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回到家中时,正在看电视新闻和谈论报纸内容、聊天的妻子、女儿们有时会问这问那,情绪激昂:爸爸,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那个人……你怎样看待……我只好相当不客气地制止他们:“别问了,我在家里不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学生,也是《领导文萃》的一名忠实读者,现在就读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新闻系。从高一年开始,我便与《领导文萃》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爸爸是漳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的一名干部,当时,他正准备参加中层领导职务的面试。经人事局的姑姑推荐,爸爸从她那里借来了从1998年到2000年的二十多本的《领导文萃》。我就是  相似文献   

3.
一、“爸爸教我学游泳”还是“我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
  教学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以激起他们对暑假生活的回忆,激发口语交际的欲望。当观察到第三幅图的时候,有学生说:“这幅图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在游泳池教我学游泳。”有孩子说:“在暑假里,叔叔带我去游泳。”我正准备指导学生观察下一幅图时,一个孩子把手举得高高的,好像有非常急的问题要问。我叫了他的名字,他说:“这幅图还可以想象成‘我在游泳时不小心落水了,工作人员在救我。’”我心里很不以为然,心想:这幅图不是明摆着“爸爸在教我学游泳”吗?可是为了不打击这个学生的求异思维,又能够让他正确理解图画,我马上问全班同学:“可以这样想像吗?”立马有人举手持反对意见。  相似文献   

4.
先父生前曾是浙江某县任职多年的文教局长。他是南下工农干部,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许多老教师对他不乏好感。他已过世好几年,但本地教育系统的一些老同志如今遇到我时,仍会说:“你爸爸记性真好,全县这么多教师,他都能叫得出名字。真是个平易近人的好人。”先父生前曾对我说过,他当局长时,对每年大学毕业分配来的教师。  相似文献   

5.
1.当我花多一点时间——我是迟钝:当我上司花多一点时间——他是谨慎。2.当我不想做事——我是懒惰:当我上司不想做事——他是太忙。  相似文献   

6.
"凡老师,我的孩子要转到你教的班上来."他说了很多好听的话,接着就毫不掩饰地介绍起他的孩子来:"他是有点顽皮.上小学时,经常被老师叫去,每每老师教育他时,我也在一旁接受再教育,我都不好意思见他的老师了,多次说服教育无效后,我就将他捆着打,他被打痛了,我也打累了.  相似文献   

7.
富勒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改变自己的强烈欲望,你是否有做富人祖先的雄心大志 美国人约翰·富勒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我.富勒家中有7个兄弟姐妹,他从5岁开始工作,9岁时就会赶骡子.他母亲经常和儿子谈到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你爸爸从未有过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相似文献   

8.
《经营管理者》2007,(8):103-103
<正>60年代63年,我17岁。爸爸离开村庄时,把他最宝贵的两本集邮册送给了我。一本中国的,一本外国的。那时,觉得自己一下就变成了天下最富  相似文献   

9.
二十分钟     
11岁那年的一天,我和爸爸照例出门去散步.经过北区河畔殡仪馆门口的时候,爸爸突然停住脚步,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几点了?”我看了看表,告诉他是10点25分。然后爸爸问我看到了什么。“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我回答,“一群人——大概,150个左右,正排队进殡仪馆。”“嗯,眼力不错。”爸爸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他提起别的话题,跟我讨论起体育新闻来。说了快半小时,我发现他还没有离开殡仪馆的意思,就问:“我们要不要继续散步?”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前,在我的绘画班上,有个很有才气的小男生,因为愈画愈有兴趣,所以立志将来要作艺术家。 有一天,他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将来要进美术系……” 啪!话还没说完,他爸爸就赏他一记耳光:“你要饿死!”  相似文献   

11.
我与毛泽东     
我见过一次毛泽东,而且握了手。握手时,他的手实在太柔软了,我的内心很是一惊。因为革命家的手持枪握镐,想必是粗糙的。而我却觉得他的手很软和,像是被他的手掌包住了似的。有一种叫棉花糖的糖果,很软很轻,放在嘴里一块,不用嚼就化了。我握着毛泽东  相似文献   

12.
熊钢 《领导文萃》2006,(7):52-56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总理笑笑说:“怎么,你们不认识?”张治中这才回过神来,说:“认识,认识。想不到熊老弟也起义了。”总理说:“他不是起义,是归队。”然后介绍了父亲的潜伏经历。父亲说张治中当天晚上就给蒋介石写了封信,大意是:…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我逐渐变得不说话了。在政府办我与另一个当秘书的同事被人家用三个字概括,他是说不死,我是死不说。  相似文献   

14.
我从1925年到1931年在天津日本租界生活。 在一天夜间.在我岳父荣源和张作霖的亲信——阎泽溥的介绍下,我曾到天津“曹家花园”去见张作霖。张当即走出房门来迎接我。当他走近我的时候.没成想他居然跪在地上向我大磕其头。进人屋内以后,曾和他谈了半天话。他不但对我当时的生活很表示关心的样子.并且还对于冯玉祥的令我出宫、  相似文献   

15.
向志武 《当代秘书》2001,(7):36-36,43
记得小时候,一个大年三十的晚上,在故乡的火塘边,爷爷和蔼地问他的五个孙子,长大了干什么,作为长孙,我想了一想便说:今后我要当警察。或许那时候是因为电影里的警察形象深深激励着我。  相似文献   

16.
我的成熟论     
<正>我当局长特善用"成熟"与否来评价、使用下属。成熟既可以成为表扬和肯定一个下属的理由,也可以成为否定和排挤别人的借口。比如,某个下属很懂得路数,深得我的喜欢和欣赏,我就有了提拔他的强烈愿望,在  相似文献   

17.
我爸爸,一位牧师,开始担任新一任牧师职务。他猛地想起前任牧师种下的鳞茎成了问题。因为孩子们到附近学校上学都要横穿他的地块,并且折断刚刚开出的花。一天早晨,爸爸站在花园中,孩子们正向学校走。有一个小男孩走近他,问道:“我能折枝花吗?”  相似文献   

18.
小幽默5则     
《领导文萃》2013,(12):94-94
家长会读小学的儿子说:妈妈,老师让你明天去开家长会。妈妈:让你爸去。儿子:不行,老师说爸爸也是他教的,不想再说他了,一定要你去!打呼噜大学时的一个室友打呼噜特别响,有天早晨他忽然问我们:"我昨晚是不是又打呼噜了?"我下铺那哥们说:"你打没打呼噜我们不知道,反正楼道里的声控灯亮了一宿。"  相似文献   

19.
傅小平 《决策》2010,(2):24-25
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我逐渐变得不说话了。在政府办我与另一个当秘书的同事被人家用三个字概括,他是“说不死”,我是“死不说”。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工作中,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特别是单位一把手,都能够尽职尽责,敢作敢为,争创一流的业绩。但相比之下,也不乏个别单位的一把手,一天到晚手忙脚乱,一年到头山河依旧,当上级检查排名靠后、问题成堆、查找原因时,他脱口而出的就是四个字——我不知道。经了解归纳,领导说我不知道的情况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