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PPP模式养老项目不同于普通项目,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不能依据市场化定价方法来给PPP模式养老项目定价,而是需要综合考虑社会资本方、老年人群体和政府部门三者之间的利益均衡,在尽可能满足老年人支付能力的水平上实现政府补贴的最小化和社会资本方收益最大化“三方合理”的目标。作为投资决策方的社会资本,需要考虑老年人的价格接受水平、项目的合理预期收益和政府部门给予项目的补贴等因素,从而选择是否投资该项目。  相似文献   

2.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PPP模式虽然被看作是解决养老机构效率低下和缺乏活力的有效改革工具,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项目的成功率却不高。养老机构PPP项目的三个关键成功因素为:政府部门的承诺和担保、符合公众的利益并得到社会支持、足够的融资和可利用的金融市场。政府部门应提高对老龄化的重视,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完善组织管理机制,提高自身信誉;加强项目质量监管,满足公众需求;拓宽融资渠道,提供充足的资金。  相似文献   

3.
老龄人口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日臻完备,社区养老服务全面开展,政府大力助推基本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模式逐步铺开。但是,黑龙江省基本养老服务供需错配、养老服务从业队伍建设薄弱、社会各界支持经费不足、养老福利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新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基本养老服务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积极完善兜底性基本养老服务建设,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加大对基本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建构基础性老年福利支持和监管制度,从而实现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
面对即将快速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趋势,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在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合一和“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其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内容、体系和机制三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内容上,通过完善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能力和支付能力;通过加强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配置,强化“以医助养”;通过“师范化”的人才培养,尽快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素养和爱心、以市场化经营为出路的为老服务队伍,形成“钱、医、人”三位一体。体系上,再造“三层次”,建构“三支柱”,形成以国民养老金为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为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金为第三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机制上,重点解决养老全国统筹中基金统与制度统的关系,鼓励延迟退休,改渐进型延迟退休为选择型延迟退休,在养老金给付上进一步强化给付与缴费联动,激励缴费积极性,凸显多缴多得原则。  相似文献   

5.
叶永生  申保南  崔明军 《社区》2012,(14):21-22
5月20日上午,刚走进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施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便听到阵阵欢笑声,好不热闹!这家由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起的全市第一家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全部以方便老年人日常生活予以建设和配备,配套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区域人口数量大,老龄化程度较高,未来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大、标准高。但京津冀区域养老服务存在服务设施供求不平衡、养老人员供给不足、社区服务有待普及、家庭养老扶持政策缺失等问题,河北省应采取普及退休老人医疗异地结算,打造京津冀养老服务圈、候鸟式养老圈,培训专业医护人员,建设社区养老院等措施发展养老服务产业。  相似文献   

7.
8.
在体育强国战略实施中,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社区体育服务供给存在供需矛盾突出、社区体育服务相对滞后、体育服务制度不够规范等问题。要实现社区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打造“一核多元”的供给结构、形成多元参与主体协同的供给机制、构建体育服务差异化供给方式等路径,不断提升社区体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实现社区体育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高素质、多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人才是保证老年人得到高质量服务的关键因素。对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员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对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分层次培养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家政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村发展家政养老服务模式可以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质量,带动就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传统养老观念的束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硬件条件的限制和家政养老服务机构或企业经营管理的不规范等。需要个人、社会和政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如转变养老观念,加强农村家政养老方面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政府政策扶持的力度和加强农村家政服务机构或家政公司自身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区域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新中国的四代领导人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在战略目标上,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为基本取向;在战略思想上,以“与时俱进、协调发展”作为撬动区域发展的理论支点;在战略措施上,开辟了四条协调发展的实践路径;在战略调整上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路径依赖;在理论上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一脉相承,在实践上体现了中国区域发展的四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可选性。但在公共服务实践中,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仍不乐观。即使是公共服务业改制较早的广东,非公营部门进入公共服务业的规模与政府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相比也显得微不足道,需要从合法性建设、理念提升、组织创新和开拓特色服务等方面增强非公营部门在公共服务中的竞争力,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居家养老":智能化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家养老是我国一种有效的养老模式,"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运用为居家养老带来了新机遇,有助于居家养老服务供求匹配,提供专业化、智能化养老服务,提高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但"互联网+居家养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只有建立基础数据库系统、创新养老产品供给、多方合作发展养老产业、提高老年人信息技术接受能力,才有助于"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河南、江西等4省8村的实地调查,发现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社会保险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不同养老模式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困境,且各模式之间彼此独立甚至互相排斥。现阶段,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特征,无法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危机。研究认为,在结合不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和老人个体化需求差异的基础上,推动家庭、社区、机构和社会养老保险等不同养老模式有机融合,取长补短,同时有效整合农村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农村老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传承性,建构一个多主体、多层次、多阶段的综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农村养老危机的主要出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长期照护问题日益凸显。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照护现状的供需缺口巨大。主要原因有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以及专业人员严重欠缺等。结合不同养老模式的特点以及发达国家针对人口老龄化的长期照护体系的成功经验,破解当下我国老年人口健康照护困境的最佳路径是,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创建"居家照护社区养老为主的LTC体系"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照护服务成为当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当代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在发展中,呈现出倡导多样化相结合的照护方式、重视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的评估、着力增强老年照护服务质量、完善老年照护服务支持性政策等典型特征。当代西方国家老年照护服务的这些典型特征,顺应了当代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的基本趋势,并将随着当代西方人口老龄化和老年照护服务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的智慧养老得到蓬勃发展,但由于全社会为老理念不强、全社会参与度不够、养老服务资源集成有限等,使得智慧养老难以满足全时空、多场景、立体化的养老发展需求。在总结和分析智慧养老基础上,提出智慧养老未来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全域养老,界定全域养老的内涵特征,比较全域养老与智慧养老的差异,提出基于养老智联网的全域养老平台,以支持老年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养老服务供应链协同服务模式、个性化场景服务模式、利益相关者服务模式四种全域养老模式。从多主体协同参与、全要素集成融合、全时空协调发展和全过程监督管理四个方面构建全域养老的实现机制,并从多维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尼尔·吉尔伯特(Neil Gilbert)的社会福利政策分析框架,以B市四家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例,探讨我国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与发展。与政策规定的单一综合性不同,我国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多类型并存。发展困境主要包括:在服务对象方面,未完全实现在地老化、服务对象偏差、覆盖范围狭窄;在服务内容方面,非专业化的娱乐休闲同质性较强、整合型服务不完整;在服务递送方面,大多数日照中心还达不到国家建设标准,且部分设计不合理;在资金来源方面,过度依赖政府补贴、规模效益差。最后从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的功能再定位、分类管理与补贴、品牌化与连锁化经营、制度建设与完善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重和家庭养老的日渐式微,由社区供给养老服务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应运而生。国家重视及国民习惯、政策共同体关注、社会养老问题凸显和国家指导意见出台是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关键要素,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指导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是推动政策落地的两大动力,供给不足、质量不高和供需矛盾是当前社区供给养老服务政策中的突出问题。深挖成因发现,社区养老服务现行的收费水平与支付能力间的较大缺口是问题关键,通过构建政策议程、政策行动、政策评估等3个维度的政策驱动模型,探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政策的生成逻辑与运行现状,并据此提出失能老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应继续发挥政府兜底作用,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改善失能老人的消费条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PPP模式以其收益共享、风险分担的特点在我国得到迅速推广。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PPP项目出现了融资方式狭窄,导致项目后期资金的投入量与回款量不相符等问题。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的推广实施,使得PPP项目的融资困境得到有效缓解。然而,目前我国的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结合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实施中仍存在着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的期限难以匹配、未实现真正的破产隔离、资产证券化产品流通性不畅、增信主体单一、法律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改善期限错配问题,提高项目运营质量;健全二级市场交易机制,提高产品流动性;借鉴WBS模式经验,优化破产隔离方式;丰富增信主体,完善信用评级机制;规范政策体系,提供法律保障,以期为PPP项目在我国的顺利推广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