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迎昌 《城市》2021,(4):3-1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一直是短板.从京津冀区域内的竞合关系看,通州产业发展的出路是服务业.笔者据此提出,通州产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为"京津冀地区金融商务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文化创意发展的新中心、北京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产业发展总体构想是"高端引领,统筹协调,创新突破,跨越发展".最后,笔者提出构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相匹配的产业发展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产业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围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任务举措和关键突破口.深化"体育+"与"+体育"发展,夯实产业发展基础;牢牢抓住赛事、场馆和市场,增强上海体育产业引领性;聚焦数字化、融合化、资本化,拓展产业业务范围.  相似文献   

3.
邬晓霞  高博 《城市》2021,(2):3-11
高端制造业是北京发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功能的重要载体.当前北京高端制造业呈现向周边新城和开发区拓展、向产业园区集聚的布局特征,北京各区和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较为清晰,京、津、冀三地高端制造业产业关联逐步形成.但仍然面临产业布局分散、园区间缺乏分工协作、尚未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配套产业体系以及协同发展格局尚不明确等问题.基于推...  相似文献   

4.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就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发展特色产业脱贫"专章表述,明确了规划、资金、品牌,加工、营销、旅游等10条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桂福 《职业》2016,(6):20-22
机器人、数字化制造、3D打印等技术的重大突破正在重构制造业技术体系,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PS)的智能工厂正在引领制造业方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云制造、网络众包、异地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电子商务等网络系统制造模式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全球制造业孕育着制造技术体系、制造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的巨大变革.为此,国家高瞻远瞩,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快速发展当代职业教育,培养多样化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伍爱群 《城市》2016,(1):3-8
笔者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的基础, 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从明确目标定位、 聚焦产业创新、 突出改革发展等方面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能源体系正在发生绿色变革。加速能源转型是新时代海合会国家迎合全球能源需求、履行减碳承诺、构建低碳经济、塑造现代国家的必要选择。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利益,海合会国家追求能源融合转型,即促进各种能源资源的融合开发,包括油气产业的低碳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氢能开发。近年来,它们在行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油气+CCUS”等措施快速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大幅增长,但高碳的发电结构并未改变;多个氢能项目启动建设。能源融合转型面临部分国家缺乏转型决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足、开发模式比较单一、能源补贴抑制投资、技术实力有待增强等严峻挑战。中国是海合会国家能源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可开拓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新领域,与区域国家共建碳中和时代的能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天津旅游资源系统整合与深度开发战略构想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罗永泰  陈芳 《城市》2005,(6):6-9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和"无烟产业",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也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因此,对如何加快天津旅游业的大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天津应发挥山、河、湖、海、温泉资源齐备和近现代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明确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和国际化滨海都市休闲旅游中心形象;深度开发、系统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打造精品"项链";塑造"天津旅游品牌伞",提升天津旅游竞争力.走旅游依托城市发展、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的路子,众星捧月,提升天津城市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区域一体化与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吴玲玲 《城市观察》2009,1(1):126-135
区域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主体战略,从2000年首次提出“广佛都市圈”概念到现在,广佛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对接迈向产业合作的新阶段。文章在分析广佛都市圈现状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区域产业分工演进规律,明确了未来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提出了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面向坚持“四个放在”先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上海国有资本在产业布局、空间布局、支撑科创以及机制体制创新方面,亟须把握方向,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集聚资本、技术、土地、数据等要素,夯实发展底座,以完善的国资监管架构体系、明确的国资平台功能定位、统筹协调的联动发展机制,推动上海市属国资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支撑上海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