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说《芝加哥》是埃及裔著名畅销小说家亚拉·阿斯旺尼继小说《亚库班公寓》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小说根据作者早年经历创作,讲述了一群埃及留学生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求学的遭遇。反映了从本土保守的传统文化转移到自由开放的美国文化后,埃及留学生受到的冲击和感受到的身份焦虑。本文在女性主义的视阈下,从波伏瓦主张的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读以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为代表的旅美东方女性,受到西方文化和父权制社会双重压迫后的他者境遇,并分析造成这种他者境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女性主义是一种追求女性权利,女性平等的重要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电视剧改编带有时代特征的小说都将女性主义作为突出的重点之一。以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莫言先生的同名小说为例,女性主义理论贯穿电视剧的始终,对女性形象的变化从小家到大家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现。同时对电视剧的立意及主题的升华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池莉由新写实成名,近年来开始更多地关注女性生存、女性命运.小说《小姐,你早》的创作精神已由新写实主义转变为女性主义;表现出明显的女性主义意味.文中着重从文本解读出发,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分析:《小姐,你早》张扬了反对当代男权中心主义的思想,着意于揭示一种女性生存的境地及其鲜明的女性主义意味.  相似文献   

4.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
裘帕·拉希莉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印度裔女作家。凭借首部作品《疾病解说者》于2000年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她的首部长篇小说《同名人》成功地描述了二代移民家庭在异国他乡居无定所的飘零感,以及无法找寻身份认同的疼痛感。其中三位女性主人公在面临婚姻等人生重大抉择时,更加显露出黑人女性的双重"他者"地位。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同名人》中的男女关系和两性地位,并探究黑人女性被主流社会边缘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正贝尔纳·佛朗克(1929~2006)生于法国巴黎郊区,二十岁那年受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所托,开始在《新潮杂志》上撰写专栏,1953年以《全球地理》,开启他精采的创作生涯,《我生命中的街道—佛朗克的巴黎记忆》是其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佛朗克以巴黎老街作为切入点,叙述巴黎大街小巷的景色,以及居住在这里的市井百姓、名流显要的生活,复原出巴黎20世纪早、中期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是神话学大发展的世纪,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女性主义神话学的全面崛起,并引起整个知识界的震动和争论。以女性主义观点和考古学新材料为双重契机的女神再发现运动,构成了西方文化寻根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领域。神话文本的繁荣女性主义作为一场文化思想运动,它的重大启蒙意义就在于揭示出一个过去被忽略的真相:世界上已知的几乎所有文明都是父权制的。毫无例外的是,所有的父权制文明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表现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最大的发展就是促使人们认识到了不同社会环境的压力,不但来源于性别的差距,还有不同等级的划分,以此为生态女性主义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有一定的依据。本文主要是依据生态女性主义的方向研究和分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三代黑人女性的发展,以及她们的命运和对自然的感知,以此得到有效的结论,同时也证明在生态女性主义中,《宠儿》的三个女主人公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是一个极其辩证的过程。同一化和差别化、冲突和融合、全球化和区域化,它们所呈现的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制约的发展。在《一个女人照亮的隧道》中,作家为几位女性所设计的文化背景,充分表明他的意图是要通过两性关系,表现跨文化给人精神、心理和感情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危机。  相似文献   

10.
11.
12.
桑农编著的《花开花落:历史边缘的知识女性》一书,以新颖的写作手法讲述了黄媛介、顾太清、吕碧城、张若名、毛彦文、凌叔华、林徽因、方令孺、赵清阁、萧红、周炼霞和梅娘等十二位知识女性的花样人生.全书紧扣“历史边缘”和“花开花落”,突出了女性的边缘性生活和社会地位,以及她们无声无息的花一般的存在状态.在她们身上反映着时代的特色,有个人的欣喜也有社会的悲哀,反现今天的女性状况,我们不应盲目乐观,社会虽有进步,但妇女的解放之路还很漫长,希望有一天女人花能以真正平等的姿势存在.  相似文献   

13.
身体是文化社会的铭刻,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成一个奇异的存在,她对于女性身体的呈现是有着深厚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她笔下的女性的身体多是美丽的,但是却伴着病态。这与女性的社会文化身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以张爱玲笔下的三个人物曹七巧(《金锁记》)、柴银娣(《怨女》)和霓喜(《连环套》),为例,来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万丹 《现代交际》2011,(5):78-78
西莉亚是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色》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尽管她曾经怯懦,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整部小说却见证了她一生的“成长”历程。她的“成长”不单单在于年龄的增长,还在于她灵魂的觉醒,直至最终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性。  相似文献   

15.
王红娟 《现代交际》2013,(11):74-74
女性,在父权社会的旧中国,作为"他者",受到"边缘化";在美国,性别和种族上遭受着"双重边缘化"。在描写女性主义主题上,谭恩美的《喜福会》是一个绝好的代表作。《喜福会》从女性的视角来描述东方的"边缘化"到西方"双重边缘化"的历程,因此也必然凸显了在跨文化中形成的女性主义观。  相似文献   

16.
17.
杨树国 《现代妇女》2010,(6):98-100
女性犹如一座深藏的宝藏,其智慧和灵性一直未被完全的挖掘出来。女性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地塑造自我。本文通过对《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女性独立意识、坚强不屈以及热爱生活等的人物个性特征分析,提出现代女性应该学习和借鉴斯佳丽的独立意识、坚强、自信、乐观、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以及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层政权何去何从,对中国来说,是个天大的问题。目前,不少学者对农村基层政权颇多责难,一是腐败,二是执政水平低,认为这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障碍,因而呼吁“海选”,推行民主选举,进行社区自治,这些固然不失为农村进行改革的新思路,但到底要不要这样做,还需商榷。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表现的女性解放实际上依靠“男性角色”来完成的,同时电影文本对于东方女性形象的塑造还带上了美国化的色彩。本文以女性主义各种理论对文本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分析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