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从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开封犹太人艾田之后,西方才首次知道了在开封存在着一个犹太人社团.从此之后,西方的入华传教士、商人、旅行家、外交官和西方犹太人代表,陆续对开封犹太人进行了300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搜集到的资料,是现有的研究开封犹太人的第一手文献.西方人根本不关心拯救濒危的开封犹太人社团,而只注意掠夺那里古老的希伯莱文经卷.他们的调查与研究历史的行动,和开封犹太人社团一步步走向灭绝,是在同一时期发生与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对历史上开封犹太人的来历与定居时间、宗教生活与历史现状、被自然同化的原因及开封犹太人与西方传教士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推进了对这一历史问题研究的新进展。但对历史上开封犹太社团的历史全貌及主体民族相融合的内在演变过程及与少数民族尤其是穆斯林的关系等问题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缺乏从犹太历史的客观视野并以犹太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流放心态来考察历史上的开封犹太社团。因此,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应建立在中外学者相互交流和共同提高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的犹太人,相对集中地分布于三个地区:开封、上海、哈尔滨。开封犹太人现象,早就为史学界人士所关注,从建国至今,已有多本论著问世。有关上海犹太人的历史情况,同济大学唐培吉教授的《上海犹太人》一书,刚刚问世。唯有哈尔滨犹太人的历史研究,至今仍是一个空白点。在“中国犹太人”这一历史课题中,哈尔滨犹太人的研究值得重视,这  相似文献   

4.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6月24日,来自河南开封府的艾孝廉在北京慕名造访了耶稣会士利玛窦,西方社会首次发现了开封犹太社团的存在。在随后的三百年间,隶属于不同教派的西方传教士多次来中国访问,各类有关开封犹太人问题的调查报告、访问记录及研究著述纷纷问世。西方传教士的遗存文献留下了许多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开封社团的兴衰浮沉,也折射了开封犹太人族群心理的变化。开封犹太人对待传教士态度的变化,也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他们自身的心态变化,预示了这一民族团体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作为开封犹太社团的重要成员和犹太教传承的首要参与者,掌教是探究开封犹太人同化进程的重要线索。由于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开封犹太社团中熟悉犹太教经典教义和希伯来语的人越来越少,犹太教的传承逐渐集中于掌教等少部分人之中。掌教对犹太教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进程。但是掌教作为开封犹太社团的一部分,随着社团被同化程度的加深,掌教自身对犹太教也越来越陌生。这极不利于犹太教信仰在开封犹太人中的传承。最后一任掌教离世后,开封犹太人的犹太教信仰便彻底瓦解,开封犹太社团也迅速融入到中国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6.
1605年,开封犹太人艾田前往北京拜会利玛窦,利玛窦随后派遣使者到开封实地调查.之后至开封进行考察的耶稣会士还有艾儒略和龙华民,他们坚信能够归化开封犹太人.真正实施归化开封犹太人夙愿的人,是后来首位来豫开教的意大利教士毕方济;延续其事业的人,主要是葡萄牙教士费乐德、奥地利教士恩理格;真正完成对犹太人古教古经系统考察、撰写出最有价值著述的人,是清初葡萄牙教士骆保禄、法国教士孟正气和宋君荣.明清之际,耶稣会士关于中国开封犹太人古教古经的追寻,是为其在华传教活动寻找提高权威性的重要依据.可以说,耶稣会士早期在河南的地方性传教活动,是与寻找开封的犹太历史追忆相呼应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存史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对开封犹太人的认识与态度。宋朝时期,犹太人以朝贡的方式与宋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宋政府同意其"留遗汴梁",从而开创了两个民族友好交往的新篇章;元朝时期,犹太人属于色目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但其某些习俗和生活方式与主流社会发生了冲突,元政府在尊重其社会地位的前提下,对犹太人及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进行了干预和调整;明清时期是开封犹太人的变革时期,开封犹太人采用"适应性"策略融入主流社会,并得到主流社会的充分认可,他们逐渐被中国的主流文化所同化。  相似文献   

8.
开封犹太人生活习俗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封犹太人生活习俗考刘五书犹太人最迟于北宋就来开封定居了。最盛时曾达三四千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被同化而“销声匿迹”了。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区的犹太人,无论怎样受到迫害、驱逐、屠杀,都顽强地生息繁衍着,甚至日益强大;唯独开封犹太人情况迥异。这种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犹太教、犹太人在我国的基本情况以及历代政府对犹太教的政策,并对中国有没有犹太人和如何对待开封犹太人后裔等问题提出看法,指出了我国对犹太教政策进行调整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罗马帝国逐出巴勒斯坦,从此他们便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独立。除在巴勒斯坦北部山区留下极少数外,绝大多数犹太人被迫逃亡,开始了充满苦难的世界大流散的历史。全球大部分地区都留下了犹太人的足迹。约在北宋年间有一批犹太人来到中国开封,并定居下来。从135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长达1800多年,以欧洲为主的反犹、  相似文献   

11.
犹太人流散在伊斯兰世界的模式和特点能够对入华犹太人的相关历史记载有所照明。开封犹太人所戴的蓝帽,历史渊源深远,属于伊斯兰教强调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区别标记"之一种。而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提到的杭州"犹太门",其实是杭州不说汉语的穆斯林按照伊斯兰世界的通用语对犹太区的称呼,不应按字面意思理解为当地真有一座名为"犹太"的城门。以往对古代中国犹太人的研究关注的是他们的华化或儒化,而忽略了他们与当地穆斯林的可能更为密切的互动。  相似文献   

12.
开封犹太人清真寺是开封犹太教众举行礼拜、诵经、祷告等宗教礼仪的场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先后经历11次重修、重建,面积从556.1㎡增至8196.2㎡。清真寺的格局也相应发生变化,由起初"一进院"扩至"四进院",从独尊上帝进而增添了尊崇民族祖先、社团及家族先人的宗教设施,清真寺的文化功能益加丰富。考察开封犹太人清真寺,不仅需要结合犹太宗教文化进行研究,而且需要关照开封犹太人所处的儒家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3.
古代犹太人大约在宋代入住开封,一直享受与主体民族平等的社会地位和自由发展的文化环境;但由于开封城市经济和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以及战乱的打击,开封犹太人不断外迁,社团规模萎缩;其职业构成也发生了一些渐进但重要的变化,由商业文化向科举文化嬗变.社团规模、职业构成和社会生存环境的变迁,使开封犹太人社团在不断萎缩中走向了消亡.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 渊源流长的犹太人历史,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散居在外的犹太人创造的。所谓散居在外的犹太人,是指寄居在古以色列国之外的犹太民族。犹太人最先为人所知的地方在古以色列。在两千多年向外散居的生存过程中,好几种杰出的散居文化得到了发展。譬如:在西班牙发达起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犹太人,取名为希伯来语名字的西班牙Sephardic Jewry。通过移民,西班牙和葡萄牙犹太文明传播到了土耳其和中东,传到了欧洲南部的一些地区,以及非洲北部。散居在外的犹太民族也产生了“东方”犹太人,他们寄居在阿拉伯地区和其它一些地方。在中国,开封的犹太人社团就有一个悠长而又丰  相似文献   

15.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事件,而在此期间对犹太人的迫害和屠杀在犹太历史上其意义更是深远。它彻底改变了中世纪西欧各国与犹太人的关系,是欧洲反犹史上的转折点,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犹太人的人口分布、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文化传统。因此,研究十字军东征时期屠杀犹太人的原因和影响,对研究近代犹太人的状况有十分重要的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有一支犹太遗民,来开封定居,在金人统治开封期间,于公元1161年犹太人建立起一座犹太教堂。这座教堂,曾称为“清真寺”或“道经寺”等。犹太人称自己的宗教为“一赐乐业教”,保持犹太人的特有习俗和宗教礼仪。按照犹太教的教规,不食猪肉,以牛、羊肉佐餐,但宰杀的牛、羊肉与伊斯兰教不同,必须将牛、羊肉的腿筋挑出,以纪念其先祖雅各。因此,民间就称其为“挑筋教”,犹太人亦乐于接受这种称呼,以示区别于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7.
俄国犹太人来自哈扎尔犹太人和西方犹太人。俄国犹太人问题在中世纪并不明显,政府的对犹政策相对于西欧来说颇为宽容,俄国犹太人属于自由民且享有信仰自由;到沙皇统治时期,犹太人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犹太人的境遇也发生巨变,沙皇政府采取排犹、反犹政策,从最初的排斥、驱逐、划定栅栏区,到最后演变成屠杀犹太人。沙皇政府对犹政策的转变有其深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关于开封犹太人被同化原因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开封犹太人被同化原因的几点看法张倩红关于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学术界存在着“科举制度说”、“通婚说”、“隔离说”、“宽容说”、“寺亡经亡、经亡教亡、教亡族亡说”①等不同的观点;近年来,学者们又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本文也就...  相似文献   

19.
现在我们查知,中国古代犹太人,七姓后裔居住在河南开封市的四、五十条街道和四郊农村,以及从开封迁移至全国14个省市的50多个市县。此外,移民至海外的,有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形成这样的分布局面,既有历史的渊源,也有近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丁家立的汉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孔子的儒家思想上,因为孔子的哲学思想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其所信奉的新教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他比较了中国语言文字的优缺点,建议发展表音文字与普及白话文,并在中高等教育中使用英语教学。通过对开封犹太入的研究,他劝告西方传教士要警惕中国文化异乎寻常的同化力。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他认为西方入应当对中国文化采取一定的妥协和宽容,把西方近代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要素结合起来,使其在中国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