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友》2012,(7):65-65
怎样才算是健康老人?按照以下“黄金指标”一测便知。 体温36—37℃。 脉搏60~100次/分钟,过快、过缓、间歇等均为心脏异常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老友》2007,(7)
1、体温:正常体温为36℃~37℃,高于此为发热,低于此称为“低体温”。后者常见于高龄体弱老人及长期营养不良患者,也可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休克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合 《老友》2013,(9):60-60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烧是常有的事,但怎样认识和对待发烧并非人人清楚。健康人的体温为36℃~37℃。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之间略有差异,且日常机体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体温也会稍有波动。一般来说,在一天24小时内,下午人的体温较早晨稍高,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体温也可略微升高,但其波动范围不超过1℃。妇女在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稍高于平时,老年人因代谢率稍低,体温相对低于青壮年人。另外,在高温环境下人的体温也会略微升高。  相似文献   

4.
一起住到202宿舍时,我才知道与我同屋的是不同专业的女硕士。研究生宿舍楼有个很别致的外号,叫做教堂二号,究其原因,是因为里面住的大多是女硕士,就如网上流行的那个有趣的段子里所说,女硕士大多是修女,女博士是灭绝师太。修女住在哪里?就住在教堂里。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人的体温恒定在36℃~37℃(因测量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别)。体温即使只有一两度的波动,也会使一个健壮的人感到无力和难受。人类是恒温动物,体温一般而言不受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但人的各项身体功能却会对周围温度的变化反应敏感。因此,人只能生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否则就会感到不适。舒适的室内气温在室内停留时,人体热  相似文献   

6.
每个人和周围的人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同,比如年龄、身高、体重……但是在一个数字上,大家都一样,那就是体温37℃。  相似文献   

7.
尤蕾 《人生与伴侣》2009,(12):32-32
为了帮孩子预防疾病,家长们多会及时带孩子去打预防针。但有以下情况的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1.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的儿童,应查明发烧原因,治愈后再接种。  相似文献   

8.
邹乐 《百姓生活》2014,(3):23-23
“呦,这是进了谁家的大客厅啊?”推开北京通州区玉桥南里南社区景馨家园一号楼一单元的大门,头次来参观的记者们都惊呼起来。“太热闹了!要是准住在这个楼门里,得多幸福啊!”楼道里没有了传统印象中的脏乱差,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全家福”、紧贴“时代特色”的居民自创画。  相似文献   

9.
杨帆 《社区》2011,(9):16-18
婚后与父母同住.是把二人世界变成一桌麻将,是把三口之家升级为三代同堂。那本是最传统的中国式天伦之乐。不过,传统的三代同堂是一套院子。老少各成小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在这个每个年龄段人群的生物钟和世界观都不相同的时代。重新住在一套单元房里。还能笑得很大声吗?这场亲情麻将该怎样开局?  相似文献   

10.
蔡琰 《市民》2006,(6):49-49
现在城里人都住在功能齐备的社区里,但很少人知道自己每天所用之物从何而来,产生的垃圾向何而去。就市民每天必不可缺的蔬菜、粮食而言,很少人想到蔬菜谁种的,粮食从哪儿来,自己的消费会对生产者有何影响,每天产生的厨房垃圾、粪便都到哪里去了——是流到河里去了?还是被清洁工带到郊区掩埋堆放?  相似文献   

11.
贾兰坡先生住在北京西郊二里沟,他贸经工作过的中国科果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後面的家属楼里。笔者前往拜访的那天,走到那座普普通通的红色砖楼下才发觉忘记了贾老的具体门牌。当时是上午九点半,环顾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三位学者模样的人边走边专注地小声讨论著什么。只好硬著头皮打断他们了。“对不起,请问贾兰坡先生是住在这座楼吗?”“你问贾先生?啊,对对。他就住那个单元二层中间对著楼梯那个门。”回答我的那个人花白头左,戴一副黑框眼镜,看样子也有五六十岁了。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给我指路的那热情的神态,我突然想…  相似文献   

12.
陆蓉 《社区》2009,(28):59-59
我住在比利时鲁汶市一片新开发的住宅区,周围老社区里住的大多是老人,新盖的房子搬进来的又都是孩子幼小的家庭。像我们这样双职工的家庭,哪有什么时间去跟邻居搞好关系?也就是在花园里忙碌园艺的时候才能看见邻居,隔着栅栏招招手就完事。  相似文献   

13.
书里的芦笋     
洪玲 《社区》2011,(24):61-61
住在城市的公寓,好像住在一个格子里。小小的屋子,厨房不只是我烹调煮食的地方,也是我读书写作的所在。  相似文献   

14.
《今日南国》2010,(5):58-59
住在悬崖峭壁上,怎么“住”呢?黄山、庐山、泰山……或许你都去过,都住过,但是你是住在悬崖峭壁上吗,显然不是。但在大明山,真的就是住在悬崖峭壁上,因为那里的奇绝之处,就是宾馆山庄建在悬崖边,宾馆的外形就是一座山,窗边屋边就是峭壁。  相似文献   

15.
在素描教室上课的时候,我看见两只黑色的大鸟从窗前飞掠而过。 我问学生那是什么,他们回答我说:“那不就是我们学校里的喜鹊吗?” 素描教室在美术馆的三楼,周围有好几棵高大的尤加利和木麻黄,茂密的枝叶里藏着很多鸟雀,那几只喜鹊也住在上面。  相似文献   

16.
SHMJ: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创作状态是什么样的? 杨贵玉:比较随意,总的来说很享受现在的状态,生活很单纯,大部分时间部是创作上。今年河北省组织农村面貌改造与提升工作组,画院派我参加这个工作组,在沧州的一个村里工作,大部分时间住在村子里,正好有时间和农村、农民接触,感受乡野气息,农村的质朴,体验生活,这对我将来的创作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大庆  丁振国 《老友》2011,(9):56-56
薛宝珠老人住在江苏东台市新桥小区44号楼603室,笔者前往采访时,曾怀疑地址是否有误,一个百岁老人怎么会住在没有电梯的6楼顶层呢?慎重起见,我们特意询问了周围邻居,得知薛老确实住在6楼。  相似文献   

18.
王永舟 《山西老年》2010,(10):16-17
朱德将好房留给老百姓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朱总司令有一段时间住在武乡王家峪落风坪下一座普通的农家院里。院子正面是坐北朝南三孔敞亮向阳的窑洞。朱德住在东房里。太行山里有句俗话":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  相似文献   

19.
王小衡 《社区》2011,(8):25-26
急性发热是65岁以上老人最常见的症状和就医原因,感染性疾病(如感冒、肺炎、某些急慢性传染病、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老年人在健康情况下保持36.2℃~37.3℃的正常恒定体温。如果测量腋下温度≥37.8℃,可视为发热(也叫发烧);体温≤38℃称为低热;38℃~  相似文献   

20.
明天去上学     
徐家成 《新少年》2011,(7):9-11
孙雨若,多么好听的名字啊!班里很多同学都羡慕。可她有点不明白:爸爸妈妈都是靠种地为生的山里农民,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给自己起了这么文雅的名字?后来,是住在老鹰沟村的奶奶告诉她,说是当年的一位“知青”在村里小学当老师,是他给起的名字,现在那位知青,早调到辽阳市里教书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