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业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在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人们具有较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条件下,保持适度失业率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如果把所有劳动力都安排就业,会造成隐性失业,助长懒汉思想,影响劳动生产率。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失业问题更复杂,解决难度更大。为了保证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失业制度,把我国已经存在的失业问题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农村失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但普遍夸大了农村失业问题。按照失业的定义,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我国农村失业人员主要是完全脱离农业的农民和农村的“黑人”,因此,在失业问题上,我国必须有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失业标准。治理的关键在于农民增收和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  相似文献   

3.
失业问题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和流动的必然现象。但我国的失业与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所形成的失业,其原因具有本质区别。我国产生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口增加快于经济的增长,还有新技术的使用,某些产业或企业已进入衰退期,以及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工商业转向,造成劳动力供给量的绝对增加;加之由于个人主观因素的作用等原因造成的。失业不仅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暗藏,同时也作为与市场经济运行相伴的必然产物客观存在。我们既应看到并充分发挥失业机制的积极作用,也要重视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因此要通过开拓就业领域、加强职业培训、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以及有计划有秩序地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流动来达到缓解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世纪之交,我国面临严重的失业问题。我国经济是劳动过剩经济,劳动力供给过剩与劳动力需求不足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化,政府机构要精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将使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要用历史唯物产义发展观科学认识我国的失业问题,推动失业理论的研究。制定基本国策,重视和对待失业问题,积极稳妥地安置失业、下岗人员,攸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针对全国经济凋敝、失业严重的经济国情,为缓解因失业而引起的尖锐社会问题,共产党领导人十分重视失业问题,认真研究并试图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共产党领导人认为,新中国失业问题主要是旧中国的“遗产”,失业问题与社会制度有关,旧社会、资本主义制度必然产生而且无法解决失业问题,新社会、新民主主义制度以至社会主义制度一定能够解决失业问题,也不应该长期存在失业现象。共产党领导人主张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提出全面劳动就业观。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失业问题逐渐由隐性转向公开,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以及客观经济波动引致的失业压力日趋严重。一方面由于劳动市场失灵,虽然劳动仍然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但有人想找工作找不到造成非自愿失业;另一方面由于总需求管理政策作用的局限性,免费的福利救济造成总需求下降,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这就促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再度探讨为当前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处方。因此,在逐渐完善劳动市场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政府直接创造就业方法解决失业问题,会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企业职工大规模下岗是我国转型期特有的经济社会现象.从社会学视角看,下岗实质上是失业,必然产生多重社会效应.再就业工程作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解决下岗失业问题的应急措施,不可能长期搞下去,必须着眼于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寻找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面的结合点,这是解决下岗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8.
西方国家的失业理论对解决我国现存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着现实的参考意义及利用价值。在对传统失业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理论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为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失业,具有明显的转型期特征,它是宏观、微观、中观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沉淀或隐匿的显化,“下岗”是社会结构变迁中失业的特例。为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必须从战略上推进再就业工程,将其范围扩大并增强其参与度,从宏观、微观、中观三个层面选择对策,同时兼顾三个层面的平衡。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经济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失业正接近临界点是困扰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之一。掌握当前的失业状况并探究其形成原因对于有效解决失业问题有着重要意义。细致论述了失业的概念与我国的失业现状 ,并从人口原因、体制原因、结构性原因及工资刚性原因和乡村劳动力排挤原因 5个方面研究论证了产生失业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论扩大就业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就业问题既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为基本表现的就业问题,也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统包统配、行政安置矛盾为基本表现的就业问题,中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就业矛盾主要表现为体制性冗员释放与转换,因此,扩大就业的基本思路,必须从这种特有的“制度性就业”矛盾出发。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建立规范、科学、公平的就业政策;必须依据就业能力和失业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就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必须确定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失业问题归根结底源于人口与劳动力的供给过剩。失业的存在危害极大 ,不仅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严重失衡 ,而且加剧社会成员的不均等程序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解决失业问题需要政府的干预 ,政府通过实行需求管理政策 ,人力开发政策 ,产业政策等等推进再就业工程 ,促进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论失业的成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劳动力人口、就业、失业和不在劳动力人口等概念着手,讨论了失业人口和失业率的计量问题,接着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生产方式与失业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我国当前出现的失业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必然结果,但它在本质上不同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失业。同时,文章把失业问题置于全球的角度加以考察,介绍了西方失业理论和治理政策的最新发展。最后,文章分析了我国当前失业的具体生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种治理对策及解决失业问题的战略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镇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能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在总结我国近年来就业实践基础上,解析我国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解决失业问题的条件与机制,治理失业,增加就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经济、社会运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西方失业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失业问题不容回避,研究西方失业理论,特别是西方失业理论中治理失业的对策,对于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失业问题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成为影响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失业问题,国家应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人员也应转变旧的择业观念,积极创业.  相似文献   

17.
失业是我国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该问题的解决对于营造改革与发展的宽松环境,对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以来党和政府为扩大就业,减少失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人口、历史、经济周期、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等原因,使我国的失业问题呈现出严重性、复杂性和顽固性等特点。所以失业问题的解决既要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治本战略,近期又要采取系统性、显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欧洲几种主要失业类型的经济学分析,总结出职业技术培训在解决欧洲失业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中国现在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也同样面临着非常大的就业的压力,其中包括“4050人员”下岗问题,农民工进城就业压力大,以及大学生就业难的等问题,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必将在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对整个社会而言,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生产要素,全社会的产出水平就能得以提高;对于失业者个人而言,失业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失业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降低失业率是任何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什么是失业呢?失业是指劳动力人口在当前工资水平下,愿意工作而又无法找到工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把年龄在16~60周岁之间的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在我国,下限与之相同,上限则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准)又把劳动年龄人口分为劳动力人口和不在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失业是经济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原因有两点:第一、经济增长过程是有周期的,当经济处于紧缩时期,有效需求与投资均为不足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相应减少,从相对量甚至从绝对量上都会减少劳动力的总需求,造成失业;第二、经济结构变动导致失业,这有几种情况:一是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一、二、三产业间的变动引起的失业,其表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产生;二是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动所导致的失业,其表现为传统产业人员的失业。经济波动和结构变化如果能有效控制,失业问题会相对缓和。反之,失业问题就会很突出。失业虽是一个正常现象,但失业率过高,不仅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效,而且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