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元5世纪末~7世纪初,标准阿拉伯语(简称阿拉伯语)原是阿拉伯半岛上阿拉伯人的“通语”.伊斯兰教产生后,半岛各部落统一成一个民族,阿拉伯通语通过《古兰经》的成书及书面加工,成为阿拉伯民族语.此后,阿拉伯语随着阿拉伯民族疆域的扩大,逐渐成为区域性的民族语和世界性的伊斯兰教中介语.本文主要探讨中世纪阿拉伯语在西亚、北非的  相似文献   

2.
新书预告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虞晓贞副教授编写的《阿拉伯语听力教程》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基础听力课本,适合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二、三年级本科生,也适合阿拉伯语自学者使用.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语对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语言。尽管从东亚中心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畔直至大西洋沿岸的北非阿拉伯马格里布国家有着各自国家的不同方言,然而,阿拉伯语仍被认为是统一的民族语言,是跨越地区跨越国界相互了解、沟通思想的语言工具。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有着悠久的种族、亲缘、近邻的关系,但是,阿拉伯国家直至伊斯兰宗教的兴起才开始有了共同的历史、团结的民族和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之所以能传播的一个历史解释是宗教缘故,这并不表示阿拉伯语自身不能生存。阿拉伯语不仅能作为宗教语言存在,而且给了操各种语言的穆斯林一个共同生活的语言环境。 阿拉伯文字是文明的财富,是修辞学的一大奇迹。集信仰、思想、文学、宗教于一书的《古兰经》是用阿拉伯文字写成的最伟大的阿拉伯语著作。无疑,我们会坚定不移地维护它,如同所有的文明民族、天神教教徒维护他们的经典著作和宗教语言一样。哈里发麦蒙曾清楚地说道:“如果那些外国的国王们向我们炫耀他们的经典著作和宗教语言时,我们就应该自地向他们展示无处没有、无时不在、人人会读、  相似文献   

4.
会议通讯     
阿拉伯语教材编审组和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1987年年会,于1987年11月23日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联席召开.于1987年11月28日圆满结束. 参加这次年会的正式代表共16人,他们分别是阿拉伯语教材编审组成员、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和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组成员及部分学术论文的作者.  相似文献   

5.
《穆斯林会话》供我国自学阿拉伯语的穆斯林青年使用,也可供阿语翻译工作者参考。近几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人民与阿拉伯各国人民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从而在我国穆斯林青年中掀起一股“阿拉伯语热”,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组和高年级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组合编的<高等学校阿拉伯教学大纲>已于2000年1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现将其中的<〈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研订说明>部分刊出,以供开设阿拉伯语专业教学的院校师生遵照贯彻.  相似文献   

7.
属于闪含语系的阿拉伯语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如何讲授阿拉伯语,才能使我国学生在被汉语包围的环境中学到地道的阿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笔者从长期从事教学实践,深感要搞好基础阶段的阿语教学并非易事,有五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根据阿拉伯语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安排教学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人长期使用过程中,在各地区方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统一的、规范的语言,是闪含语系中产生较晚而发展最快、传播最广的一种语言。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而这些特点和规律对中国学生来说,正是学习的难点。 在语音方面,阿拉伯语字母发音部位之广、音素之多是其它语言所不及的:从双唇开始,经齿、舌、喉等直到声门共有18个发音部位。每个字母除本音(静音)之外,在与元音符号和鼻音符号相拼时形成11个音素:3个短音,3个长音,2个软音和3个字母的总音素为336个,其中齿间音、舌尖顶音、舌面后音、小舌音、上喉壁音和喉音等14个字母的168个音素在汉语里是没有的,成为中国学生的第一个语音难关,而阿语特有的叠音,音、形不一,冠词的不同读法,海姆宰的必读与略读,两个静符相遇时的各种读法以及语句的停顿读法等又增加了学生在朗读和会话方面的一系列困难。 在词汇方面,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语的数字是阿拉伯语的一个特色,也是阿拉伯语学习的一个难点.阿拉伯语数字分为:基数词、序数词两种.根据函授教程的教学、函授生的练习作业和考试答卷的反馈情况,下面仅对阿拉伯语数字基数词个位数(一~十)与被数名词的构成规则作简单的讲解.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运动之后,西方对非基督教世界的文化更加重视。其中,对阿拉伯文化的研究也有较大的发展。当时欧洲一些主要城市的学者迫切需要学习、了解阿拉伯文学,为了更确切地翻译阿拉伯文学作品,研究阿拉伯语语法随之变力非常必要的课题了。本文主要介绍17世纪到19世纪末欧洲一些阿拉伯语语法著作,并作一些评述。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审定会,已于1990年9月22日~28日在浙江杭州大学顺利举行。参加《大纲》市定会的专家教授、副教授共10人,他们分别是高校阿拉伯语教材编审组组长及成员,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研究会正副会长与理事代表,  相似文献   

11.
1984年上半年,阿拉伯广播联合会就广播、电视使用标准阿拉伯语和方言的情况,对十二家阿拉伯电视台和二十四家电台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十二家阿拉伯电视台播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阿拉伯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经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阿拉伯语教材编审组审定通过,获国家教委批准。现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制订经过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高校阿拉伯语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各自制订过教学大纲。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和加强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国高校阿拉伯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需要制订一份全国统一的阿拉伯语基础阶段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语传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经济、宗教、语言等各方面分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从弱势向强势转化的过程及其对阿拉伯语传播的作用;探索了阿拉伯民族与被征服民族的历史渊源、阿拉伯语与闪含语系及其他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对传播阿拉伯语的影响.同时还通过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特别是满族入主中原后被汉文化同化的比较,进一步剖析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广为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巴格达基础     
应读者的要求,我们决定从本期起,开辟“阿拉伯语学习”专栏,对阿语的语音、语法作些研究、探讨,并适当介绍一些国外的阿语教材。《巴格达基础》是巴基斯坦编印的一份阿拉伯语语音教材,它按字母顺序,从单音、鼻音、长音、叠音、软音的发音,逐步过渡到简单的词和课文,其中有长音与软音的比较,连读练习,对于初学阿拉伯语的人比较适用,故在本期中给予介绍。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语专业作为小语种在国内高校开设时间较早,但对阿拉伯语教育教学以及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不多,阿拉伯语实践教学在大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方面的论文非常少,阿拉伯语教学尚在初级探索阶段。阿拉伯语,作为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语言,如何学好阿拉伯语,如何讲好阿拉伯语,如何更好地理解语言背后的知识,如何将实践教学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外语学院及阿拉伯语教学方面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这将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以及实际价值。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研究该课程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6.
阿拉伯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是阿拉伯人的民族语,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和国际通用语言之一.阿拉伯语源远流长,对阿拉伯语的探流寻源是现代阿拉伯语言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研究一种语言的历史渊源和重建原始形态是进一步“对所研究的语言的全貌,对它所从属的语言类型有所认识”所不可缺的,是“为了比较容易地描绘许多共时的和历时的一般事实”①.“了解这些情况,研究以后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欧洲国家对阿拉伯语言、文化的教学研究十分重视,许多大学设有阿拉伯语专业和研究所。有些国家在中、小学里也教授阿拉伯语。为了发展阿拉伯语教学,几年前,意大利威尼斯城召开过题为“欧洲共同合作普及阿拉伯语言、  相似文献   

18.
以色列人口约500万,其中犹太人400万左右,非犹太人大多是阿拉伯人,约85万,占以人口总数的18.3%,统称为“以色列阿拉伯人”,绝大多数讲阿拉伯语.他们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和历史,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耶路撒冷、内盖夫、那撒勒、加利利,哈代拉和佩塔提克瓦,少数人住在海法、阿卡、卢德、拉马勒和雅法等城市.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语,通用于西亚、北非22个国家。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促使中国的很多高校陆续都开设了阿拉伯语专业。阿拉伯语,是世界语言中比较复杂的一种文字,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学习,无论是发音部位、发音符号、还是书写,都是和以往我们接触到的其他语言差异很大的。因此,对初级阶段的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将从语言本身特性、教师素质两个方面来浅谈几点阿拉伯语初级阶段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语是联合国大会6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21个阿拉伯国家的官方语言。目前世界上有近2亿人使用阿语,而在宗教仪式上使用阿语的人数则超过6亿。阿拉伯国家除了位于东非海岸的吉布提外,均在钱币上使用阿拉伯语。吉布提在很长一段时期属于法国殖民地(1967年以前称法属索马里),所以在它的硬币上只使用法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