偏低是当前检察环节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面临的一大难题。以支持赔偿诉讼作为检察机关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前置程序,支持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强化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注重事后追偿,既可充分维护被害人或其近亲属民事权益,也能缓解救助经费不足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摘要】为了体现刑事诉讼法中的公平正义原则和保证诉讼民主.在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对于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应当予以重视,虽然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刑事被害人权利方面的规定更加完善,但在关乎被害人最密切经济赔偿权却在法律中是一个空白和滞后的状态。本文旨在探索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对被害人以救助,给以经济补偿,防止给其造成二次伤害,从而真正地实现保障人权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王玉容 《现代交际》2014,(2):10-10,9
在侵权损害赔偿的死亡赔偿项目中,区分农村和城镇户口以确定赔偿金额的做法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死亡赔偿金立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影响"同命不同价"的因素;同时对于死亡赔偿金的赔偿标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国家通过立法以及相应的政策的方式,彻底杜绝"同命不同价"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2月6日,广西北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受广西区高级法院的委托,对曾经轰动全国的黄敏杀人案作出二审判决:黄敏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黄海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黄敏、黄海共同赔偿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162960元。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了单位证人制度,将单位纳入了证人主体的范围。然而,对于单位证人资格的合理性问题,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观点。因而,分析单位证人制度在我国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具有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小第 《现代妇女》2014,(6):153-153
本文分析了当前刑事司法中在认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年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钟佩霖 《职业时空》2008,4(10):243-243
被害人是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因犯罪行为使被害人背负身体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等多方面的额外负担,理所应当受到完全的权益保护。与日益完备的被告人自我防御权相比较,法律赋予被害人的自我救济权是否足以与被告人的防御权相均衡?这涉及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权利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月10日开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将庭外和解制度应用于刑事诉讼领域,以后刑事自诉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可自主选择是否以法官庭前调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或律师和解方式解决纠纷(10月21日《中国青年报》)。这表明:在通常由国家追诉的刑事诉讼中,也有合意的空间。刑事和解在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悄然破冰,蕴涵着刑事司法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荣明昇 《现代妇女》2014,(12):315-315
元朝开始创立的烧埋银制度,是元朝统治者利用儒家文化中“人命至重”观念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赔命价”习惯法进行改造并创新而形成的,其在明清时称为埋葬银制度。烧埋银制度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针对侵害他人生命权而提出的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制度,它对以后的我国法律制度和民众意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赔偿法的不断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成为刑事司法赔偿领域中的一种常态。但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难于操作,导致现实中赔偿案件的处理方式过于随意,难以把控。本文主要分析和解剖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恢复性司法最大限度地恢复被害人的身心和财产状况、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损害和犯罪人的守法生活。刑事和解是恢复性司法的一项有益探索——用双方平等协商的方式解决轻微刑事案件,避免了激烈的冲突,使双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这符合以人为本、和谐有序的刑事司法理念和现实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中将从刑事和解在我国的实践、意义、障碍、制度探索等几个方面就此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这就产生了许多关于环境的法律诉讼。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随着近年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大量增加,有关部门也在积极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坚持做到有法可依。然而现在对环境民事诉讼的有关问题在社会上存在不同的态度和观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要借鉴民事诉讼的宝贵经验,系统分析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具有的特殊性,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定义重新进行阐述。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使我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暴力犯罪的应对困境、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越  马兵 《职业时空》2009,5(2):118-119
网络暴力犯罪是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恶性言论方式对被害人的心理、人格、名誉造成侵害的犯罪行为。网络暴力犯罪具有隐蔽性、群体性、转化性三个特点。根据网络暴力犯罪的具体情况,收集证据充足与否,被害人维权可以采取刑事自诉与公诉两种方式。司法机关应当提高对于网络暴力犯罪的重视,认定犯罪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程序性规定以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最终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司法活动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20.
律师刑事辩护权的行使对于保障人权、促进司法公正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中应该充分保障律师的执业豁免权.但对于豁免权的范围不应无限扩大.而应限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刑法第306条正是对律师刑事豁免权范围的限定,不宜废除.但是应对刑法第306条设定严格的入罪条件,减少司法实践中被滥用的风险,以切实保障律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