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存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狭义的意识形态,它伴随着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生存环境是指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活动系列构成的结构整休,它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建构原则和教育方式;市场经济诱发思想政治观念的变化,思想政治观念作为政治体制的思想灵魂,又为市场经济提供思想政治观念的供给;思想政治教育为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文化建设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思想政治教育在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中建构自身,既面向现实又面向未来,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学派化与思想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往今来伟大的思想都或隐或显地与学派有关联,学派是思想家的家。学派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对话机制可以使思潮的可能性空间得以充分实现,多学派的对话更能使文化整体趋于丰富和具有内在张力,因而中国知识界应该通过组建对话型的现代学派来进行思想创新。  相似文献   

3.
福建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是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多得的文化教育素材,福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是文化育人的内在要求.基于"三全育人"视角,从打造全员育人工作队伍、形成全过程育人链条、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三个方面探索福建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资源与文化根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符合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渗透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全面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时代要充分有效地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功能,须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且在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同时注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要素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5.
沈壮海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文化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再次带来了新的气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与特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是时代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作者首先从对先进文化发展的解读来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诉求,这种探讨,使得作者的研究获得了理解文化发展和本学科发展的新的支点。在这一探讨中,作者关于中华民族德…  相似文献   

6.
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是其作为一种文化品类所具有并发挥的作用力,是社会文化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立足于人的本质及整体,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启发人们对生活意义的反思和整合文化场力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之力、精神生产之力和意志创造之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的功能发挥是社会发展和实现党的“三个代表”思想的客观要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力功能,可以更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性质和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的根本目的,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面向世界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是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原理、方法内在关联,具有多样化的表述;哲学原则、时代原则和本体原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有机系统;其中由灌输原则和疏导原则组成的方针性原则以及系列辩证施教原则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原则。系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目的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原则上真正有所遵循。  相似文献   

8.
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强调社会本位,缺乏对人及人性的充分关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化和效果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或主要任务在于人性提升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对人性的关注体现了人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沈壮海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以下简称<文化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再次带来了新的气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总与特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相联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是时代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的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时代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她在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整个人类生活面貌、沟通方式,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观念的深层嬗变。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渠道,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是我们认识网络经济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在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走进网络并利用网络开展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新课题。 一、正视网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意义 科学发展史表明,任何一项新的科…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是高校管理及校园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文化建设的创新已成为社会及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在高校教育改革及发展中的重要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文化建设工作团队的作风及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因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在充满变革的文化战略时代,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就必须思考在教育的内容上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并注重革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途径,充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是一个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位一体的过程,从而内在地蕴含了以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的相对独立地位。精神文明是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范畴,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整体布局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相对独立的作用领域和相对独立的建设任务。遵循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规律,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独立性,是落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4.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增量创新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文化问题及自身问题的内在要求。加强原则增量创新有利于提炼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立足于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落脚点着眼点;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兼容并蓄,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提高效率,达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增强时代感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量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三贴近"原则,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原则,利益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团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形成并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和新领域。实现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新时期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坚持先进性、创新性、方向性、协调性等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一般是指身心处于不断发展并需帮助和引导的正在求学的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教育基本要素、指向中心、内在动力和影响整体面貌的教育地位,具有教育活动的咨询与参与、教育者情感寄托与回应、教育内容建构与认同和教育实效体现与追求的教育价值.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转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政工思想建设在公路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其内容主要包括:公路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对公路文化的促进作用,以及将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积极地运用到公路文化建设中。其中在公路文化建设中积极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的方式有: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线作用、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杠杆原理,以及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8.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 它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了新方法,即要求要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以“化、进、新”的 科学方法,深化显隐协同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改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改革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对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适应网络文化的发展,推动由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问题向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问题的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的课题.为此,应当积极探讨网络文化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心理行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矛盾等方面的规律性,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的表现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研究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表现为:在教育对象上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教育方法上善于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文化治理形态”;完善精神谱系、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克服精神缺钙风险的“精神治理形态”;明确价值导向、培育价值自觉、树立价值自信的“价值治理形态”;在个体层面加强心理问题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社会层面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心理治理形态”。坚持以系统思维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形态,注重整体和各个形态内部的优化趋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各形态共同发展并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