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加快产业发展是其核心内容,产业发展不仅是加快现代农业和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恰恰是经济发展问题、产业发展问题,具体表现为:产业单一、市场化水平低;集体经济严重匮乏;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滞后;劳动力转移问题。在研讨民族地区村镇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应以小城镇化为切入点,加快民族地区的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要发展民族教育,必须在民族地区大力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是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办学形式,它极大地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教育状况,整合了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让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3.
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实现民族进步,繁荣本地经济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尤其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紧密结合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批农村经济建设急需的本民族的中、初级适用人才,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以云南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研究代表,研究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一产业从业比重)对国民生产总值(即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正的作用,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降低1%,能增加云南国民生产总值304.4亿元,增加云南农民人均纯收入146.5元。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差距、农业机械总动力在0.01显著水平上负相关,且相关程度较高,而与城镇人口比重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呈正相关。云南城镇人口比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和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正好相反,全国城镇人口比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呈高度负相关,说明云南地区二三产业相对发展缓慢,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现代型转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职业生存发展呈现一系列的问题,根源在于现代性二元语境"先进"与"落后"之分下无法正确认识民族教育特殊性和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现实需求。超越现代性二元论语境,坚持多元现代化立场,认识民族教育的现代知识与民族文化整合功能,才能基于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特点与需求,探讨解决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职业生存发展困境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经济较落后地区,农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需要向二、三产业转移。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除受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外,还有其特有的制约因素:受教育程度及双语水平低;从事行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弱;城市融入性差;劳动力转移模式单一;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技能培训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等。因此,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加强几方面的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规范劳动力市场;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层次。  相似文献   

7.
<正> 加速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处境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农村教育的整体改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经济条件还比较落后,教育、文化基础薄弱,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发展民族职业技术教育,本文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8.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6,7(1):20-30, 98-99
利用人口普查数据,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几个代理指标,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的进展状况发现:第一,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与总人口比较,除平均预期寿命外,其余指标的实现程度离全面小康还比较远,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和城镇化,差距尤其大.第二,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建设族际间显著不平衡.第三,从各地区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看,经济发达地区少数民族主要以散居为主,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而集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低.因此,未来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重点也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政府支持的重点在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与升级,着力于加强非农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着力于加快传统农牧业的改造,可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着力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着力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乡域、县域经济一体化,夯实底部经济;着力于加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大中专教育,进一步少数民族劳动力的技能水平;着力于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是民族地区及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破解包括民族地区在内"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民族地区及全国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具有特点不尽相同的阶段性,困难点在农村社会,根本在于体制和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以人为本";对统筹民族地区城乡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城乡劳动就业与人口布局等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内蒙古自治区去年9月召开了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对支持民族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民族地区财政投入和金融支持,妥善解决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补偿问题,突出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的贫困问题,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落实《决定》精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结…  相似文献   

11.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以及经济不发达地区 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教育比较落后的特点,为帮助这些地区发展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文化素质,促进脱贫致富,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一类专门性学校。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以公办助学金为主,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学生享受助学金,有的还享受困难补助或减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全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食宿完全在学校,生源覆盖面广, 大都建在县城或乡镇以上地方,而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不完全在校食宿,招生范围相对而言也小…  相似文献   

12.
本报告利用民族地区省级宏观统计数据,从科学、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化、民族关系与居民主观感受等方面展现十二五时期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和进展,并对民族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如科教资源短缺、人力资本不足、城镇化水平低、人口红利面临消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加快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促进科学教育事业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对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推动西部大发展 ,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地区劳动力流动更为频繁。处在这一背景下的西部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部劳动力的结构、就业特点 ,希望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竞争能力 ,为保持西部地区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不能没有今天的教育发展做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和牧区,经济方式落后,生产  相似文献   

15.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湖南民族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根据目前湖南民族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当前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继续提高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效益,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内部增收能力;二是要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具体来讲,要着力在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围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加快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结构。从近期来看,调整优化民族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仍…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怎样修改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支持民族自治地区落实自治权。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重点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牧区建设、民族特需用品生产、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注意支持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的发展。促进西部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格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民族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应当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设计中进行规划。目前,民族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劳动力科学技术素质低下。据统计,湘西自治州一九八二年12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73万多人,占全州总人口的27.1%。全州农、林、牧、副、渔业的从业劳动者中,文肓、半文盲占40.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6.38%。由于农业劳动者素质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全州一九八七年农业产值增长1.5%,  相似文献   

18.
民族 经济发展县级经济,加快治穷致富步伐………………………………………………张青氏(1.5)青海环湖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陈玮(1.1 1)浅谈青海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桑杰(2.11)青海经济发展之思考………………………………………………………………梅进才(2.14)深化改革,加速我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沈渊、马文蔚(2.20)民族教育发展我省藏族职业技术教育管见…………………………………………………陈化育(1.18)少数民族地区乡镇…  相似文献   

19.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论析陈时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居地占全国面积约60%。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全国现代化的难点。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有赖于民族地区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则是发展该地区科技生产力的最有...  相似文献   

20.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293名幼儿女教师进行测查,探讨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其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在民族地区工作的幼儿教师在民族、城乡、年龄、学历以及职业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同时,对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