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伯特·舒曼(1810~1856)是德国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音乐评论家。作为浪漫主义早期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方面继承了前人所开辟的道路,同时又赋予独特的创新特点。文章以舒曼的钢琴作品为例,论述了舒曼钢琴作品的创新特点及音乐精神,最后再次肯定了舒曼在浪漫主义音乐史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拉赫玛尼诺夫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结合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演奏手法,为20世纪的钢琴技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一般创作手法新颖,创作特点极具个性,本文以其代表作《g小调前奏曲》为例,分析拉赫玛尼诺夫的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布尔加科夫是俄罗斯二十世纪的小说家、剧作家。他白银时代的重要作家,政府因其作品反抗苏维埃,被政府搁置多年,直到六十年代,他的作品才得以见天日,本文将针对布尔加科夫及其作品《大师与玛格丽特》做一深入研究,以期获得对他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唯美主义中,拯救现世人生是一个基本的诗学主题,而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则是一个现代性诗学的问题。其出现的时期是在前方满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即将开启的阶段,但是无论是对于浪漫主义还是唯美主义诗学,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都只是一种历史的经验性的诗学,虽然提出了问题,但是并没有对其进行分析。而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则是对诗学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因此,为了能够了解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对于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的探索,文章将从在不同主义时期存在的具体情况与现世人生的拯救问题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的存在意义出发,从而分析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对于现世人生拯救问题的承继与推进。  相似文献   

5.
黄欢 《现代交际》2016,(4):104-105
启蒙运动时期正值贝多芬的成长期,运动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精神为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并成为他一生所要追求的理想和信念,启发了贝多芬在古典音乐的道路上向浪漫主义迈进。贝多芬的一生及成就启示我们,紧密地和时代相结合,把握时代脉搏,创作出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品,才能使作品和作者本人永葆青春。  相似文献   

6.
黄红荔 《职业时空》2008,4(6):52-52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湖畔派”诗人中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20世纪末英美文学界兴起的生态批评浪潮使人们开始从生态文学(自然文学或绿色文学)的角度重新解读他的作品。他的著名诗歌《水仙花》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7.
浪漫主义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个时期出现了众多的音乐大家如柴可夫斯基、肖邦、李斯特、舒曼等。浪漫主义时期的声乐作品也被传承下来,得到世界的认可,至今无数的演唱家还在传唱。这个时期的声乐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注重感情的抒发并注重自我表现、形式更加自由,收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本文意在基于浪漫时期声乐作品发展概况来探讨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一、作品介绍在动荡和天才辈出的19世纪,大提琴独奏协奏曲体裁的交响乐创作在舒曼、圣桑拉罗和德沃夏克的协奏曲中得到了最清晰的体现。罗伯特·舒曼(1810-1856)亲手写了一首大提琴协奏曲并非偶然,他对大提琴的兴趣无疑与他十几岁时的印象有关,他年轻时亲自拉大提琴。这件乐器以悲歌般的声音和温暖动人的音乐语言,在诗意丰富、音色亲切、表现力强的特点上,与这位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创作个性十分接近。舒曼的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29)是他最好的器乐作品之一,1850年10月,作曲家在杜塞尔多夫用两周时间创作了这首歌。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属于作曲家的第三个(成熟)时期,  相似文献   

9.
马小兰 《现代妇女》2014,(3):I0021-I0021
伊哈桑·阿卜杜·库杜斯是埃及二十世纪一位十分著名的作家,他在创作中关注女性,作品常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当时埃及妇女的生存状况。本文以伊哈桑的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例,试图剖析他对女性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柏辽兹是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作曲家、理论家以及指挥家,也是上个世纪欧洲音乐历史上一位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作曲家。柏辽兹天性浪漫,有自由奔放的情感,属于浪漫主义时期标题音乐交响曲的先驱型作曲家。其一生有波折的经历,生活的多舛没有消磨他的激情,其创作的作品集合了浪漫主义时期内的所有精华要素,有着标新立异的全新作曲风格,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享受。其重视标题音乐,使用音乐的方式阐述诗和文学间的全新构思,属于新型标题交响乐的先驱创作者。文中对柏辽兹标题音乐进行了分析,并且以《幻想交响曲》为例,简要分析了其标题音乐的提出和对后世浪漫派音乐作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最高成就,夏志清先生曾称他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白先勇的作品中反映出来很多元素:女性角度、乡愁、同性恋,纽约情节等,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必然与他成长的环境有一定关系,与他个人爱好有关,这种偏好也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欺”与“骗”在白先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有不同的风格,被骗和自欺欺人.他生于内忧外患的历史时期,自幼历经离乱,使他很早就深刻体悟到世事沧桑、人生无常.他用这世间人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欺骗,表现着一个个具有悲剧命运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2.
《安家》2011,(12)
建筑设计大约是所有行业中.喜欢旅行的人数最多的行业。或者,换句话说也一样,喜欢旅行的人.一旦介入或从事建筑设计,起点比较高.甚至会缔造出划时代的作品,罗马帝国哈德良皇帝和他的罗马万神殿、中世纪“庇护二世”教皇和他的皮恩扎小城、二十世纪科布西埃和他的现代风格.都是极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在20世纪20年代发表的短篇小说《沉沦》,开启了"自叙传"抒情小说的先河。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但因他略显病态的抒情文笔和毫无保留的自我剖析,曾使学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本文就郁达夫抒情性小说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毕加索作为二十世纪西方绘画史上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生平经历十分丰富,在毕加索人生历程中玫瑰时期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段艺术经历。文章围绕两个方面阐述了有关毕加索玫瑰时期的作品特点,一方面简略讲述了玫瑰时期的创作背景以及其绘画风格的转变;另一方面罗列了玫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从而去更好的分析其作品面貌的变化和特点。同时以玫瑰时期的作品为前提,进而探讨这些创作对毕加索后期艺术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文章着重分析毕加索在玫瑰时期的作品特征和创作主题性的倾向,以及艺术家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对于人生历程产生的思考对他后期创作的变化及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浪漫主义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这一文学流派的特点有很多,本文从《约婚夫妇》这一代表作品中一位女性形象出发,体现出意大利浪漫主义文学中女性人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秀娟 《现代交际》2012,(10):68+67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女作家,西方评论家一般认为她继承和发展了前辈,尤其是菲尔丁的写实主义传统,其作品充满着理性的光辉,是现实主义的杰作。然而她主题上的灰姑娘情结,对浪漫人物形象的刻画、浪漫情节的构思和自然风光的描述等,都充分展现了其女性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揭示了简.奥斯汀的理性的浪漫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沙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作出了许多极具川西北风情的出色的悲剧型小说。这些小说的篇幅都不长,内容也不复杂,但却有着丰富的悲剧意蕴,蕴含着"不绝的哀意"。本文将在仔细分析沙汀的悲剧型小说文本的前提下,阐述作品的悲剧性内涵和悲剧意蕴,并试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悲剧型小说的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的分析,来说明作品蕴含"不绝的哀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李文洁 《现代妇女》2014,(2):230-230
《威尼斯船歌》来自于门德尔松首创钢琴小品《无词歌》集,作品编号30之6,是这部作品集中三首《威尼斯船歌》中最著名的一首。本文通过论述作品的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和曲式结构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自身演奏实践,探求教学方法,从而准确把握浪漫主义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9.
莫里斯·拉威尔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神奇人物,他的创作十分严谨,在和弦语汇、主题个性和形象特征的刻画方面都独具特色,尤其是在管弦乐音色的运用上更为其他音乐家称赞不已。在《波莱罗舞曲》这首作品中,拉威尔敢于打破保守的音乐观念,大胆的引进爵士音乐元素等,丰富了当时的法国音乐。1928年的美国之行,使拉威尔对美国爵士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后的很多作品中都充斥着爵士音乐的影子。《波莱罗舞曲》就是其中的一首,这部作品是拉威尔的最后一部舞剧作品,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法国交响音乐的一部杰作,该乐曲配器手法及其独特、有着及其浓郁的西班牙风格,节奏、旋律和配器方面不断出现爵士音乐的特征,其中特性节奏的反复实用也使爵士音乐的风格更加鲜明。  相似文献   

20.
雪莱是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中的巨擘,和拜伦、济慈一起,成为19世纪初英国诗坛繁荣时期的主要台柱.这三位诗人诞生于相近的年代(拜伦1788、济慈1795、雪莱1792),又在相近的几年中谢世(济慈1821、雪莱1822、拜伦1824).他们创作诗歌的高峰期不到15年,然而他们的诗却跨过国界,飞越海洋,其影响远及阿拉伯国家、远东、北美.许多国家的读者,正是通过这三位诗人了解到整个英国诗歌. 在阿拉伯国家,雪莱是人们熟悉的英国著名诗人之一.阿拉伯读者喜爱他的诗歌,推崇他的人品.他的许多作品被译成阿拉伯文,从数量上看仅次于莎士比亚的作品,居第二位.著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