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庆华 《南都学坛》2005,25(3):93-96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的客体应是“国家的计划生育制度”;其客观要件是实施了非法进行节育手术而情节严重的行为;其主体法条规定限于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据此,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也可构成本罪;其主观要件则为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2.
韩国人口出生率在1962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快速下降,而出生性别比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迅速上升,出现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进入20世纪90年代,韩国政府采取综合措施治理性别比失衡,目前其人口出生性别比已经下降到正常水平。梳理和总结韩国调整人口性别比的治理经验,对中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未婚女研究生的理想生育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未婚女研究生生育观的调查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少,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她们的生育观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起到一定的社会导向作用,同时,她们的生育观并未成熟,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图从总结传统社会的生育观入手,结合目前我国社会主流生育观,分析未婚女研究生的生育观的特点和现状,形成的环境因素及其生育观变迁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探讨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的、健康的和积极向上的生育观念,探讨形成科学生育观的外部条件和机制,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并致力于带动整体生育观的改变,提供有益的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人工生育技术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的发展,使现代人工生育技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人工授精、试管婴儿、人造子宫、无性繁殖(克隆)等现代人工生育技术的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由此带来的价值冲突也使传统法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法律应从人类基本的道德原则出发,从更宽广的视角来审视生育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对人工生育的亲子关系、优生立法以及可能存在的民、刑法难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规范。一方面充分肯定人工生育技术对婚姻生育功能的弥补作用,另一方面应对人工生育技术的运用发挥引导和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多年来,各种产前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普及为选择性人工流产、引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在作用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诸因素中,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生育是其直接原因,它主要表现为一胎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二胎及以上出生性别比偏高。  相似文献   

6.
对耶稣降世的信仰是天主教用来判别信徒是否确立了基督信仰的一个标志.因此,理解耶稣的降世及其与天主的关系是信仰基督的逻辑起点.天主教会及其教义对此有"圣神(灵)感孕"说和"道成肉身"论两类解释.中国乡土文化中的感生神话、神灵转世传说及伦理观念,中国近代乡土社会的天主教民对耶稣降世教义的理解、接受与转化,折射出乡土教民信仰中的耶稣形象及其特色.  相似文献   

7.
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农村计划生育中的问题是一个因法制不健全而引起的农民不依法实行计划生育和政府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它阻碍了农村的法治进程.<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填补了我国专门的计划生育法律的空白,对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今后的工作中应严格依法办事,提高执法水平,加强法律监督,培植法律信仰,并实行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家逐渐放宽生育政策以应对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等问题,但政策的实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生育意愿作为生育行为的影响因素而备受重视。通过对国内自2010年以来有关生育意愿的文献回顾发现,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子女数近年来呈降低后趋于平稳的态势,意愿生育时间逐渐推迟,动机日渐多元化,部分子女性别偏好表现为儿女双全和无所谓的双峰态势。生育意愿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因素尤其重要。基于综述以期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展望未来,深入了解人们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9.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技术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多年来,各种产前胎儿性别鉴定技术的不断普及为选择性人工流产、引产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在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诸因素中,非法的胎儿性别鉴定及选择性生育是其直接原因,主要表现为一胎出生性别比基本正常、二胎及以上出生性别比偏高.  相似文献   

10.
感生受孕作为殷周民族始祖的降生方式,随着《诗经》的流传,成为了后世历代先王诞生的原型。无论是简狄吞鸟卵而生契,还是姜螈履巨人迹诞下后稷,都是无父感生受孕的结果。通过对《诗经》中感生神话的剖析,阐明了感生神话的演变,从而分析了神话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马克思、列宁等关于这一思想的论述,并就我国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原因、成就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牵动,分析传统势力的阻挠和论述其发展的迟缓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口老龄化进程,不仅要关注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还要探讨老年人口的特征变化。以老年人的传媒接触为例,通过对516名2010—2039年间将超过60岁的成人当前的传媒接触状况及对未来进入老年时的传媒接触主观预测进行问卷调查,将代群效应作为考察的基点,探究不同出生年代对传媒接触的影响,为认识与预测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与传媒的互动关系提供数据资料和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4.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pdate a system of annual indices of birth rates and to display trends in childbearing for Swedish women over the years since 1961. Our indices are produced by applying indirect standardization to register data. They enable us to decompose the overall fertility trends, as measured by the period TFR, into its birth-order specific components. Swedish fertility has shown strong fluctuations during our study period and these fluctuations have been particularly dramatic during recent years. A postponement of the age at first birth and a sudden shift to shorter birth interval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fertility trends. A peak in the level of childbear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resent decade has now been followed by a sharp drop in the propensity to give birth. This change in behaviour pertains to women of all parities.  相似文献   

15.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通商口岸和外贸态势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运动时期,外资在华势力快速膨胀,中国资本主义性基本产业开始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外贸易也随之发生了重大转变: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和原料需求的升级;中国新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初步兴起后对外国商品需求的增加。中外贸易状况由出超向入超转变,并成为此后中外贸易变化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中国学报发展史这个角度出发,指出了我国高校学报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站在理论前沿的意识,并论述了站在理论前沿的内涵和达到这一要求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混沌理论"的诞生,解决了现代物理理论研究中有关传统的确定性理论领域中的随机性现象和传统的随机性理论研究的确定性问题。从简单的数学游戏和单摆入手,解说了混沌运动的产生及主要特征,通过介绍"混沌理论"建立的史话,从更新、更简单的角度去理解"混沌理论",为"混沌理论"的普及起到了前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易》“乾坤生六子”之说是我国古代关于人类子代性别决定问题的一个理论模式.其核心观点认为,性别决定乃为乾坤合子(太极)在即时环境下的自我选择过程,生男生女取决于这个合子内部阴阳爻的传递方向,而子代个体的遗传特征及变异性则受制于爻位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因果性学说以及余应时对《红楼梦》两个世界的划分,无疑是解读《红楼梦》悲剧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最佳切点。根据自然与社会的因果性以及因果制约、互变原理,大观园理想世界的诞生有其原因,它诞生后又变成影响大观园内外世界的一种新的因素,但由于大观园理想世界中新的生命、新的思想和新的力量既脆弱,又不自觉,尚未形成合力,故最终本能冲决封建道统结构的质变线而归于失败,从而酿成大观园理想世界的毁灭,这也就是《红楼梦》悲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社会语言学在美英诞生40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阐述了作为交叉和边缘学科的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成长轨迹,与传统语言学的分歧。探讨了当代社会语言学内部的五个主要流派:语言社会学、社会方言学、语言社会心理学、言语交际民族文化学、互动社会语言学,指出它们的研究方向各有其侧重,最终共同构成当代社会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