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亲的背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鱼尾纹爬上了母亲的眼角;也不知从何时起。母亲的双鬓被岁月的风霜染成了白色。我猛然意识到,母亲早已不再年轻。  相似文献   

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不看报了。我曾经自豪地跟人说,读报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过时得让人不齿。  相似文献   

3.
一脚刹车     
我站在马路中间的斑马线上,焦急地望着马路对面的学校大门。学校仿佛正在向我招手,而我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马路对面。这是一条很宽很宽的大马路,也是我每天上学必须要过的横路。面对着眼前风驰电  相似文献   

4.
言论     
《国际公关》2010,(1):10-11
今天我们还看不看报纸?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不看报了。我曾经自豪地跟人说,读报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过时得让人不齿。  相似文献   

5.
四个1就像两对情侣,没有交集地走过去。所以,光棍节应该被推翻,应该叫情侣节才是正确的。蠢驴,为什么只把我当哥们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苏青扬对于蓝小朵说的每一句话都会产生反驳和质疑。比如,上微积分的时候,蓝小朵小声地说,希望我将来的爱情是Y而不是X。苏青扬就拍拍她的肩  相似文献   

6.
欢乐     
初绽的生命之花在寂寞的囹圄中憔悴,青春偷偷地飞去,留下的痕迹是伤悲。从无知觉的诞生之日到温柔的青年时期,我始终不知快乐为何物,苦闷的心里也没有幸福。我站在生活的门坎上焦急地向远处眺望:我想:“欢乐就在那里!”可我追逐的原来是影子。青春的爱情初萌,化为温柔可爱的美人,她展开金色的翅膀在我的前面飞翔。我追……但是遥远的目标,可爱的目标,我却追不到!……幸福的短暂时刻驾着欢乐的翅膀,什么时候才能飞到我的头上?什么时候朦胧的青春之灯才能燃烧起来,放出光明?什么时候我的人生道路上的女伴才能以微笑照亮我阴暗的路程?欢乐@普希…  相似文献   

7.
母亲这个字眼是多么美好啊!她包含着温暖、亲切与奉献。每当想起母亲,便想起我小时候她替我上学的情景……那还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不知什么缘故,我讨厌读书了。母亲看出我的想法后,给我讲人不能不读书,没有知识将来就没有出路,成不了国家有用之人。尽管母亲一再开导我,我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仍然我行我素——逃学,背着书包上山割猪草,因为那  相似文献   

8.
我的母亲姓胡,1925年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家中排行最小,俊俏美丽,取名胡美葵。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省略了她名字中的"美"字,直呼"胡葵"。从豆蔻到耄耋,母亲从不在乎名字里有没有"美"字,却矢志不渝地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八十岁学书法母亲和父亲属于盲婚哑嫁,幸而一生恩爱。其实,母亲本要嫁给  相似文献   

9.
“你住东城东,我住西城西,谈个恋爱找地方,两点一线取中点……咱恋爱的场所就定在了,那个天安门广场呐。”正如歌谣所唱的,当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学校园里就流传起了这么一句话:“谈恋爱就去天安门广场,要分手就去紫竹院公园。”  相似文献   

10.
大声读书     
马亚伟 《社区》2022,(8):63-6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有了一个习惯,就是看书看到精彩处,总喜欢读出声来。最开始的时候,我是轻轻地吟哦。比如,看到李煜的词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我会顿挫有致地读出来。那是一种吟唱,有曲调,有韵律,仿佛通过这样的朗读就能把词句所表现的意境再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寒梅 《可乐》2008,(2):10-11
有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走到我面前,都是笑容满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洞悉了我的全部喜好,还有小小的、羞于对人提及的梦想,甚至我喜欢的男生……他们是我清纯纯岁月里的牵挂和想念,活在记忆里,就很完美。  相似文献   

12.
懒猫 《新天地》2012,(12):32-33
一不知不觉间我们的婚姻已经迈进了结婚20周年的瓷婚期。瓷婚,顾名思义,就是夫妻感情被经久岁月打磨出如瓷的色泽,却也是需要小心珍惜的阶段。进入瓷婚以后,我们的日子就像一潭死水。外表波澜不惊内质却又一点点被庸常的日子不留痕迹地蒸发掉了。女儿上了大学,父母亲归了尘土。我和他就像撒了气的轮胎,一下子没有鼓胀的精气神了。下了班,我更多的时间沉湎于书本之中,他不知什么时候爱上了街边麻  相似文献   

13.
看,放学了,爸爸早早地等在校门口,来接他的宝贝女儿回家了;听,“梦梦,爸爸来接你!”爸爸那洪亮的嗓音已经“响彻”校园的角角落落。从小到大,都是爸爸接我。什么时候,我也能接爸爸一回呢?心里一直这么想着。终于,机会来了……那天下午,我老老实实地做着功课——看课外书,那是爸爸临出门特别交代的,说可以让我开阔眼界。“父”令如山,我哪敢有半点疏忽。不知什么时候,听见窗外淅淅沥沥的响声,怎么刚才好好的,什么时候下起雨来了?打开窗户,风包着雨迎面扑来。好冷啊!想开窗探个究竟的我忙不迭地关上窗户。回到书桌前,却再也没心思看书了——爸…  相似文献   

14.
蒋丰 《社区》2010,(36):59-59
"结婚买房,倾家荡产",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社会开始流行起这样一句话。我猜想,这句话里面应该是既含有现实"高费用"的成分,也含有父母辈把自己的人生与孩子的人生进行对比之后发出的"欢快的悲鸣"。那么,这种现象在日本是否存在呢?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13,(18):F0003-F0003
不知从什么时候有的冷饮店,更想不起是什么时候,那些。卖冰棍的老太太”从街头消失了。但那木制的小车、厚厚的梅被,甚至装冰棍的保温桶都让我们念念不忘。记得.那时的我还着实对那盖冰棍的厚厚棉被纳闷了一阵:为什么冰棍会被放在那里面.不会化掉吗?直到上中学学过物理后才明白其中。保温隔热一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泥”语     
"泥"能说话,是不是很不可思议,不可理解?但我却觉得是那么的理所当然。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对泥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总能听见它调皮的声音在我耳边萦绕。人的感情很奇怪,有时候我也相信有些事情是有宿命的。我出生在江西乐平,自小就对景德镇的陶瓷耳熟能详,一直就觉得陶瓷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类神奇的艺术品。这"泥"经过13...  相似文献   

17.
这些年,我对哥越来越不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感觉他成了一个自私的人,或者,他原本就是,好像这个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是重要的他对母亲的态度常常让我想要愤怒他的家,离母亲家十几分钟的路程,一年到头却很少回来看望母亲,平时电话也不打一个,如果打电话或者回家,要么是过节,要么就是有什么事情,而他的事情,大多和钱有关  相似文献   

18.
詹伟明 《百姓生活》2011,(11):16-1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每天,我们的脚步匆促而忙乱,连眼神都变成了匆匆一瞥。大自然创造了异彩纷呈的世界,是让人来亲近的。让眼神慢下来,欣赏啊!  相似文献   

19.
岳冰  天抒 《新少年》2014,(9):4-5
1.这次考试的时候,小月就坐在我前面。2.小月是我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平时考试我们总是互相争第一名的位置。3.我答卷的时候就发现小月的举动有点不对劲儿,她经常写着写着,就打开文具盒看上一眼。文具盒里到底有什么呢?4.我留意起小月,她看文具盒的时候,我也停下笔,试图观察她究竟在看什么。  相似文献   

20.
不知什么时候起情人节就时髦起来了。青年人对紧挨着的元宵节轻描淡写,对情人节却热情倍增。撇开崇洋媚外的因素不谈,想想情人节的热闹也自有它的道理。中国人大多喜欢一些理性而冠冕堂皇的节日,比如劳动节、妇女节和国庆节,而西方却另有一些精致而温馨的节日,比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等等,因着纤小而亲切的由头过节,给人心以妥贴幽微的关心,这样平民化的节日自然是参与者众而声势热烈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