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六,但居住的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六十。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多居住在祖国的边疆。我国各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历来封建统治者对如何统治民族地区都很重视,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辽阔,民族最繁多的时期之一,唐朝统治者对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统治”是历来封建统治者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总结和进一步的发展,对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所谓的“羁縻统治”,不同地区表现出有所不同的性质,不应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3.
处于国家中心之外、疆域之内、跨国界而居的跨界民族是国家疆域治理的特殊对象。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通过政治法律、文化心理、公民文化等途径构建跨界民族成员的公民身份时,边疆社会落后、文化心理联系薄弱、现代政治文明缺乏等状况导致了跨界民族成员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公民合法权益未能匹配的客观现实,并表现为一定程度的身份选择困境与国家认同问题。跨界民族成员政治法律公民身份与事实公民权益的匹配当是实现国家边疆治理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论朝鲜民族“十长生”形成的思想基础金荣振朝鲜民族是中国的邻邦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也是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历史上,朝鲜民族与中国的汉民族等在文化艺术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纽带联系,而“十长生”正是古老的东方文化所凝结出来的一种独具朝鲜民族...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自古以来,各民族就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祖国辽阔富饶的土地上。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用辛勤的劳动开发了祖国的土地,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各族人民都反  相似文献   

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人民要求国家统一的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事实早已证明:中国境内的各族人民都要求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割据。“五洲同盟”与“中天八国王”是我国农民起义中提出的要求国家统一的口号和称号,前者是由少数民  相似文献   

7.
辛亥前后无政府主义与民族民主主义辩异马小泉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救亡图存。推翻帝国主义和满清封建政府的统治,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反满”口号,体现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各族人民的意志...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指出:“中国是一个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之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关系和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尽管有时出现了分裂和割剧,但这种分裂和割剧是暂时的,次要的,而多民族的统一则是长期的,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上,各民族为了发展和巩固我国多民族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所要介绍的清代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就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维护和发展祖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见证之一。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中,近来对讲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应不应该有所选择,有所避讳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活跃,这是学术界二十多年来对民族关系史讨论的继续和发展。为了把讲述民族关系史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统一起来,孙祚民同志在《民族关系史与爱国主义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各独立民族国家‘互为外国’”的观点(见《光明日报》1984年6月27日),这实际是孙同志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历史上中国的疆域只能以汉族统治者所建立的王朝疆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清末民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大大加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它们利用民族、边疆问题,挑拨中央与地方关系,散布分裂主义,策划“独立”,以达到其侵吞中国边疆领土和分裂肢解中国的目的。共同的命运,促使中国各族人民空前地团结起来,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领土完整,构成了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政治纽带的坚实基础。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这是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一致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提炼,并成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抵御外侮,共创中华各民族新纪元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共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是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并始终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运行的主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民族及其政权、疆域与统一国家疆域形成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理论研究问题,它包括民族问题、民族政权与疆域问题,也包括民族政权的疆域与统一国家疆域的形成问题。多年来,学者们对此十分关注,或是做综合性研究,或是做局部研究,成果显著。归纳起来自建国以来学者们有关该问题的研究包括:1.今天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是不是中国民族?2.汉族以外中国各古代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属于中国的一部分还是属于外国?3.中国古代疆域是以汉族建立的王朝为准还是包括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疆域?4.中国古代疆域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生存根基。失去了文化身份和特征的族群,仅仅是“人口”,根本谈不上是独立的民族。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趋势并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消亡。世界上每个民族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权力,发达国家及民族如此,发展中国家及民族更是如此,这是事关国家与民族利益的“软权力”之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的东北地区,东濒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至大兴安岭山区,南起辽东半岛,北迄外兴安岭北麓。东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东北各族人民都是中国人,在中国统一时期如此,在中国分裂时期依然如此。本文是对我国东北地区自上古至清代中叶以来和中原内地的关系问题作一历史述略的第二篇。文章拟就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历史,来论证如下两点: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大小各族都是中国境内土生土长、相互依存的民族。各族居住生息的地方,无论中原内地或边疆区域,都是中国的领土。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和融合,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根本不存在什么“异民族统治中国”的问题。分裂时期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各民族共同造就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从国家主权的高度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等方面入手,逐层对中央12条第6条的原意进行了阐述。强调各族人民共同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对维护国家统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中华各民族共同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祖国的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百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又英勇地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共同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结成社会主义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但是,民族问题在我国还将长期存在。解决民族问题,不仅要靠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教育等措施和手段,还需要进行民族立法…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文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也曾明确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能设想,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会有全国的四个现代化。所以,毛泽东同志说:“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着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具体地说,我们国家,除汉族外,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很大部分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人口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除汉族谚语外,还有各少数民族自己的谚语,这些谚语都是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各族谚语风格不尽相同,但各族人民在创造祖国文化的过程中,它反映了各族人民对客观现实的认识与在实践中的经验,对祖国的文化增加了夺目的光彩,都应分别加以研究、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语言更富于时  相似文献   

18.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民主在新时代的集中表达和发展趋势。新征程上民族地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应要遵循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族人民主体地位以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重要原则。国家制度设计的正当性,需要体现“民主、平等、团结”等观念和价值形态。为此,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地区创造性地设计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的民族政策价值体系、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的民族政策支撑体系以及以保障“各族人民主体地位”的法律体系等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各族人民意愿三者有机统一。具体治理效能主要体现在:(1)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项民主权利;(2)各族人民福祉不断增进;(3)民族事务治理成效显著;(4)民族社会高度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疆域"所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及其形成演变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共同疆域"指的是国内的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国家所共同拥有的疆域."共同疆域"分历史上的共同疆域与现代的共同疆域两种类型."共同疆域"往往又和跨界民族联系到一起,牵涉复杂的疆域归属理论问题.文章围绕着"共同疆域"的形成及类型、"共同疆域"的衍生问题、"共同疆域"所涉问题之国际法解释等三方面,讨论"共同疆域"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惯例及其对当代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疆域遗留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疆域"所涉及到的历史内容及其形成演变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共同疆域"指的是国内的不同民族之间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国家所共同拥有的疆域."共同疆域"分历史上的共同疆域与现代的共同疆域两种类型."共同疆域"往往又和跨界民族联系到一起,牵涉复杂的疆域归属理论问题.文章围绕着"共同疆域"的形成及类型、"共同疆域"的衍生问题、"共同疆域"所涉问题之国际法解释等三方面,讨论"共同疆域"沿革过程中形成的国际惯例及其对当代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疆域遗留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