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为什么在武昌首光取得胜利,这是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其主观原因,史学界论说略同。一言以蔽之:湖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工作成效显著,为他省所不及。但是,其活动的优点及其成因究竟何在?这个问题仍有待深入探讨。为此,笔者不揣浅陋,陈述管见如下。舛错之处,望读者鉴正。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前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梁启超等人就当时有关中国发展前途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过一场论战。论战作为辛亥革命的先导,对于扫除当时改良思想的影响,促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同时,论战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兆猷 《源流》2011,(19):16-19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他青年时代,曾经幻想过以改良的手段来挽救中国。1894年6月,他曾上书清廷直隶总督李鸿章,陈述"治国之大经,强国之大本",但遭到李鸿章拒绝。上书的失败,才使孙中山"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强迫。"在这之后,至1911年武昌起义推翻清朝统治之前,孙中山领导了十次武装起义。  相似文献   

4.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登上近代政治舞台之日起,就高举武装反清的旗帜开展革命斗争。关于武装斗争的战略方针,革命派未有专文论述,但是从他们的起义实践中仍可看出:利用会党,策反新军,雄据一省,然后挥师北伐的战略速决战,是各革命派系在总体上一致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5.
在辛亥革命时期,吴禄贞算得上一个既有典型意义,又颇具影响的人物。他早年参加“自立军运动”,武昌起义后“迟迟不动”,仅参与“滦州兵谏”。据此,是否可以认为他是“至死都没有放下保皇旗帜”的立宪党人呢?显然,弄清楚这两个时期中吴禄贞的活动情况,对他一生的评价,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就此问题,略抒管见,提请商榷。 1900年,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血腥地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中华民族又一次受到帝国主义的践踏和侮辱。“一切民族压迫都势必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抗”。民族危机是最响亮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6.
一九○○年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开始被更多的爱国志士所接受。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早期活动中,江西是他们的重要基地。一九○四年春初,黄兴领导华兴会筹备长沙起义的时候,陈天华就从日本写信回湖南,建议游说江西巡防营统领廖铭缙届时响应①。当时,廖与部队一起驻扎在吉安,华兴会即派  相似文献   

7.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必然结果。武昌起义前十年间,中原、沿海地区的人民斗争如火如荼,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未间歇。西北各族人民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史和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摭拾史料,草成拙文,以此作为对辛亥革命8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吴禄贞为武昌起义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参加并参与组织领导了多个革命团体,尤其是他领导了武昌花园山聚会,发展壮大了湖北的革命力量。他采用多种形式宣传革命思想,使革命观念渐入武汉人心。他推动北方军队起义,牵制敌人兵力,呼应了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9.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任何革命,只要是真正的革命,归根到底都是阶级变动。”在研究任何一次革命运动时,都必须分析它是哪个阶级的革命,都必须从经济关系上找终极原因,“指出哪些阶级的利益,哪些当前的主要利益决定着各政党的本质和他们的政策的本质”。研究辛亥革命的阶级基础,就是要说明这场革命代表哪个阶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之时,孙中山先生正在美国北部为筹集革命经费而奔走。十月十二日,他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从报纸上获悉“武昌为革命党占领”的消息。面对国内业已开始的革命决战,是否立即回国领导这场斗争?孙中山颇感踌躇。他后来在一篇自述中曾追记自己当时的思想情况:“时予本可由太平洋潜回,则二十余日可到上海,亲与革命之战以快平生;乃以此时吾当尽力于革命事业者,不在疆场之上,而在  相似文献   

11.
武昌起义是关乎清王朝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危机.清朝政府在危机应对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危机爆发前处理发展与稳定二者关系失当,自掘坟墓,这集中体现于张之洞治鄂时期.张之洞的处置失当,与之热衷发展个人势力有关,还与清末社会整体环境相关联;舆论失控,社会心理异化,这主要基因于清朝地方政府的懈怠、玩忽职守、防范不力等因素;危机爆发后,反应失敏,缺乏内聚力,清王朝无论是湖北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对武昌起义均缺乏敏感反应,重视不够,应对迟缓,缺乏预判,直接导致临事手足无措,应对失当,且缺乏内聚力.除此之外,还有外部资源的借助不力及腐败无能等问题.革命党不仅借助立宪势力活动,还十分注意协调与外国的关系,致使列强在武昌起义时纷纷"中立";相对比之下,清政府不仅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还疏远了与列强的关系.武昌起义前后,清朝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显现出了腐败无能的特征.清延最后走向灭亡,上述因素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 ,西方列强为追求其本民族的利益 ,发动侵略战争 ,对中国进行掠夺和压迫 ,这是列强侵略、野蛮的一面。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又使列强表现出先进与文明的一面。西方的文明制度与自由民主 ,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中国追求建立欧美式的民主共和国的主要精神源泉。然而列强为维护和扩大其各自的在华利益 ,竞相帮助清政府扼杀了革命派的追求目标。这说明殖民者对利益的追逐高于其标榜的对自由民主的信仰  相似文献   

13.
武昌起义由文学社、湖北共进会联合发动,事先双方仅制定了共同起义的计划,未定发难日期,笼统地说起义曾定于辛亥中秋节,即1911年10月6日,不确。湖北共进会拟配合湖南共进会,于辛亥中秋节举事,后因故展期。文学社拟于10月11日举事,亦因故推迟。文学社与湖北共进会有过共同起义的日期,即10月9日,但这并非先行议定,而是发生了意外事故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1946年10月发生在陕北横山一次国民党军队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其历史意义进行了述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我国近代资产阶级多次试图建立资本主义统治的史实进行论证后认为:由于时代的变化,首先是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次是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也坚决反对;第三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太软弱;最后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人民也决不同意。因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案在近代中国的破产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汤化龙是清末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头面人物,曾任湖北谘议局议长、各省谘议局联合会主席。武昌起义后,出任湖北军政府总参议、秘书、政事部长等职。多年来,不少史学著作都把他定为两面派,一项重大反革命密谋的参与者。其根据是,他一面参加湖北军政府,表示拥护革命,另一面又串连多人,秘密打电报给清政府,表示尽忠,阴谋推翻革命政权。由于这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进行过一场严重的斗争。这是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部分--上层和下层出身不同,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联系有多有少,因而在政治经济要求上,以及为了达到各自目的而采取的途径和手段上,都存在着分歧、矛盾和斗争。一个主张在不根本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良,一个主张采取革命手段,根本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这些分歧、矛盾和斗争,通过各自的政治代表,就表现为历史上有名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斗争,它随着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愈趋明  相似文献   

18.
斯巴达克起义,发生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罗马共和国末期。这次大规模的、发生在意大利本土的奴隶起义,自古代起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马克思称赞斯巴达克“具有高贵的品格,为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的代表”,列宁认为“斯巴达克是大约两千年前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对革命导师的这些评价,斯巴达克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斯巴达克领导的起义,也和历史上无数次的奴隶起义一样没有获得成功。这是由于奴隶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不可能超越时代的要求提出和建立代表奴隶阶级利益的新的社会制度。因此,必然要归于失败,这是一条不以人们  相似文献   

19.
在从元世祖以后至元顺帝以前的元代中期的三十八年间(1295--1333年),在我国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反对蒙古统治集团的人民起义风起云涌,如火如荼。但由于资料的零散和缺乏,研究还相当不够,以致对它在元代人民起义中的地位缺乏必要的认识。本文认为,在元代中期,的确存在着一个人民起义由汉族地区向少数民族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酿成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在于蒙古统治集团改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办法,从而激化了元王朝同各兄弟民族的矛盾的结果;中期少数民族起义的爆发,牵制、削弱了元朝封建统治的力量,使元末农民大起义,赢得了蓄聚力量,调整队伍,直至全面发动,并进而推翻元朝统治的时机和条件。笔者水平有限,冒昧成文,以就正于元史和民族史学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基础学科。在我国,天文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自然科学之一。广东天文学的发展和传播很早。文章简要梳理了清代以前广东天文学的发展和传播情况,认为天文学在广东发展和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