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新政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第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进行的改革。新政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和军事等许多方面,对这些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促使中国从传统的封建走向近代化。虽然最后晚清新政以失败告终,没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但它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政治社会的转型,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游宇明 《老年人》2010,(1):42-42
1909年10月,张之洞的生命即将油尽灯灭,临终前,他给子孙留下遗嘱:“人总有一死,你们无须悲痛。我生平学术治术,所行者不过十之四五,所幸心术则大中至正。为官四十多年,勤奋做事,不谋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间,地不加一亩,可以无愧祖宗。望你们无忘国恩,勿坠家风,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争财产,勿入下流。”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社会仍然存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提高、基层干部考核方式导向发生偏差、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队伍不稳定等困境。为实现基层政府化解或消除社会矛盾与纠纷的目标,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工作技巧;二是改进对基层政府工作绩效考评;三是稳定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队伍。  相似文献   

4.
耿立 《中外书摘》2014,(4):83-85
一先说吴樾,吴樾是陈独秀的好友,陈独秀是安庆人,吴樾是桐城人,相距不过百里,是人文荟萃之乡,他们属于一个秘密的反清的暗杀团体,吴樾曾留下一本研究暗杀的奇文《暗杀时代》。  相似文献   

5.
中美在晚清时期开始交流,在交流中美国也有意无意的培养了一批中国科技人才,本文分析美国培养中国科技人才的几种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主动的去美国学习和在中国交流中的学习两种,系统的考察了美国培养的科技人才服务于中国社会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与社会联系紧密的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关系国家安全方面,晚清美国培养的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很多中国人从美国掌握了近代科技,促进中国人向美国学习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吕游 《老年人》2007,(12):43-43
“孙九大人坐台湾”,这个故事在张家界市慈利县可谓家喻户晓。孙九,名开华,字庚堂(1838-1893),慈利县柳林铺乡人,因其生母生他时刚好怀胎九月,于是唤作“九儿”。孙开华是晚清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一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烟台籍留日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多种方式推动了烟台社会的近代变迁。  相似文献   

8.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曾对晚清各大历史事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报道,留下了大量相关的政事新闻。对于这些新闻报道,学术界目前围绕着琉球事件、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末立宪等几个领域展开了研究,得出了很多富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晚清实业教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实业教育经历了从“经世致用”思潮的兴起、到各地实业学堂的创办、再到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的过程。晚清实业教育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也大大促进了西方近代科技在中国的传播,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勇 《中外书摘》2014,(7):74-76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发布“派载泽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上谕”。随后,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比利时;戴鸿慈、端方两人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归国后,端方、戴鸿慈上《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提出中国未来政治出路只在君主立宪一途,君主立宪的意义并不是立意限制君主权力,而是通过议会和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分担责任,使君主“常安而不危”。  相似文献   

11.
虽然社会行政也是“舶来品”,但民国时期对社会行政的研究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以蒋旨昂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可惜的是,1949年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社会行政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社会工作重新恢复之后,才又关注社会行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晓 《现代妇女》2014,(3):109-109
本文通过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借鉴外国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就我国现状而言,我国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从完善立法,加强相关人员培养,普及多元化纠纷解决意识的角度,解决我国目前所面对的立法缺失、人员不足、意识薄弱的问题,并力争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与诉讼方式之间相互衔接与协调、互补的,足以满足多元化矛盾纠纷需求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3.
康乾盛世:中国GOP世界第一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14.
15.
画报是一种集新闻、图像于一体的媒介形式,其直接的视觉传播效果,促进了晚清石印画报的繁荣。画报作为历史的文本,需要结合生产场域、构成场域,以及传播场域进行解码还原,其中图像已经在与文字的战争中初露锋芒,开始进入公共领域。如今,大众文化消费的特点呈现出视觉转向的趋势,为电子媒介社会进入图像时代写下了序言。  相似文献   

16.
孙蝶平  闫妮 《老年人》2012,(6):42-43
人称西太后、老佛爷的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1835),死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终年74岁。她历经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立过同治帝载淳、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三位小皇帝。同治、光绪两朝,她以皇太后身分或  相似文献   

17.
勿庸置疑,曾国藩的确是满清命运的挽救者,而李鸿章则是晚清命运的支持者,二人关系清末五十年的大局。两人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正值太平天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确切地说,两人都是靠镇压太平军起家的。他们是晚清那段历史的一个写照,有人说没有曾国藩就没有李鸿章,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就没有晚清。此言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18.
陋规是晚清官场中无处不在的一种腐败形式。清末陋规花样甚多,据学者任恒俊在《晚清官场规则研究》一书中统计,这种腐败的方式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数种:别敬——也称别仪。外省官员进京引见、请训,离开京城时,送给京官的贿赂性礼物,一般是银子,按官阶高低数量不等。贿赂加上一个好听的字眼,叫仪、敬,带上了礼物的性质,送受双方都心安理得。  相似文献   

19.
从1860年代起,上海就掀起了学习外语热,主要是学英语,后来扩展到法语、日语。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上海已有夜校和外语培训班出现。1864年6月30日,洋泾浜复和洋行内设立大英学堂,专教中国十岁以上至十三四岁的幼童学习英语,每月学费为英洋5元。1865年英商在石路上开办了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事业向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在理念基础、制度设置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都已经具备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养老层面,在延续千年的传统的家庭和宗族养老方式基础上,社会养老方面也吸纳借鉴了很多来自西方的当时较为先进的社会福利思想和制度设置,开始了养老保障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