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四大正式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我国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的重大突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市场经济的确定,必然对我国高等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内在运行机制。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市场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高等教育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也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又以它的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这个基础。高等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遵循市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著成于我国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历史的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正确地解决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重大问题,指引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重大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提法,就是一个崭新的纲领性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在突出改革的基础上强调革命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邓小平同志就强调要实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142页,以下只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和政治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坚决贯彻执行这个《决定》,必将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情况的经济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领导作用和工业对农业的主导作用,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观的十大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目前法律观中的陈旧部分,既有来自封建法律观的残余影响,而更主要的是我国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经济在上层建筑领域的必然反映。尽管在1993年3月召开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这并不是说我国已经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而是确立了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根本方针。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建立的。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全面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与此相适应,我国现存的法律观也应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巨大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进行相应的变革.高等教育必须要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等教育管理的关键环节,如何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保证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师资工作者要认真地探讨师资队伍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新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师资队伍在市场经济形势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苦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需要有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作出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而上层建筑适应其发展的过程,又必然是自身改革和为之服务的过程。对于党政机构来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7.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党和政府领导我国人民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实行改革,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广大群众在改革中创造的许多新鲜经验,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下,加以认真地总结,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搞好这项工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79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经济体制已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已做了一系列调整,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目前改革正在深化,力度也在加大。随着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政府统计(包括国家统计部门和政府其它职能部门的统计) 面临新的形势,其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以及体制都需要作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相似文献   

9.
确立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意味着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立起来.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巩固与否,不取决于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新形势下,要重视对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涉及的范围是广泛的。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了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例如,宏观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要比较协调,特别是总的供求关系要比较协调,市场不太紧张,国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机制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且必将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党风和廉政建设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任何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关系要变化,上层建筑要调整,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意识形态也要变革。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丰富了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现代化发展途径作出了不同的思考,其哲学基础首先在于毛泽东在现代化实践中没有一以贯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邓小平强调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途径.其次,毛泽东过分地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邓小平强调生产力在社会基本矛盾中起着最终决定作用,并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重要思想,从而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指导、舆论力量、价值观念、文化条件和社会环境,克服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和保守习气,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振奋起全国各族人民献身于现代化事业的巨大热情和创造精神。”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对今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的决策和部署,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理论上的大突破,思想上的大解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牵动到我国经济基础和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领域。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十大任务中,单列了一条要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文字虽然不多,但概括得非常好。对教育的地位、发展方针、改革任务等重大问题讲得非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国家和法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全部历史告诉我们,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实行阶级统治,一定要建立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法制就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强力工具。我们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是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国家与法的学说的指导下,在毛主席、党中央直接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打碎蒋介石为代表的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国家机器,彻底摧毁旧法制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我国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将会带来历史性的变化.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急需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以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担任高等院校领导工作的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改进作风,主动适应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带有突破性变化的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在经济基础方面,冲破了原有的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大锅饭”模式,代之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对经济基础的变革,势必相应地要求改革上层建筑.前几年对“政社合一”体制进行调整,实行  相似文献   

19.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继国有企业改革和党政机关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事业单位改革,一要从总体上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改革,二要创新事业单位内部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既要强调社会物质、文化基础的构建,更要注重上层建筑的引领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同步前进、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