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必须坚持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必须坚持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观。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文昌 《社科纵横》2010,25(5):154-156
任何社会都需要主导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能够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它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能够成为全体学生共同遵守的价值规范;是抽象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核心价值观与边缘价值观之间存在着辐射与聚合双向互动的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和教育,具体包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倡导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遵义会议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我们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可以端正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民族精神自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的框架中,除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理想信念的引导、正确荣辱观的要求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而弘扬时代精神是由人、为了人而提出并实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体现人民的主体性,才能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性质。志愿精神内涵的特质及其志愿精神的现实化,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价值的内涵。因此,充分发扬志愿精神,将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者行动的现实,体现了人民主体性原则,就是为了通过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得到最大限度的社会认同,并深植于最广大人民的心中。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实现国民认同的量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程度地转化为社会信仰的质的实现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新形势下,为了加强和增进社会共识,维护党执政的社会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在全党全社会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建设。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进一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在价值体系中,人始终处在中心地位,以人为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生长点.现代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点.以现代思维方式构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包客性、民族性和时代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纽带,把社会各阶层、群体、人民群众有机凝聚在一起,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做出了科学解答,为大学校园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大学生三观教育提供了范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目标指引,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道德氛围。  相似文献   

9.
胡兵  袁和静 《创新》2014,(2):32-34,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概括,如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作一个四面体,那么,其哲学内涵可以用"一个顶点"、"三个支点"和"四个面"来表述,其中,顶点是爱,支点是真、善、美,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地扬弃了人类社会的各种价值观,是人类有史以来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精神之魂。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既需要现实实践的探索,也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人民群众的认同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通俗化,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现代化建设之鲜活的指导作用,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自身的积累与升华,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马文保 《唐都学刊》2014,(5):100-1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解决与否、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成员共同价值取向的形成以及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确立科学地思考这一问题的向度,是探索如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具体的思考向度应是:时代实践-(发现)→时代问题-(揭示)→时代精神-(提炼)→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逻辑相关的过程,也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2.
借由带有强烈资本主义性的全球化,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西方强势文化渗透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优势,通过网络舆论开放性与自主性也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压力。社会转型期,社会失范及价值观念多元化、市场经济与历史引致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新的不安全因素。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就从根本上坚持了社会主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是应对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威胁与压力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丁祥艳 《创新》2012,6(5):28-32,126
社会思潮是民众评价活动的一种现实形式,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要以正确的权威评价来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权威评价,是形式上的自觉性和内容上的自觉性相统一的正确的权威评价,具备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所要求的品格,能够通过引领社会思潮有效促进社会整合,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和使命。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面临着把大学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成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把大学文化简单地等同于意识形态化这两大问题。大学文化是一个动态系统,主要包含相互关联的四个层面的文化,即国家文化、作为整体的大学组织文化、大学自身的特定文化和大学校园文化。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大学要切实履行自己的文化使命,就要坚持理想主义,进行理论创新,坚持文化综合创新,实施文化育人,服务好社会。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基础,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雷锋精神注重摄纳体现中华文化特质、顺应时代走势的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等优良精神质素,在不断调整充实丰富完善中发扬光大,在时代前沿上竖起一座令人敬仰的思想道德丰碑。雷锋精神不仅契合人类文明的共性,而且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不仅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而且顺应了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走势,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完美的结合体,呈现出巨大的时代价值和当下意义,对于笃化理想、提升信念具有引领性功能,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导向性作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统摄性效力。  相似文献   

17.
牛文浩 《创新》2012,6(1):13-15,126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以及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必须以创新为推动力,在理念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等全面创新的构架中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8.
陈德玺 《阅江学刊》2014,(5):92-100
现代国家治理是当前亟需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国家治理不能疏离于文化,必须彰显文化精神,体现民族价值情趣。“文化”介入国家治理能有效规避人治和法治的诸多弊端,需要在继承中激活传统文化基因,在创新中展布现代文化精神,在对接中开辟后现代文化路径,在引领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行政文化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相似文献   

19.
钱耕耘 《唐都学刊》2012,28(3):120-124
大学校园文化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注重培养和塑造大学精神,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与校园文化"两促进"机制,利用网络资源开拓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领域;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特点突出、个性鲜明的生态环境,以便更好地把文化强国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依据刘淇书记提出"人文北京"的具体语境,"人文北京"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这意味着政府在"以人为本"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和坚持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现阶段即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教化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