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两部前后有继承关系的影片为蓝本,分析了两个问题:第一,新旧《庐山恋》反映的爱情价值观对比:对于1980年版《庐山恋》大家褒大于贬,《庐山恋2010》大家贬大于褒。第二,新旧《庐山恋》反映的权力对爱情造成的影响:1980年版《庐山恋》是政治绑架了爱情,《庐山恋2010》则是物质诱惑了爱情。通过讨论影视旅游中的爱情主题,认为爱情主题需要跌宕起伏、高潮不断的情节。  相似文献   

2.
东晋以来,庐山逐渐成为文化昌盛之地。六朝庐山诗至今保存有20余首,这些诗歌的主题是佛学、神仙、隐逸三方面。慧远等人的庐山诗阐发了佛理的感悟,已有出色的山水景物描写;湛方生、鲍照等人的庐山诗有着神仙色彩,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陶渊明的诗歌展现了隐者的愉悦。六朝时期庐山主要是遁世诗风,又受到玄学影响。诗人们也刻意营造庐山与世独立的品格。  相似文献   

3.
庐山风景区的民间传说,在庐山的旅游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功能--提高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打造庐山形象及传承传统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庐山游记     
早闻庐山风景秀丽,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庐山,地处九江市南鄱阳湖畔。千百年来,庐山以其苍劲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闻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誉。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大汉阳峰高达1474米。宋代文豪苏东坡早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正是庐山地貌的显著特征。奇特的地貌再加上丰沛的雨量,促成了庐山云雾缭绕、气候宜人的特征,使庐山有了凉岛、避暑胜地的美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庐山的灵气吸引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建院,数不清的文化遗迹使庐山成了集政治、文化、宗教、旅游为一体的千古名…  相似文献   

5.
李腾空是唐中期庐山著名女冠,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较高的历史地位。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深入分析,作者发现她可能在天宝末年便从长安转赴庐山,直到贞元年间逝世前一直隐居匡庐。李腾空在庐山修道期间获得诗人李白和官员柳浑等人关注,死后通过柳浑的推荐获得以唐德宗为代表的官方赞许。李腾空为庐山留下的昭德观等道教遗迹成为后世览胜怀古、寻仙问道的圣地,同时由她身上引发的文学意象也为庐山增加了特殊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5月27日上午,专程前来参加《庐山恋》电影创作放映20周年纪念活动暨’98庐山新闻笔会的张瑜、郭凯敏和导演黄祖模等主创人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庐山花径、锦绣谷仙人洞、御碑亭和含鄱口,寻访《庐山恋》外景地和往日的情思,并十分投入地重演了《庐山恋》片断,赢得了许多游客、《庐山恋》爱好者和在场的中外记者的好评,将这次活动推向了高潮。 御碑亭前,耐心等待男主角 张瑜在众多影迷及数十名中外记者的簇拥下,来到御碑亭前寻觅旧踪。庐山仙人洞西北的锦绣峰上,人头攒动。站在亭前,张瑜脑海  相似文献   

7.
庐山云雾茶作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茶树长期生长在终年缭绕的庐山云雾之中而得名。笔者以三石梁茶场为例,从土壤管理、水肥管理、鲜叶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加工工艺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庐山云雾茶品质改良的养护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庐山毛泽东诗碑园建造竣工已数年了。她已成为庐山“世界文化景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均参观、瞻仰过她的丰采,留下了很高的评价。江泽民同志参观之后,还亲笔书写了毛主席《登庐山》一诗,题赠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庐山人民难以忘怀:197O年9月9日这一天,毛泽东在枯岭接见庐山群众时的情景。斯人已去,风范永存。这正是精神不朽的象征。为此,我们萌发了在庐山建造一座毛泽东诗词碑亭,以资永久纪念这位伟人的想法。199O年三月6日,庐山管理局党委首次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在庐山“新建小天池…  相似文献   

9.
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两次游庐山,一是三十六岁时经鄱阳湖至南康军游庐山南,二是五十八岁时过江州游庐山东林寺.两游庐山,创作诗歌近20首,为庐山文化在两宋时期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影视传媒来营销旅游地是当下旅游业与影视文化业的亲密互动,老电影《庐山恋》是先驱。庐山人毕必成倾情奉献《庐山恋》剧本,将美好的人性和美好的风景结合,成就了庐山的旅游事业。《庐山恋2010》以"庐山恋"为宣传重点,借助媒体造势,但和庐山旅游之间并没有很好的互动。庐山旅游需把握机遇,在传媒之间选择好的影视作品来展示自我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由西人控制的行政管理机构"牯岭委员会"策划、组织编著的庐山旅游著作《Historic Lushan:The Ku Ling Mountains》与同期出版的中国人编著的庐山旅游著作在叙述对象的选择、叙述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是一部展现庐山的西方叙事著作,也是西方文化侵入庐山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庐山不仅是一座地理概念的大山,它也高在典籍中,高在中国历史上。历史的庐山,政治的庐山,宗教的庐山,文学的庐山,建筑的庐山,名人的庐山,在岁月的沧桑里依然光彩照人。那曾经烛照过几千年时光隧道的庐山也依然在湿润朦胧的云雾中若隐若现。当年的苏轼,曾经为“不识庐山真面目”作出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今天,一个从小居住在庐山脚下、一如庐山的婉约  相似文献   

13.
庐山宗教文化在九江文化整体结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九江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庐山宗教文化的卓越建树,提高了九江·庐山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儒、释、道共处共荣,在九江·庐山的文化宝库中,留下了十分可贵的精神遗产--"和合"精神.教徒隐士亲和自然的生存方式、行为,启发和深化了九江·庐山文化中亲和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庐山社会是西方列强在中国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产物,是典型的植入型社会。近现代庐山系统的规划建设促成了庐山社会的生成与发展。早期庐山社会是出于避暑度假的共同需要而形成的以外国侨民为主的机械组合的西方社会,但中外居民结构变化和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发展使西方人在庐山社会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社会权利更迭与社会有机融合促进了庐山社会转型,使其最终演变为以中为主、中西杂糅的混合型社会。  相似文献   

15.
庐山别墅,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美学特征而言都是庐山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庐山别墅的美学价值是从实用价值逐渐发展而来,并最终形成了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庐山别墅的美学意蕴体现在其形式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以及形式中所体现出的当代审美观念的追求.从美学观点来看,只有到了当代,庐山别墅的形式与内容才真正实现了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发生在庐山东林寺的"虎溪三笑"故事,虽非真实,却在宋代被广泛流传,反映了三教合流的时代趋势,表达了人们期望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庐山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还体现了庐山佛儒道三教文化的发达。  相似文献   

17.
朱熹之于庐山的贡献,一是复兴了庐山儒学文化秩序,二是打造了白鹿洞书院作为南宋理学传播中心的学术平台,三是有力助推了庐山滨湖理学优势带的发育,最终抬高了庐山的文化层级,使之成为继武夷之后的另一座理学圣山.故庐山与鄱阳湖,不仅是山水的呼应,还是理学的交响.  相似文献   

18.
庐山没有专业研究队伍。要依靠对历史、对文化、对旅游、对宗教等有兴趣的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研究。庐山和九江地区的同志最大的有利条件是:了解庐山,熟悉庐山,便于调查研究。希望大家多采访口碑资料,这是庐山、九江同志的优势,应该发挥.为了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需要开展协作,由水平高的同志牵头,组织力量对某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她耸峙在九江市区南面。气吞壮阔的扬子江,影落浩渺的鄱阳湖,控大江与大湖交汇之处,东下直达宁、沪,西上可通汉、渝。庐山的自然风光以绚丽多姿著称,危峰秀峦,奇云诡雾,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盛夏如春凉爽宜人。庐山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从古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与庐山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以之为各种活动的场所,顺应各个不同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把庐山对象化的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庐山文化。所谓庐山文化,就是人们为庐山所吸引并与之发生对象化关系的结晶。简单说,就是在历史长河中沉积在庐山的文化蕴涵,也可说是以庐山为对象或载体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试论庐山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笔者从帝王文化、隐逸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园林建筑文化、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庐山文化的概念、范畴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