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业艰难百战多。"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以星星之火为开端,逐渐形成星火燎原之势。1933年3月,在陕西耀县照金镇,习仲勋担任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委员、陕甘边区特委军事委员会书记、共青团陕甘边区特委书记,与刘志丹一起领导了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时人不多,习仲勋同志是主席,总共只有十来个人"当时,西北革命领袖刘志丹主要负责率领红军主力南征北战,他对习仲勋说:"你是关中人,种过庄稼,能跟农民打成一片,你一定要做好根据  相似文献   

2.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后来在多次反"围剿"斗争中与陕北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又是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和解放大西北的战略基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们学习习仲勋同志的群众路线观,对做好现阶段新形势下的党的群众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维冬  李自强  王斌 《现代妇女》2013,(12):316-317,314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胜利以其不容忽视的作用,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有力地支援了党中央和主力红军的长征,而且作为最先到达陕北的长征队伍进一步巩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和后来陕甘宁边区的建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吴海军 《老年人》2014,(4):42-43
正习仲勋少年时期就开始从事革命活动,不到1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发动"两当兵变",21岁担任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一起创建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和其他主力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露锋芒监狱入党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县一个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严父慈母的培育,造就了他忠厚、善良、勤俭、质朴的品格。1926年春,习仲勋  相似文献   

5.
<正>习仲勋在1926年5月就投身革命,1934年,二十多岁的习仲勋已经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了。他同刘志丹等同志一起创建了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的主要助手。1935年9月,思想极"左"的中央代表来到陕北,立即在陕北搞起了"肃反"运动,把刘  相似文献   

6.
南梁精神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它是土地革命期间陕甘边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具体包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大局精神和忠臣于党、忠于事业的奉献精神。他们从南梁实际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发展南梁的政策,使得南梁苏维埃革命政府得以繁荣和巩固,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全国抗战的出发点。南梁地区在我国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研究和弘扬南梁精神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文化生活、政治文明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时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李维汉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说:"关中的党是从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布尔什维克的党,有许多群众真正爱戴的领袖,如习仲勋同志……" 1936年1月,中共中央任命习仲勋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党团书记.为此,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周恩来同他谈话,作了指示.陕西关中地区包括陕甘革命根据地新设的新宁、新正和赤水、淳耀等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像一把利剑插入国民党统治区,直逼国民党在西北的战略重镇——西安.  相似文献   

8.
长征,简言之是指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在这伟大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之旅中,中国军人克服千难万险,穿越11个省,终于战胜了围追堵截的百万敌军,奇迹般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不朽篇章。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对当年红军的壮举心存敬意,而长征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也被当代国人仔细收藏,成为他们创建美好生活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平江红军将领知多少曾卓贻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地处湘、鄂、赣边区的平江县有20余万人为革命牺牲了生命,死难烈士在册者2万余人,占全省烈士的五分之一。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除地方赤卫队和各级党政干部外,平江参加正规红军的达8万余人,为省...  相似文献   

10.
金寨县红军广场是大别山区著名的革命纪念地,也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军故乡,千里跃进"上得一颗璀璨明珠。文章以金寨县红军广场为例,就如何利用革命纪念地充分发挥教育作用,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14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召开了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全面研究边区的历史和现状,正确解决边区历史上的是非问题,同时表彰了王震、习仲勋等22位在群众中有威望的模范干部和生产英雄。毛泽东亲笔为习仲勋书写"党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英勇善战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之一.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也得益于顽强的战斗精神。中央苏区时期.红军正处于寻求发展壮大的关键阶段。面对军队成员整体素质偏低、武器装备落后、革命条件艰苦以及国民党军事“围剿”等诸多不利因素,党和军队深刻认识到了战斗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在这一时期内.党和红军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取得显著效果,促进了人民军队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和革命战争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长期时期,党和红军打破"关门主义"的束缚,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上层统战工作,为红军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遵义会议的召开,从思想上扭转统战工作只限于工农群众下层的作法,为上层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开创了上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除军人社会工作以外,陕甘:宁边区还特别注重社会救济,具体表现为灾荒赈济与移民难民安置方面。当时所建立的一系列制度设施,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救济活动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的陕西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陕西作为西北之咽喉,尤其是陕甘边区作为全国模范抗日基地、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示范区,既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又是坚持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它成为日军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弘扬长征精神,汲取红色精神精华,坚定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本文以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为主题,从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对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内容和红军在长征中的革命纪律与群众工作的现代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上将傅秋涛     
石海 《老年人》2014,(8):36-37
正平江籍上将傅秋涛是开国将帅群体中可圈可点的传奇人物。他18岁当选乡雇农委员会委员长,23岁担任红军赤卫团政委,26岁成为湘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在中央红军长征后率部坚持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为党保存一支千余人的红色武装。"皖南事变"时,他所指挥的新四军第一纵队,  相似文献   

18.
7月11日上午.包头市纪念建党8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法、绘画作品展隆重开幕。此次书画展荟萃了包头市老中青三代书画家300余幅精品力作。他们用自己的作品热情讴歌了我党的丰功伟绩。弘扬长征精神、歌颂包头市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作品主题鲜明,内容健康。风格多样,充分表达了书画作者对党的炽热感情.对党的生日真诚祝福和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同时也是为广大市民送上的一道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9.
张召平  王斌  路小庚 《现代妇女》2013,(11):235-236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吴岱峰等在陕西省和甘肃省交界地区创建的红色根据地,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那一年,在故乡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一群士气高昂的红军战士们正在听亲切和气的朱总司令讲打篮球的技巧与战略。"打篮球也像打仗一样,有攻防战略,拦截战术,分秒必争,寸土不让。我们红军将来也要发展体育运动,同时建立一支漂亮的篮球队伍。"朱德这位在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总司令,私底下对篮球情有独钟,曾经还有过篮球健将的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