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代表"思想是面向21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只有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自觉承担起建设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造就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对新世纪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必须肩负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历史重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将高等教育改革推向创新阶段;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培育者;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目标,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改革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3.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向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动力;"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新时期群众监督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新阶段的“矛盾论” ,是对“两类矛盾”学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只有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到社会主义文化观,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历史演变.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一直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建构反映时代与实践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文化建设目标始终紧扣时代主题,文化建设方针不断与时俱进,文化自觉意识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百年发展和演进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启示:要立足中国具体实际制定文化方针政策,着眼时代发展变化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宽阔的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这些经验启示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关系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关系到能否为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能否为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否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甚至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推进社会主义的改革,提高人的素质,发展科学技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反映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处理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处理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强调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是党在新世纪继往开来的宣言.高等学校必须贯彻"三个代表"思想,成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坚强阵地.把大学生培养成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取得了文化创新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和历史性进步。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时俱进地创造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导引;先进文化的创造必须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根本价值取向;吸纳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是创造先进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的政治宣言,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和民族再造辉煌的行动纲领.高校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源;高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高等教育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体现了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高校实践"三个代表"最根本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执政理念和价值理念,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构建的依据,探析"以人为本"思想所倡导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思想蕴涵,及反映在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中的实践要求,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三个代表” ,是高等学校端正办学方向、培养创新人才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推动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应该是促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需要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 ,是满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反思的三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发现这一过程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则与本真精神的"真诚守护"、"有效激活"与"内在性"创新.真诚守护作为世界观实质的根本立场、科学方法、基本原理与崇高的理想信念,并在中国化的"结合"过程中创造性转化为民族实践、主导思想、核心价值、先进文化合而为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效激活理论的现实性则为民族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需要提供服务;"内在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即以中国化的社会主义特色实践为经验基础,为理论增添富有民族实践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鲜内容实现理论的一脉相承,承载着发展中国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地创新现实社会主义的"中国道路",同时以民族的具体的时代的思维形式和文明成果创新理论.完整准确地总结和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还需要重视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经验,重视和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西方世界相关"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先进企业文化的客观要求,是新时期建设先进企业文化的指导思想.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做好"一个引导"和"三个结合"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加以规范和引导,与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开放和创新相结合,与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实践活动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能脱离实践。要善于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吸取新鲜养分,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资源,总结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途径和经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有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认真总结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蕴含着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在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蕴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目的.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合规律性,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道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以生产力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维度,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以人为本作为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维度,树立正确的人民权利观、人民利益观,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试敢闯,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线。坚持在创新中探索社会主义本质的逻辑特性,注重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探索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义与利的统一、战略性与策略性的统一,实现对传统社会主义认识的扬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5*31"讲话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的80多年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的重心则有不同.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代表人民利益,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特别强调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利益,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提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生动地体现了"三个代表"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既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对社会主义内涵高度而完整的概括,因而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忽视代表先进生产力,就必然导致社会主义理论上的空想和实践中的盲动、失误.忽视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脱离社会主义价值现的指导,必然会使社会主义误入歧途.忽视了对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便丧失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20.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责任.改革开放以来,从解放思想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提出,从政策创新与理论创造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成熟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以及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再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到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等,蕴含着关注现实、创造性地解答"中国问题",紧扣时代、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掌握群众、善于总结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等内在共性.新发展阶段要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理论创新的前提,着力做好"结合"工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创新理念,持续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