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163名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的测试,探讨主客观因素对应对方式影响。结果表明:青年男性服刑人员与大、中学生在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应对方式测试中得分差异显著;高社会支持的服刑人员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而较少自责;人际信任水平高的服刑人员更多地采用自责、幻想、退避及合理化。  相似文献   

2.
民办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探讨民办高校大一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本文对369名民办高校大一学生运用自我和谐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查,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高自我和谐度和低自我和谐度组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差异,并对自我和谐各因子和应对方式各因子进行了相关分析。本文认为民办高校大一学生主要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求助;高自我和谐度组比低自我和谐度组更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两种方式,而低自我和谐度组比高自我和谐度组更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方式;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显著相关。本文认为改变不合理的应对方式对学生的自我和谐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自我心理辅导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本调查通过运用应付方式评定量表对甘肃地区102名农村校外男女青少年的调查发现:(1)农村校外青少年通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应对方式以成熟型为主。(2)农村校外青少年中女生在幻想和自责两项因子上的得分显著地高于男生,在其它四项因子的得分上,男生均要比女生高,但差异不显著。校外青少年应对方式类型在性别上的差异均不显著。(3)应对方式的各因子中,求助和自责因子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余四项因子在文化程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396名高校辅导员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探讨人格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及对二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情绪复杂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情绪复杂性和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掩饰性人格显著负相关,精神质、神经质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外倾性、掩饰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情绪复杂性在人格和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明娟 《现代交际》2012,(5):178-179
本研究以烟台十中初三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自尊量表(SES)与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探讨他们的自尊水平与应付方式的各自特点及相关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自尊水平与退避和合理化维度显著负相关;2.男生自尊水平低于女生;3.低自尊水平个体较高自尊水平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的应付方式,中等自尊水平个体较高,自尊水平个体更倾向于采用自责和合理化应付方式,低自尊水平个体较中等自尊水平个体更易采用退避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6.
杜艳飞 《现代交际》2015,(1):115+114
研究采用问卷法,主要探讨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支持和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感知到的教师的情感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业求助的三个维度和学业求助总分显著相关,感知到的教师的学习支持与高中生的回避性求助、工具性求助及求助总分相关显著,回归分析表明感知到的教师的支持对初高中学生采取良好的学业求助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西部地方高校大学生生命控制感现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大学生生命控制感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控制感总体水平较高;(2)不同专业及是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3)女生在生命控制感总分及生活盈实,变化接纳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在去自我关注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城镇学生;大四学生在生活盈实和宽容程度水平上显著高于其他年级学生;(4)大学生的生命控制感水平可正向预测其积极应对方式,可显著地预测其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学习投入调查问卷》对西藏大学师范学院大一、大二、大三共3个年级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上,自我概念与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但自我概念的自我批评维度与学习投入呈现显著的负相关。2,自我概念对学习投入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95后高职医学生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的关系以及择偶标准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恋爱动机问卷、择偶标准问卷以及失恋应对方式问卷对1104名高职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5后高职医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恋爱现象、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与恋爱动机显著正相关。择偶标准在恋爱动机与失恋应对方式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值为13.65%。  相似文献   

10.
李涛 《现代交际》2015,(3):134-135
学习倦怠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武汉三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的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相关;人格维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临沂大学270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新生共情现状处于中等水平,而人际交往能力整体水平则较低。观点采择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想象、同情关心两个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大部分呈负相关,个人痛苦维度与人际交往困扰各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对其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个人痛苦维度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人际交往困扰总分,观点采择维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人际交往困扰总分。  相似文献   

12.
张颖 《现代交际》2011,(11):212+211-212,211
本研究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调查问卷”,随机选取120名大四考研学生,探讨了考研焦虑与情绪调节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考研学生状态焦虑与情绪调节、“情绪评价”维度、“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知觉”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特质焦虑与情绪调节、“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维度、“应用情绪调节策略”维度、“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极为显著的负相关;与“情绪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邓湘穗 《职业》2014,(26):59-60
为了了解高职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等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影响,我们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应对方式问卷(CSQ)和考试焦虑量表(TAS),对2014届593名护理专业毕业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考试焦虑在高考来源的学生与非高考来源的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高考来源考生显著低于非高考来源考生,高职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呈显著的负相关,成熟的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我们得出,高职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会对其考试焦虑产生影响,考试焦虑辅导应提高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促进其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儿童虐待量表和儿童归因风格问卷,对790名中学生调查儿童期的虐待经历对其归因风格的影响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的儿童虐待现象,且儿童虐待与家庭氛围和家庭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2)儿童虐待与归因风格是有显著相关的。其中,儿童虐待的情感忽视维度与归因风格的内归因是显著负相关,与归因风格的外归因呈现显著正相关;儿童虐待会预测其归因风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师范类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心理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工具: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结果:生活事件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相关。结论: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之间有相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对166名民族地区中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师生关系、自尊和辍学意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在师生关系冲突性、自尊和辍学意愿上存在差异,高三学生在师生关系冲突性和辍学意愿上得分最低,自尊得分最高,高一学生辍学意愿最高;民族地区中学生的辍学意愿与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和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师生关系的冲突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学生自尊有不显著的负相关。关注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师生关系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自尊感,可以降低学生的辍学意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和人格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以及EPQ,对选取的河北联合大学大学生32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三个维度呈正相关(r=0.052~0.309,P<0.05),与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呈负相关(r=-0.128~-0.052,P<0.05)。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与EPQ中的内外倾呈正相关(r=0.121~0.369,P<0.05),与EPQ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负相关(r=-0.417~-0.199,P<0.05)。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以及EPQ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均进入了回归方程(R2=0.380)。结论:家庭环境的知识性、娱乐性、矛盾性和亲密度以及EPQ中的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倾影响学习适应能力,并对学习适应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贝克焦虑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大学生焦虑及应对方式,并做了相关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中呈显著焦虑的人数较少;2.焦虑水平和积极应对方式在性别上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消极应对方式中没有明显差异;3.不同年级消极应对方式的采取有极显著性差异;4.在不同专业中,焦虑水平和积极消极应对方式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5.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积极应对方式之间没有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根据研究结果,认为应该采取一些正确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的不健康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9.
采用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版和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龙岩学院的200名大学生进行量化研究,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相关关系,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偏爱被试也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大学生心盛量表(中文版)进行修订并检验其信效度,同时探讨心盛与大五人格、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方法:运用心盛量表(FS)、大五人格问卷简式中国版(CBF-PI-B)、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西安市某高校学生进行问卷测查,收集有效问卷312份。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心盛量表是单维的,特征根为4.45,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5.63%;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单维心盛量表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心盛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尽责性、宜人性、外倾性、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心盛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大学生心盛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能较好地适用于中国大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