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社区的兴起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发生了转换,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课题通过对上海大学生常用社交网络人人网和易班的基本情况、特色应用、优劣对比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描绘出当下大学生社交网络的生态面目、现实地位和发展走势,以期为易班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变革,社交媒体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形态、时空秩序与心理体验均产生了嵌入式的影响。一方面,社交媒体为青年群体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关系空间”,实现了跨越时空的畅通联结;另一方面,也使青年群体产生了“在一起”的场景幻觉,情感转化力与心灵融通力不断下降,最终呈现出“身显连而心隐匿”的“孤独社交”现象。文章采用深度访谈法,在勾勒青年“孤独社交”图景的基础上,从技术、平台与主体形式三个方面探讨与省思当代青年群体“孤独社交”现象的形成逻辑,进而提出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一是建立“共鸣轴”,二是重拾独处,三是建构沉思的“精制环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藏族小伙儿丁真在社交网络上走红,他的家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也走进了大众视野。这是一座草原广袤、风景优美的高原小城,。“理塘”在藏语中意为“如铜镜般平坦的草坝”。  相似文献   

5.
美女作家安意如身上所承载的传统与时尚、内容与形式、文学与商业之间重重纠葛的复杂内涵已经成为争论的热点。安意如以“六经注我”的方式接受了古典诗词的精华,以文辞的华美传播自身的感悟,再以商业化的操作迎合日益兴起的女性阅读市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种成功模式的背后也隐含了一味停留在形式审美层面的忧思和过度依赖商业运作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微信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网络社交工具。通过微信,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得以相识,有的甚至因此喜结良缘。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微信强大的社交功能也让心怀不轨的人动起了脑筋。以下两个案例发人深省,提醒人们:微信只能微微信。微信诈骗,空姐逃出豪门竟是一场"爱情考验"2012年8月,福建福清市的年轻老板卢江遇到了烦心事:他在微信上结识了两个愿意以身相许的美女,但他不知道自己该选择哪一个才好。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然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在我国的部分幼儿园中仍然存在。幼儿园课程小学化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持续存在的误区,既违背实施与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宜教学的规律,又戕害幼儿稚嫩而脆弱的身心,不仅不利于学前阶段幼儿基础性知识的获得,还会影响幼儿的长期发展。它的存在有其表面原因,也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刻分析其中的复杂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使幼儿真正体会到童年的天真快乐、幼儿园的愉快美好。  相似文献   

8.
"朋克养生"作为一种悄然兴起的青年亚文化现象,以矛盾综合体实践表现,将抵抗与妥协的文化斗争运用在真实世界中。为探究青年亚文化的现实转向,借助亚文化的研究范式,确定了以"认同与迷失"的悖论般的无限循环,明确了通过矛盾表征实现娱乐、立异和权力等意义上的复制,以持续且温和的反叛造就了欲拒还迎的牵扯力,这是对主次结构矛盾的一种印证与解构,也是青年想象性解决矛盾的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9.
胡琳丽 《青少年研究》2013,(2):35-37,47
网络团建工作顺应了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以人人网为代表的实名社交网站是大学生展现自我和人际互动的重要平台。分析人人网公共主页的文化寓意,并以此指导团委公共主页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团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任是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而出现的新的信任类型,是网络社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后天产物。其发生主体是切实的社会个体在网络空间形塑的虚拟角色,发生情境是个体互动所处的具体网络空间,其建构过程大致经历了初建、维系与深化、破裂、走向现实几个阶段。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不断涉及个人的认知与判断,信任决定的修正依据是个体在网络社交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的信息。网络信任的发生概率非常低,仅极少数的信任获得了稳定发展,甚至转变为现实信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屌丝"现象的兴起是网络亚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大学生对"屌丝"文化的认同,也折射了大学生面对社会压力的消极情绪和网络亚文化的盲目选择。因此,科学应对大学生"屌丝"现象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加强"屌丝"族大学生的网络德育及自我教育能力,切实提高"屌丝"族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着力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2.
网络推手是网络发展的产物,他们为了获取一定的商业利益或达到一定目的,不断制造网络热点话题,吸引网友眼球.网络推手是怎样利用网络来进行策划和推销的呢?笔者就从传播学的视角对网络推手现象进行一番解析.  相似文献   

13.
在1980年代,知识分子和民众度过了空前绝后的文化蜜月期。但正如许多婚姻一样,两者在一夜之间开始互相指责:知识分子指责民众是近视眼,只能看到眼前利益;民众指责知识分子是远视眼,只会不着边际地高蹈。再后来,沉默代替了争吵,双方分居并打起了冷战,民众不再关心知识分子的声音,甚至失去了反驳的兴趣。“曲终人不散”的昔日盛况,逐渐被“曲未终、人已散”的景象取代。诗人北岛曾经回忆自己在1984年的朗诵:两千张票被一抢而空,工人纠察队负责维持秩序。可是在2004年,恐怕中文系的学生也会对诗歌朗诵毫无热情。个中滋味,仿佛鲁迅读古国文化史的感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  相似文献   

14.
曾锦华 《金色年华》2009,(10):22-23
无限的网络空间,有限的职业生命;无限的网络开发,有限的职业寿命;无限的网络游戏项目,有限的职业工作时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语义网络分析方式,对微博平台“恐婚”情绪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从议题指向看,“恐婚”情绪在宏观政策层面,表现为对婚姻相关法律法规的隐忧与误读;在中观社会层面,表现为对现存职场压力和婚姻成本的焦虑、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担忧;在微观个人层面,是对既往经历的投射和逃避,由过高期待演变而成的失落情绪,以及对两性平等关系的期待。从话语实践和现实根源看,“恐婚”情绪是青年人对“低度弥散”性别不平等现状的“隐秘质询”,以及在传统婚姻脚本与自主意识之间的“摇摆诉求”。虚拟空间的“恐婚”情绪与现实之间存在鸿沟,也存在形成“潜在共识”的可能,有赖于政策完善、公共协商,以及青年个体对现实婚姻关系的能动性思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多元文化的产生与碰撞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6年以来,"丧文化"现象在网络空间骤然兴起,它以"丧"表情、"丧"语言等带有"丧"特征的符号来表现青年人颓废、悲观的负面情绪,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在特定时空节点出现的一种亚文化现象,网络"丧文化"现象的产生与流行,必然与当下青年群体的生活现状与复杂心态密切相关。在信息社会的土壤中产生的"丧文化"不仅仅在内群体迅速发酵,还扩散到了整个社会环境当中。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野逐渐开阔,见识不断增长,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不断创造出各种充满乐趣的事物。仔细观察我们的交际生活就会发现,人们充分运用其灵活的思维创造出许多别有生趣的语言现象。使用谐音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已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平台,其中的交际用语和广告语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重要载体。谐音的方式在其中也得到广泛运用,这种现象引起我的注意。本文就网络中这两种语言使用谐音的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4日,一辆黑色劳斯莱斯灵车将一具白色棺木从英格兰东南部的埃塞克斯运到伦敦。之后灵车经过东区抵达伦敦东北部巴克赫斯特希尔的一个教堂。沿途,成千上万的人目送灵车经过并抛撒花瓣。无数记者追踪了整个送葬和葬礼的过程。一架电视台的直升机还从空中拍摄了送葬的队伍。死者不是王侯贵胄,也不是名流巨星。她叫杰德·古迪(Jade Goody),27岁,是第一个通过媒体将自己迈向死亡的过程记录下来的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成功学现象的起源,发生原因为出发点,对这一变革时代的社会文 化新景观,作了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关注“网络暴民”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本来是一个民意表达的空间,现在却成为一些暴虐事件滋生的温床;本来可以成为社会建设性意见传达的窗口,现在却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2006年的网络,是个多事之年,“网络暴民”层出不穷,网络暴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