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明泉  曹烨 《城市》2007,(8):65-67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明确指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人口密集,群众收入水平总体还不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是解决我国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轨道交通项目虽然具有容量大、运行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其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长、运营维护成本高等因素限制了其在我国城市中大规模广泛应用,截至2005年底,已有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仅440公里.  相似文献   

2.
土地既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一种极为稀缺的经济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突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使宝贵的土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地利用和配置.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与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十分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未来发展中,能源、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约束已经成为影响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有限的土地供给成为上海"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瓶颈。清醒地认识土地资源约束的影响,通过优化土地空间配置和促进土地循环利用来破解土地资源困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前提,对上海"十二五"规划编制和上海2020年中长期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在四川省全面打响“制造强省”升位战、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背景下,为切实解决四川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产业园区“散弱荒”现象,从根本上扭转工业用地粗放利用状况,释放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压力,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四川将农业领域“亩产”概念引入工业领域,立足四川实际,探索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评价工作,以建立提质增效为核心的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制度、切实提高园区及工业企业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都迫切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范围内全部土地的综合利用所做的统筹安排和长远规划.它包括对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当然同一级的农业区划也包括对这部分农业用地的规划.搞好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它能有效调节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调整城市土地的结构和布局;也能加强城市土地供给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民间有"寸土寸金"之说.我国土地,尤其耕地资源稀缺,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们面临的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极为尖锐和突出的.然而,当前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一些土地闲置躺着"睡大觉"现象,这不仅造成了资源和资产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全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变过去一般性"静态管护"为以土地整治为主的"动态保护",由过去实施一般的土地整理项目逐步转到推进规模化、集约化重大工程上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产出能力和综合效益,提高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实效.全省350个七地开发整理项目遍地开花,新增耕地6.24万公顷,增加耕地率达到20%,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8.
《城市观察》2009,(2):189-190
2008年9月24日《上海商报》发表徐志凤、唐迎寅的文章,分析长三角都市圈国际化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进一步提升CBD集聚度。上海的发展和强大,不能依靠扩大土地面积来实现,而是要依靠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9.
上海作为人多地少、资源匮乏、产业密集、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超大型国际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刚性需求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通过规划引领、存量转型、降低税费、优化出让方式、健全土地储备、建设标准厂房等举措,上海可在土地领域逐步探索出盘活低效存量工业用地的新途径,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土地要素上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探索,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以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为突破口,总体上形成了以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长期稳定承包权、鼓励合法流转为特征的新型土地制度.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和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大,比较效益低,粮食问题严峻,耕地抛荒严重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相继出现.土地仍将是农村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为确保社会安定,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在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同时,探索在土地承包权稳定前提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对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