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15世纪上半叶又掀起了一次寺庙修建活动的小高潮.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寺庙,后世最著名的有四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它们也被合称为"西藏四大寺".本文选择了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来作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两座寺庙修建于同一时期,都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者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具有相似的宗教历史背景;其次,两座寺庙修建的地点分别位于前、后藏的中心——拉萨和日喀则,具有不同的地域背景;第三,两座寺庙具有相似的政治背景,作为西藏宗教政治双重领袖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锡寺,分别是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这一点也是与甘丹寺、色拉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随着格鲁派的建立,15世纪上半叶又掀起了一次寺庙修建活动的小高潮。宗喀巴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先后在拉萨、日喀则等地建立了一系列的寺庙,后世最著名的有四座——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和扎什伦布寺,它们也被合称为"西藏四大寺"。本文选择了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来作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两座寺庙修建于同一时期,都是在15世纪上半叶,创建者也都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具有相似的宗教历史背景;其次,两座寺庙修建的地点分别位于前、后藏的中心——拉萨和日喀则,具有不同的地域背景;第三,两座寺庙具有相似的政治背景,作为西藏宗教政治双重领袖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都有自己固定的驻锡寺,分别是哲蚌寺和扎什伦布寺,这一点也是与甘丹寺、色拉寺不同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日喀则,中国通向南亚次大陆最大的开放口岸樟木口岸在日喀则,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帕拉庄园在日喀则……著名的藏传佛教寺庙扎什伦布寺,也在日喀则。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扎什伦布寺坐落于日喀则市城区西边的尼玛山南坡,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名寺之一,也是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谈到扎什伦布寺的发展历史,离不开两个重要人物——根敦珠巴、罗桑却吉坚赞。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我是穿着袈裟的买卖人,也有人说我是作生意的喇嘛。乍一听,似乎我一身兼有两种形象,而且是相互有点儿矛盾的两种形象,因为我是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喇嘛,又是该寺开办的企业——西藏刚坚发展总公司的经理。我自己的看法:说形象嘛,既是两种,也是一种;既矛盾,又不矛盾。总而言之,我还是我——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同样,寺庙也还  相似文献   

5.
郑洲  马杰华 《民族学刊》2013,4(3):70-76,116-118
拉萨市作为全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城市,紧密结合西藏特殊区情与拉萨特殊市情,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为重要突破口,开启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本文以拉萨市辖区内各类寺庙为研究对象,初步分析了拉萨市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的具体实践及取得的初步成效;然后,结合拉萨市当前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实际,重点分析了政府在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最后,就拉萨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初步提出了几点改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1987年参加四川藏传佛教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以来,藏传佛教寺庙经济活动一直是我关心的问题之一。200O年4月,我有机会前往四川巴塘,对远近闻名的康宁寺的寺庙经济活动的调查,即成为我此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凤全事件”发生后,清廷派四川提督马维骐和建昌道赵尔车率兵剿办,烧毁寺庙,擒杀堪布八角,没收寺庙一切财产。其时,包昂武活佛正在西藏,得以幸免于难。民国十一年(1922  相似文献   

7.
<正>湘西自治州自2008年开始实施首批双语文教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0年8月,在第一批试点的成功基础上,湘西州又开始实施第二批双语文教学试点办班计划。至  相似文献   

8.
夹山悟禅     
前不久,我去了一趟满身禅味的夹山。 一走进夹山灵泉禅院,便发现这禅院与我曾经到过的一些寺庙大体相同,不外乎红墙金瓦、雕梁画栋,不外乎经声琅琅、烛烟袅袅。但也有不同之处,一般的寺庙都建在一山之顶,譬如五台山的菩萨顶,张家界的宝峰山都把寺庙修在山顶以“笑傲群山”。然  相似文献   

9.
强巴佛铜像     
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供奉的强巴佛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镀金铜佛像。扎什伦布寺是四世以后历代班禅的驻锡地。扎什伦布,藏语为“吉祥德勒”。扎什伦布寺的强巴佛殿高30  相似文献   

10.
湘西自治州自2008年开始实施首批双语文教学试点工作以来,目前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0年8月,在第一批试点的成功基础上,湘西州又开始实施第二批双语文教学试点办班计划.至此,湘西州在5县市开展"双语教学"办班数量已达60个班,学生达3276人,成绩喜人,为抢救、保护、传承土家语和苗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培养"双语"人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西藏近代医学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近代医学教育,是社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产物。在藏医学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三种医学教育形式:一是藏医萌芽时期“口耳相传”的形式,二是早期医家“师徒、父子相传”的形式,三是以寺庙为中心的医学教育。“口耳相传”的形式比较原始,我们只能从历史的角度来评价它的意义了.“祖传师授”;虽然至今仍是一种常见的传统医学教育的重要形式,但毕竟有许多的局限,只能作为发展医学教育的一种补充手段而保存  相似文献   

12.
扎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是班禅大师驻锡之地,可与拉萨的布达拉宫相媲美。扎什布寺,座落在日喀则城西的尼玛东山尾,背之山形如大象奔跑。寺庙距市区约四里。远望寺院,依山面筑,宫殿重叠,毗连错落,雄伟壮观。总面积近三十万平方米。其主殿大经堂可容纳二千多人在此念经,是该寺最早的建筑,历时十二年才建成的。大殿左侧是大佛堂,叫强康(弥勒佛堂);右侧是度母佛堂。大殿旁还有一座在其他寺院没见过的佛堂——“汉佛堂”(甲纳拉康)。强康高三十米,共七层,建筑面积八百六十多平方米。殿内大铜佛高二十六米半,其尊座便有三  相似文献   

13.
桑德 《中国藏学》2007,(1):68-71
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是随着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学经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作为藏族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为藏族人民培养出了不少优秀人才,推动了藏传佛教的发展。目前,完善和规范扎什伦布寺的学经制度,是培养新时期佛学人才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陈德恒 《民族论坛》2003,(12):60-61
近几年来,农村进行费改税的试点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取得了稳定农业、减轻农民负担的显著效果,但也有不完善之处,要想真正解决农村乱收费现象,还必须在进一步改革财政、税收体制上下功夫,本文试就统一城乡税制问题做一些探讨。一、农村费税改革的成效和出现的问题目前试点上的费税改革方式有三种:一是“税费合一”,即将目前的农业税和村提留及乡统筹费合并为统一的税,按合理的税率,向农民一并征收。二是将目前对农民收取的村提留和乡统筹费改为“农村公益事业税”,作为地方税种纳入乡级财政的预算管理,现行的农业税继续保留并不断完善。三是…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大多难以对社区和农村的寺庙进行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其根本症结在于对寺庙社区角色的认定.本文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诸寺为例,以功能主义视角,总结当代受到现代化冲击的农村城市社区中的寺庙,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民俗传承以及社区层面上公共活动空间两大功能上是怎样起作用的,继而对现代社区中的寺庙进行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为参加“西部人文资源论坛” ,我们曾组织博士生对甘宁青三省区文化资源保护现状的现场进行了一次考察。这次考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1.国家《文物保护法》已出台实施 ;2 .文化部、财政部已联合发出通知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已进入整体实施阶段 ;3.保护工程第 1、2批试点确定 ,包括甘宁青三省区已经都有专业性试点 (宁夏为民间歌舞“回族踏脚”)分别进入名单 ;4 .出于“申遗”热、争取“试点”热等活动 ,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 ,已形成文化等各界的热点。这次考察于 2 0 0 4年5月至 6月中旬进行。本文是对宁夏地区考察…  相似文献   

17.
解放前,我是一个啥也不懂的贫苦喇嘛,现在,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拉萨汽车公司的一级驾驶员。我常想: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汉族弟兄的无私帮助,我是不会有今天的。一九五一年我十五岁的时候,人民解放军来到了昌都。这时,我正在寺庙里当差,生活很苦,就逃出来找解放军。反动农奴主听到后就百般阻拦,说:“汉人要打藏人。”“吃大米的和吃糌粑的不能坐到一个卡垫上”,想用这些造谣诬蔑来恐吓人。可我什  相似文献   

18.
一、苦难中的期盼我叫次仁拉姆,今年83岁.1926年,我出生在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宗桑昂曲林地方的一户农奴家里.我的父母是“拉章强佐”家的农奴,从出生开始我也成了主人的农奴.我们一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悲惨生活.那时,一家人如果有半包清茶就着粗糙的糌粑吃,就觉得很幸福.我6岁那年,被派到“拉章强佐”德庆家里当保姆.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存世的历史时期绘制的扎什伦布寺全图并不多见,除了扎什伦布寺珍藏的两幅五世班禅和七世班禅时期的扎什伦布寺唐卡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一幅八世班禅时期的《扎什伦布寺全图》。根据画面内容可初步判断:该图描绘的是19世纪中期八世班禅时期的扎什伦布寺全貌,唐卡式样、写实风格,与存世的扎什伦布寺藏七世班禅时期的勉塘派绘画唐卡——扎什伦布寺全图高度相似。绘制者应该是西藏画师,制作或出自扎什吉彩。西藏唐卡的绘制者一般不署名字,其流传途径可能是西藏班禅年班、民间朝圣、官员携归、宫廷流出等官方或民间渠道。  相似文献   

20.
盐井地处藏滇川交界地,腊翁寺是盐井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腊翁寺事件,史称“腊翁寺之乱”,现今有必要分析这桩事件的起因。纵观历史,藏滇川划界不明与腊翁寺的特殊地理方位,以及设立盐厘局与“该寺不应”是发生腊翁寺事件的起因之一,而天主教传入盐井、招收信徒、修建教堂、强占土地是发生这一事件的根本原因。从该事件的原因分析中给我们的启迪是,依法管理寺庙、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宣传“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反对分裂、维护稳定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