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净  陆宁  王振 《职业》2012,(27):122-124
工学结合已成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要求学生在"工"中学,在学中"工",其重要特征是职业性、实践性。为顺应职教模式的变革,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高职思政课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对实践教学的研究较理论教学少,实践教学一直是思政课教学中的"短板"。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如何进行改革,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2.
李会平 《职业》2015,(2):58-59
本文阐述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进行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对独立学院思政课的互动式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构建了独立学院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特色模式的“五个阶段”和互动式课堂教学应有的“六个一”。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开展基于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是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最佳选择。结合多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提出通过创设情景勤体验,让思政课"活"起来;依托活动巧体验,让思政课"动"起来;优化设计全体验,让思政课"联"起来,不断丰富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实践,更是坚定"立德树人"方向的根本保障。立足于一体化基本内涵,从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的时代需要出发,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策略,进一步阐明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的价值。思政课作为我国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关键课程,必须通过有效的顶层设计,形成思政课"大中小一体化"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唐雪莲 《现代交际》2016,(4):233-234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模式,比较适用于《秘书理论与实务》的教学,通过对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的分析,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制订了《秘书理论与实务》教学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随之得到了广泛性的普及,并且智能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微时代"。"微时代"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高等院校必须对思想课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笔者针对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微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希望有助于高等院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高中思政课教学中更加重视德育的实效性教学成果。而要想提升思政课的德育效能,关键在于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道德形成规律。本文以陶行知的德育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总结提出了针对性教学对策,以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德育效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高职思政课教学模式亟须改革。高职思政课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其教学方式自然也要顺应潮流,依托信息化平台,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课堂为例,比较分析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技术下的思政课教学,印证"互联网+"时代下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优势,更加突出了创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进一步提出依托信息化平台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蒋胡娜 《职业》2022,(4):88-90
本文针对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模式单一、环节零散问题,以"增值税发票的填制与审核"一课为例,以主题任务为驱动,将教学分解为六个步骤,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和"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采用先做后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并结合最新增值税政策,引导学生树立税法意识,体现课程思政,进而实现会计实训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0.
思政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高涨,但也存在理论知识储备不够、参与行为单一化、参与动机功利化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开拓创新,增强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兵 《职业时空》2015,(2):44-46
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对思政课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把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对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明确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高职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有效对策,是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刘越 《公关世界》2022,(20):146-14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教育”不断深化,大学生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全面推进,并且在此期间成了主流教学。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教学分析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思政课中的应用出发,提出了几点反思,为高校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为适应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一体化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从"专员育人"向"全员育人"转化,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以中学英语教学为例,探索并实践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中的"课程思政"。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高校应该不断转变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实效性、探索教学新模式、探索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药学类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普遍存在"思政课程地位存在边缘化倾向""思政课教师队伍匮乏""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实用性不强"等问题。本文结合药学类高校专业的特殊性,提出了药学类高校"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行同向的有效路径,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树立"师生共同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建设一支思政课的"人气教师团队"。  相似文献   

16.
杨菲  兰俊才 《公关世界》2023,(4):135-137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是评价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提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的意义、造成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获得感不足的原因,从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打造思政课实践教学立体化平台、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测评体系、完善思政课实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基于学生获得感提升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路径,落实思政课改革要求,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较大班级教学主要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并伴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而逐步出现的。它的兴起有客观必然性。文中较客观分析了它的利弊相兼作用,在准确把握了国家有关思政课建设的政策精神的前提下,根据高校教学规律.探索了思政课班级教学的规模和班级教学模式实施的主要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雅丽 《职业》2007,(6):56
本文探讨了"电气工程"专业实施理论与实习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不断受到冲击,智慧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智慧课堂与思政课结合的优势远大于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但也要认识到智慧课堂的现实困境。因此,需要大力推广普及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加大开发智慧课堂教学资源,不断改进和完善智慧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新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逐步优化智慧课堂教学环境,提升实效性和思政课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云计算的辅助教学——大学城空间教学,实现了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回归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本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将空间教学、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紧密结合,三位一体,优势互补的大学城空间教学是教育的要求,时代的呼唤,是思政课教师谱写"大美思政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