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着重讨论了文化因素对语言交际的影响,指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语言符号的意义,即语义指代,不仅受语言结构制约,而且受文化结构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环境会有不同的词汇;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也会有不同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从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以及教学规律等方面,探讨文化与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内涵和导入方法对引导语言、文化、教学三者之间有机统一体的形成,进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现象,讨论了英语语言与其文化的内在联系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另外,文章还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分析,探讨了语言文化和社会交际的密切关系,以及文化对于交际的深刻影响,说明了在英语语言教学中,除了语言本身,其文化交际知识的传授也是教学的要求之一,注重英语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6):243-249
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状况是其语言生活的重要体现,直接反映了当下语言文字应用的整体水平。对当代大学生在国家语言政策的指导下,规范语言和文字运用的成效情况以及语言使用中语言结构要素变异特征的分析,目的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汉语教育资源、凸显文化主体精神"为手段,探求构建社会文化秩序新途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玉 《学术探索》2012,(6):159-161
语言生存的环境依赖它所托的文化环境,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对中国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造成极大威胁,打破了语言生态平衡。为此,民族外语教育应以加强学生文化认同为目标,从教师、教材及外语教育政策规划方面改革来抵制文化帝国主义,从而构建和谐语言生态。  相似文献   

6.
瞿继勇 《理论界》2007,(1):126-127
语言的消亡是现当代社会突出的文化现象。针对语言消亡的原因,从经济政策、民族政策、语言政策、语言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对濒危语言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环境对城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庆市实现"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建设目标,语言环境建设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市语言环境建设不容乐观,分析我市语言环境建设的突出问题,从三个方面探讨我市语言环境建设策略,总结做好语言环境建设对大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是跨文化交际中两种重要的表达方式,在中英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而礼仪虽是中英语言的共核,但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也有着各自的表达方式。本文主要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以及在非语言环境下,分析对比中英礼仪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是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象征。体态语言、图形、符号语言、物态语言是非语言交际的三种形式,它们既有国际共通性又因文化和环境之差异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文化导入性教学将文化视为一种手段,也视为语言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ESL教师作为文化导入性教学的实施者,在构建合理的课堂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文化导入性教学为背景、课堂环境(语言环境和认知环境)为视角,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理论,旨在对ESL教师在文化导入性教学中应起的作用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成语典故是语言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中西方历史传统、文化渊源、地理环境、宗教信仰手方面的不同,英汉成语典故在来源、文化内涵、结构形成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又是创造文化、传播文化的工具。每一种语言在形成、发展和被使用的过程中无不被打上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烙印。同时 ,丰富的民族文化又推动了语言的发展 ,使语言获得完善 ,富有表现力。本文就此谈谈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 ,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应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的语言转换艺术。在面对文化差异和语言转换的困难给文学翻译所带来的挑战时,创造性叛逆往往成为译者自觉或不自觉的一种选择。创造性叛逆既可能造成译本在新的接受环境中增值,又不可避免地导致原作文化信息的失落。得失之间,恰好凸显了翻译研究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相同的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所形成的主观意象是不同的。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地弄清楚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宗教习俗等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谨慎地处理某些特定的文化意象;否则,一个文化意象的缺损,极有可能导致文化涵义的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中歧视性话语逻辑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视性话语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现象,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回避的语言现实,它关联着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心态和理念。探析歧视性话语的生成时空背景及其存在泛化的逻辑,将有助于交际主体准确解读歧视性话语的隐义及指向,强化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消解因文化误读而导致的交际僵滞。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英语水平、跨越语言障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如思维模式的差异、言语交际习惯的差异,以及英汉文化中对年龄的不同看法。本文还为英语学习者提出一些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其中包括:积累大量词汇、注意小词的意义、收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阅读英语期刊及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文化个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社会语言和文化语言学观点透视汉语词的文化义与汉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文章认为文化义是词语本身所隐含的文化色彩或者附加在词语之上超语言的文化意蕴,它负荷着汉民族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透对对汉语例词的文化义的分析,把握语言与文化的内在联系,可以深化语言科学的研究,窥见汉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汉语的文化义似应从以下方向发掘:成语与典故义;比喻与比喻义;借代与借代义;附会与象征义;联想与联想义;情态下褒贬义;风格与语体义;形态、色象与形象义等。  相似文献   

18.
张建华 《学术探索》2006,(4):138-144
澳门语文小品文是澳门散文园地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主要价值在于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在于维护中华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尤其在回归祖国前后的港澳社会的特定语境中,澳门语文小品文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语言的翻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文化的翻译,因而文化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对翻译活动造成影响,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也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译者的文化态度及文化的时代特征三方面文化因素,以此来了解其对翻译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对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