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名称和渊源“传奇”是明清时期的重要戏剧体裁之一。“传”读作chuan,与“宣传”的“传”同音,而与“史传”、“传记”之“传”(读作zhuan)不同。其实“传奇”这个名称,在文学史上不一定都是指戏剧,如鲁迅编的《唐宋传奇集》就是唐代的短篇小说。“传奇”这一名称,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涵义,“明清传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文言小说虽然萌芽甚早,渊源远古,然而都一直只是汩汩细流,蜿蜒出没于松间石上,未能汇为大河,呼啸东去。只是到了唐代—确切地说,是到了安史乱后的八世纪中叶以降,才迅速成熟,形成了被誉为“与诗律可称一代之奇”(宋洪迈语),令后人千载瞠目的文言小说新文体—传奇体。这个阶段出现了诸如《任氏传》、《柳氏传》、《南柯太守传》、《莺莺传》、《李娃传》、《长恨歌传》、《霍小玉传》、《东城老父传》以及《柳毅传》等一大批光彩照人,雄视千古的优秀篇章。  相似文献   

3.
《莺莺传》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唐代传奇中,元稹《莺莺传》是一个很特出的存在。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唐之传奇文》中就将其与李公佐之作相提并论,谓为“于后来影响最大而特可注意者”。然而同时又说它“并不怎样杰出”。的确,《莺莺传》是一部影响很大又有着严重思想、艺术缺限的作品。关于此文思想性的局限,前人已多所论列,鲁迅所谓“篇末文过饰非,遂恶堕趣”(《中国小说史略》)正是从这个角度而言的;然而关于它在艺术上的失误及原因,却向少专文论述,间有涉及,也语焉不详。本人即从这里入手,也来谈谈《莺莺传》之得失。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传奇之中,《柳毅传》是一篇佳作,胡应麟说:“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撰述浓至,有范晔、李延寿之所不及.”对于《柳毅传》的艺术价值给予相当高的评价.《柳毅传》在当时流传甚广,查《太平广记》,我们可以知道,在唐代传奇中就曾两次提及柳毅传书之事.《太平广记》卷三—一“神类”《萧旷》叙及“太和处士萧旷”,夜遇神女织绡娘子,“旷因语织绡曰:近日人世或传柳毅灵姻之事,有之乎?女曰:十得其四五尔,余皆饰词,不可惑也.”另外,《太平广记》卷四九二《灵应传》中则借神女九娘子之口,叙述《柳毅传》的主要情节:“泾阳君与洞庭外祖世为姻戚,后以琴瑟不调,弃掷少妇,遭钱塘之一怒,伤生害稼,环  相似文献   

5.
《玄怪录》是唐代有名的政治家牛僧孺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它是唐代较早产生的小说专集之一,有较高的文化欣赏价值和认识价值,加之其作者几度为相,是“牛李党争”中牛党领袖,权震天下,因而文以人传,对唐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前辈学者如鲁迅、冯沅君等都对它评价甚高。总之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尤其是唐代小说者不可不予重视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6.
唐传奇文体的独立,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小说文体自身演进的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唐代小说观念发展这一内部原因。唐代小说观的发展体现在二个方面,首先是纳小说于王官系统,与《诗》、《传》并提,从而导致对小说叙事本性的张扬;其次是唐士人文化消解了小说的史性及确立了小说的本体性,在此基础上唐传奇文体独立了。  相似文献   

7.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写了一篇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了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恋爱故事。此后,不断有文人墨客对其进行改造与补充。其中,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最为著名。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其内容、人物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改变,由于承载这一故事的文学体裁不同,加之不同时期社会思想文化的变迁,使得爱情故事要表达的主旨出现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生与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剧中张生的形象在动态的发展中变成了作者和其所处时代的代言人。本文试从《莺莺传》、《董西厢》、《王西厢》三部作品中分析张生形象的演变和转型,进行逐层分析,以期把握形象实质,挖掘作品精髓。  相似文献   

9.
<正> 《莺莺传》是小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作者元稹在写作它的时候,当然是有事实根据的。但他所根据的事实是什么呢?千馀年来一直到最近仍然争论不休。唐代人似乎比较通达。尽管作者元稹名气很大,传奇在中唐又很盛行,有的应进士科的举子甚至用传奇作敲门砖的“行卷”,作者的朋友象李绅、杨巨源还都为小说写过诗歌。但很奇怪,对小说的素材来源却几乎无人说及,这无形中给后世的聚讼纷纭埋下了伏线。  相似文献   

10.
汉文写的朝鲜小说《王庆龙传》就是唐代传奇《李娃传》的翻版小说。《王庆龙传》的故事情节虽然和唐代传奇《李娃传》相似,但是女主人公妓女玉丹形象上发生了差异。朝鲜汉文小说《王庆龙传》翻版的过程中受到了明代冯梦龙《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影响。但是,与《李娃传》和《玉堂春落难逢夫》相比,更加注重了《王庆龙传》中女主人公固守贞节的烈女形象。其原因是贯通朝鲜社会的儒教意识形态,因为朝鲜社会中最理想的女性形象就是为一个男人坚守贞节的女性。除了《王庆龙传》以外,朝鲜后期的韩文小说《月下仙传》也是《李娃传》的翻版作品。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也坚守贞节,被封为了贞烈夫人,也表现了朝鲜翻版小说的转用现象。  相似文献   

11.
浅论唐传奇《李娃传》的故事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传奇小说中叙写婚恋故事的最为普遍,它们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都能做到委婉曲折,摇曳多姿,引人入胜。《李娃传》就是这类作品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叙事文学发源于唐传奇,而《莺莺传》是唐传奇的杰出代表。他的流传与后代对它的接受为《西厢记》的成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自从《莺莺传》出现后,崔张故事在唐代和唐代以后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但不同时期接受的态度也不同。唐代在统治阶级内部,以一种"猎艳"的心态赏玩崔张的情事;而宋代上至文人士大夫下至市民阶层都以"情"为关注点,为莺莺的遭遇而遗憾。  相似文献   

13.
中岛敦生平与创作有三个特点 ,其代表作《山月记》与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人虎传》比较 ,两者有六大不同点 ,主人公李征的形象有一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红线》、《聂隐娘》新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是卞孝萱先生唐代小说与政治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对《红线》、《聂隐娘》的题材和背景的考察,就两篇传奇的创作意图,主人公的形象持征,相关人物的仕历、事迹、行为和表现以及传奇的作者,作了详细的辨析和考证。这对于全面把握唐传奇的创作倾向,深刻揭示唐传奇的社会价值,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朝鲜传奇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中国传奇文学的直接影响,这是已经被充分证实的,这里无须赘谈。本篇论文着重探讨的是朝鲜传奇文学接受中国传奇文学影响的客观效果。中国唐代传奇的出现,曾给中国的小说带来怎样的清新!它以其无畏的魄力和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世代读者。在文学史上也为自己赢得了一席宝贵地位。我们都还记得鲁迅曾带有怎样的喜悦提及它:“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婉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亦甚明,而尤显者乃时则始有意为小说”(1)。唐以后,虽然模拟唐传奇尉然成风,但  相似文献   

16.
沈亚之是中唐多能的作家,在古文运动中是韩门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不但在当时的诗坛上享有盛名,晚唐著名作家李商隐有专门拟其诗体之作,而且在传奇小说的创作上,不仅以其数量在同辈作者中处于领先地位,还在内容的开拓、风格的创新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成功,奠定了沈氏在唐代传奇史上的重要地位。然而纵观沈氏一生,却仕途坎坷,“静常遭尤”(《答李生书》),很不得志。在他  相似文献   

17.
唐代传奇与士子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纵览唐人传奇小说时,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凡涉及婚姻关系的作品,男女主人公的姓氏几乎都不出崔、李、郑、王、韦、柳等姓。如《枕中记》中的卢生梦中娶了清河崔氏女;《游仙窟》中的十娘、五嫂分别是崔姓王姓;《离魂记》中倩女是清河张氏女,其恋人为太原王氏子;《李娃传》中男主角是荥阳公之子,《霍小玉传》中的小玉也出自陇西李氏。这至少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崔、李、郑、王、卢、韦、柳等姓,在唐代士子心中占有极高地位;从士子们对这类故事的津津乐道中,可知他们是非常倾慕那些家族的女子并且希望与之联姻的。那么为什么这几家姓氏会在唐士子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唐谱系学者柳芳在他的《氏族论》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山东(崤山以东)地区,太原王氏、清河博陵崔氏、范阳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所受《莺莺传》之影响,《霍小玉传》反思当时中唐士人婚宦问题,对人性与社会之矛盾有更深刻表现,小说将主人公遭遇归委宿命,悲剧精神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不是“虚实”所能指陈,实乃作者主观意识对历史存在的主体超越,即作家伟大人格和美好心灵的投射与熔铸。而且达到一定主体超越的小说艺术作品,都表现出一种超验之美,具有新奇与非经验所能认知的美学特征。如《三国演义》之距离美、模糊美、神秘美、传奇美等等,都属于“超验”之范畴。正由于这些艺术成就,使《三国演义》超出了其他历史演义之作,久传而不衰。  相似文献   

20.
台湾学者陈益源先生的新著《元明中篇传奇小说研究》是一部着人先鞭、开拓创新之作,扩展了我国古代小说研究之领域;但在古代小说的研究中,如能在注重文本研究的同时,强调推究作者和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对于把握小说的总体成就,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