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浦亦稚 《科学发展》2012,(11):51-59
企业社会责任不仅限于慈善事业或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而是更多地与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地区发展,助力城市治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等联系在一起。通过对近年来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历程、现状特征、主要经验和面临困难进行梳理,对浦东新区未来保持和提升地区责任竞争力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韩在霞  王征 《城市》2016,(2):75-79
"马路市场"貌似便民,实际上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大力整治城市"马路市场"势在必行.济南市城区"马路市场"的主要成因在于规范化商业流通服务网点不足;市场布局欠合理、管理欠规范;正规商业设施租金相对较高,难以适应居民对低端易耗品和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多样化需求;外来进城人口和城市无业人员的推动以及多头管理难以形成合力.治理的主要难点在于治理马路市场的社会动力不足;执法环境不够理想;社会保障、救助事业发展滞后的拖累.治理济南市"马路市场"的可行路径包括做好充分的社会准备;抓好对"马路市场"的疏导、排遣和科学筛选"马路市场"的去留.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基层治理被赋予促进政治现代化、推动城市发展、实现社会整合等多重目标。城市基层治理中的目标超负荷和目标冲突、历史沿革形成的单中心弱治理格局、治理手段的匮乏和非正规化、内生性公共议题的相对缺失等,共同导致了城市基层治理体系能力不足、管理和服务不到位、治理失败甚或腐败等一系列问题。要有效应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的挑战,必须统筹安排,采取顶层制度设计与自下而上的探索创新相结合的对策组合,最终的目标是城市基层治理回归相对单纯的区域性公共事务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4.
孟兆敏 《城市观察》2021,(1):132-139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人口治理成为重中之重.在疫情防控初期,人口治理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人口流动的方式,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结合信息技术,采取了动态掌握人口信息的手段.通过梳理疫情防控各阶段人口治理的手段,分析其人口治理的逻辑和经验,同时审视日常人口治理中尚存在的问题:居住证制度建立但以户籍为主的管理方式依然存在;租售同权进程推进,但以房管人尚存;人口信息技术初步应用到人口治理中,但动态管理的思维尚未形成.当前是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期,是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防范社会风险的现实需求,亟需人口治理的精细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和使用能力不断提升都为人口治理的精细化转型提供了可能.最后,从精确的人口信息搜集、精细的人口治理制度、精准的人口治理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人口精细化治理的思路和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中国流动人口管理理念变迁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有关流动人口管理的政策文本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理念从拒绝管理,经有限管理和管理服务,已经发展到服务管理阶段。由于目前在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着流动人口浅层城市化的问题和城市对流动人口逆向淘汰的问题,因此未来中国的流动人口管理应当树立“实有人口”理念,不断完善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各项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6.
当前上海社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快速城市化和大规模人口流动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出现失衡;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使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多样化供给压力增大;利益格局急剧变革导致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长期存在;社会急剧分化和人口高度异质性使社会再组织化和社会体制创新的任务更加繁重。上海社区建设必须立足城市发展全局,有效回应城市人口重新分布和复杂社会结构中蕴含的多重矛盾和问题,顺应健全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基本要求。在承继上海社区建设传统和借鉴国内外经验基础上,从破解城郊社区建设难题、满足多样化社区需求、适应差异性社区类型等方面提升能力,寻求体制创新和活力激发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与产品供给是城市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城市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开始承载公众生活内容、满足公众社会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成为城市治理中的一个功能载体,凸显出其在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中,应将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中的重要主体,建立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管理的模式,以协同治理来应对市场的失灵、弥补政府的不足,有效地整合和配置社会资源,提升社会组织自身潜能,最大化地满足社区民众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8.
超大城市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治理的策源地和前沿阵地,对大中小城市发展具有示范引领效应.我国超大城市发展还存在着治理模式碎片化、管理方式较为粗放、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城市治理在资源动员、应急处置、协调配合、服务供给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亟须深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上海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工作的起源地,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无论是社会工作的实务拓展还是制度推进,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浦东新区已经形成了一支近3000人的专业人才队伍,社工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工作服务范围的拓展、服务领域的增加,服务出资方和服务受益方都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培养一支把关服务质量的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督导.  相似文献   

10.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治理转型的一种重要方式,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目前上海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和手段下沉力度不足,对基层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社会协同动员效果尚不明显.上海须进一步完善城市顶层设计,坚持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加快城市管理精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ults of a multiphase study of nonprofit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serving children and youth in Cuyahoga County, Ohio.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adaptation strategies organizations found effective for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The study reviews the results of longitudinal focus groups and a final workshop directed to analyzing strategies for maintaining organizational viability. Effective adaptations included strategic expansion of services and client bases, networking as a means to acquire and stabilize revenue streams and resources, and increased use of business techniques and technology to generate outcome measures and an image of effectiveness with funders.  相似文献   

12.
13.
ABSTRACT

An essay review of: HUMAN SERVIC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LEADERSHIP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By David M. Austi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231-10836-2, 468 pp.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SERVICES ORGANIZATIONS. By Peter M. Kettner. Boston: Allyn &Bacon, 2002. ISBN 0-205-31878-9, 416 pp.

MANAGEMENT OF HUMAN SERVICE PROGRAMS. By Judith A. Lewis, Michael D. Lewis, Thomas R. Packard, Jr., and Federico Souflee. California: Wadsworth/Thomson Learning, 2001. ISBN 0-534-36886-7, 400 pp.  相似文献   

14.
15.
服务业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管理主要是为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而提供安全、方便、迅速、经济的服务,以适应客运市场不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出租汽车行业管理中实行目标管理的可能性及其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18.
在广州的外国人居住、就业总体有序,但"三非"现象时有发生。广州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必须创新广州市外国人管理服务,提升广州市外国人管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In recent decades, scholars of service work have generated many new insights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work, but in the proces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rns of industrial sociology – class – became relatively marginal. However, recent studies of interactive service work have begun to reconceptualize the service encounter as an important site where class‐based entitlements and interactive expectations are created. These analyses attempt to make linkages between the “status” encounters in service interactions and the larger, 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associated with class. The renewed interest in class in the (service) workplace may be attributable in part to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Bourdieu in North American sociology as well as a burgeoning literature on consumers and consumption, allowing for new approaches that consider service worker‐customer interactions as integr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ed cultures of consumption and entitlement.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服务是新媒体在社区建设不断应用的产物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社区在空间上发生了转变,打破了原有的地域性,社区的参与性与网络性更加凸显出来。社区赋权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互动,从整体上提升社区能力,而新媒体可能搭建社区服务发展的新平台,构建社区的整体参与网络,形成社区共同体意识,从而推动社区赋权的发展。本文基于对当前信息化服务现状并结合了对厦门市30个社区的信息化服务初步分析,当前社区信息化服务中仍存在着重信息轻网络、重视程度不够、人才资金缺乏等不足。由此,本文对当代中国社区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