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久前,看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叫《当代中国著名民族学家百人小传》,里面有我认识的熊坤新教授。据我所知,熊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民族伦理学研究,成绩斐然,所著《民族伦理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自1997年出版以来,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著名学者张岱年、林耀华先生为之作序;《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民族研究》、《道德与文明》等报刊纷纷为之发表了书评;许多院校(包括一些党校)还将该书指定为研究生教材。最近听说熊教授又将研究视角伸展到了世界民族问题热点方面,并屡屡看到他发表的若干篇论文,还出版了大作。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决定一访究竟。  相似文献   

2.
一杯高浓度的“理论之汁”当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毛公宁拿到这份由福建民族工作者提供的“新话语”时,他除了渐渐掂出这张“理论清单”的份量,同时还感受到了来自东南沿海的独特的敏锐之风。而后者,似乎让他感触更深。“一些重大的命题被福建民族工作者提出来了!”他说。“十六大以后,各地的民族工作者都在思考着与民族工作相关的课题,但看来福建的反应是最快的,动手是最早的,而且他们的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事实上,福建民族工作者提供的这些“新话语”尚不仅仅是一杯高浓度的“理论之汁”——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  相似文献   

3.
王船山有明确的民族同化思想,他希望文化先进的"华夏",能够去同化文化落后的"夷狄"。但是这种同化是自然同化而不是武力强迫同化,所以王船山并不是一位极端民族主义者。船山认为民族同化的实质是民族特性的同化,即"文明较低的征服者"的"粗犷悍厉之气"为文明较高的被征服人民的"膏粱豢养之气"所同化。不仅如此,船山还注意到自然同化是一个长期的"自愿选择"的过程。船山的这些思想体现了文化民族主义的近代性因素,对于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4.
遇见新疆     
遇见新疆,你就是遇见了世界上最多的事情:这里是一片文明、宗教、种族的沧海桑田。这里曾经是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和草原文明的交汇之地;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萨满教等宗教的交汇之地;这里欧洲人种群与亚洲人种群混血千年,是世界著名的人种博物馆;这里曾经流行过数十种文字……对巨大事物感兴趣的人,一般都不同凡响,比如汤因比。曾有人问他最喜欢住在哪里。他想了一下说:“10世纪的中国新疆”。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20世纪20年代围绕国家主义概念的争论入手,在细致分析吴文藻关于民族和国家问题研究的文本的基础上,指出吴文藻主张将民族和国家都看作现代性的文明事业。他反对将种族和血统看作民族的基础,也反对通过政治来界定民族,更不接受将国家看作单纯基于暴力的主权单位,而是认为在知识分子集团的努力之下,一种以国际主义为前提的国家主义和一种以文明为目标的民族主义的建设,才是思考和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向。吴文藻的思考以及燕京学派在民族学上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基于国际视野的中国民族学的思想基础。最后,文章指出,现代国家与民族概念都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督教背景,对这一背景的反思才是推进中国当前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的恰当起点。  相似文献   

6.
在深情的注视中传达对兄弟民族的理解,在深切的关注和理解中表达对不同民族的印象。或许是长相厮守,或许只是一场邂逅,甚至只是看见一片风景,但你都会感受到它背后那化不开的民族情结…… 一、文明始于大西北,产生在高地上 问:周涛先生,您应邀担任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大西北》的总撰稿人,跑遍了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同摄制组的陕西作家高建群跑了一遍后,高建群对大西北的贫困落后表示了他的忧虑,他甚至写了一篇题名叫《西北狼在嚎叫》的文章,为大西北鸣不平。宁夏作家张贤亮也谈到了由于一些政策所造成的宁夏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7.
薛俊清 《中国民族》2014,(11):79-79
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的灿烂文明。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民族部离不开与其他文叫的交流和互鉴。实现文明交流的良性互动需要做到三点:一是要达成敬意。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尊重—个民族关于自己梦想的现实选择。例如,欧洲梦是欧洲各同在对二战的深刻反思中,转向融入各种彼此依赖关系的一体化进程中来的,它以康德的人杖思想和永久和平理论为精神源头。  相似文献   

8.
书坊     
《中国民族》2020,(4):96-96
《民族地区传统生态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詹全友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10该书以民族地区的四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文化及与之对应的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物质建设、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供了相应的对策。该书为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的曙光,在祖国北疆的大草原上闪耀;伴之而来的,一种属于新世纪的文明──信息文明,也被草原独有的广阔胸怀拥抱着。从空间位移到数字位移 回顾蒙古民族发展的历史,人们对这个“马背民族”感慨万千。 人们很容易发现,无论是马还是汽车、飞机,都给草原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它们都以空间位移为特征。但是在今天,以数字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悄然走进了草原。数字网络的位移扩大正使由以汽车、飞机为代表的空间位移的比重减少。 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有一位名叫闵建军的农民,需要脱毒马铃薯“克星一号”,…  相似文献   

10.
说不清是在哪个洪荒世纪,刀耕火种的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播下了音乐的种子;在狩猎、祭祀及一切劳动中,就在为我们编创着舞蹈,因而我们的民族都能歌善舞。在祖国大家庭的歌舞艺术殿堂里,每个民族都贡献了璀璨的艺术珍宝。享誉世界的巨大的中华艺术文明财富,包含着各个民族的积累。 56个民族,56种色彩,锦绣着中华民族的乐之巅、舞之河,给民族一份自豪,给世界一份精彩。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戏曲表现形式,内容的丰富住和麦迎形式的多样住;民菠侍巨 巨,共间构成────3──。R──,──────之,苗出鹰胸…··@博谨租四 民,奎刀踏隧的要物妞予 疯去¥氢美的主活、美的世界勘彭豁刎l一。 一一一挺一…eN:[)MWMg  相似文献   

11.
康战强 《回族研究》2023,(1):97-102
西部民族美术植根于民族文明的交流互鉴,生发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在多元民族文化领域中,西部民族美术以丝路文明传播为线索,由多元文明形态和文化关系构成了西部美术的创作思路。西部民族美术作品对于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和积极的文化能动性,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起到了直观的调和作用,这一特征使得西部民族美术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传承发展。宏观地看,西部民族美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母体的地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部美术创作的根基。微观地考察,西部民族美术包含丰富的共生关系,西部各民族文化之间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发展的共生形态,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到了孕育和弘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心理结构被进一步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被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12.
藏族,是一个有着古老文明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自有文字记载的1300多年以来,她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以自己富有雪域个性的文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献,其种类与数量都居少数民族之冠,并形成了举世闻名的藏学文化,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涉足研究的对象。1985年,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小组在北京正式成立后,提出了“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国古籍文献中不iii分割的一部分。”这对于历经干年沧桑的藏联文化来讲,衔结传统,完善现代,奋飞于未来的时际已经到来。在全面地继承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利于目…  相似文献   

13.
一、绪论 我们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园。西部这块热土,自古以来就是一块多民族交融与文化传播的交叉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这里游牧文明和中原文明相映,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贯穿其间;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同时并存,华夏文明与民族传统交相生辉。  相似文献   

14.
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各民族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组成部分,藏族是其中重要一员。自远古开始,藏族就与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汉、羌、彝、蒙、回、苗、纳西等多个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交流,藏族先民广泛地融合了长江上游多民族的文明,与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原文明。考古已经证实,同黄河上游流域一样,长江上游流域的远古人群是青藏高原上藏族的重要来源之一,他们借助长江上游水网,顺流而下或溯江而上,寻找有利于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形成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历史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自野蛮演进到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政治角度看,中国的民族关系曾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对抗型民族关系。这种民族关系涵盖了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历史阶段。在这期间,我国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二是封闭型的民族关系。新中国建立后,...  相似文献   

16.
杨华双 《民族学刊》2011,2(5):42-47,93-94
北朝是以鲜卑民族为主的统治者建立的政权,其法制建设在中国法制史上承前启后,尤其对封建法制之经典——《唐律》产生了深远影响。汉民族的儒家文明被鲜卑族吸收后成为北朝立法的指导思想,少数民族务实求变的风格又赋予汉民族法制建设积极拓展的动力。从北朝到唐朝的历史经验证明,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各民族法文化的交流融汇共同造就了中华法系文明。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图书馆作为科教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民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试就我省民族地区图书馆目前的困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谈点看法,以探求图书馆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之途径。一我省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困境从总体上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民族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级公共图书馆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和…  相似文献   

18.
干学伟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电影家,他曾创造了中国电影三个“第一”。他1950年拍摄完成的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不仅开了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先河,而且该片在选用少数民族演员饰演本民族角色、表现少数民族特性等多方面给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以先导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雅利安主义在欧洲的起源及其在伊朗的散布是世界民族国家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脱胎于欧洲东方语言学的雅利安种族主义思想自19世纪后期传入伊朗后,经历本土化和纳粹德国的影响,而成为伊朗界定自我、区别他者的重要认同工具。作为自我东方化的错位认同,伊朗雅利安主义以所谓共同的雅利安身份而将西方视为“我们”,以非雅利安的阿拉伯人等族群为“他者”,渲染雅利安种族优越与伊朗文明的辉煌。它迎合了伊朗巴列维王朝民族国家构建与西方化改革的需要,成为伊朗的官方意识形态并得以广泛散布传播。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雅利安主义经过一段时期的边缘化后再次公开出现,在官方伊斯兰主义主导下继续参与伊朗民族认同的构建,但雅利安主义和伊斯兰主义二者内在的排他性使得伊朗并未走出民族认同困境。雅利安主义对伊朗的民族认同、族群关系和对外交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疍民小考     
民族研究是一件困难的事,而研究中国的民族更加困难。罗香林在他的著作《广东民族概况》“楔子”里第一行就说,研究广东的民族是难中之难。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讲,关于广东太古时代所居住的民族,是从贵州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之全部以及安南、暹罗、缅甸、南掌下逮南洋英属荷属各个群岛,乃至南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