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中存在着一种观点,认为历史规律是人们行动的合力。苏联学者库利科夫认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大量行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这些行动的合力(见《哲学译丛》1983年第6期,第3页)。国内学者中也有人认为,社会历史规律表现为由无数个人错综交叉的力量所组成的一丛平行四边形的合力(见《规律论》华岗著,第452~453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财经学院、南开大学、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的50多名有关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编写了《外商投资企业管理》系列丛书。  相似文献   

3.
(一)天津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趋势。 解放前,天津是我国北方的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天津金融市场在逐步恢复,呈强劲的发展势头。1993年,天津市资金市场吞吐量超过360亿元,仅次于上海,居全国第二。更具重要意义的是,有关各方对于发展天津金融市场和在天津建立北方金融中心已取得共识;中共天津市委、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4.
在旧天津的文学想象中,双城记既是故事与观念的构成方式,又是城市形象和文化身份的表达方式。天津想象的双城模式主要包括华洋双城模式、津京双城模式和津沪双城模式。"两个天津"的空间分隔和文化冲突制约着天津想象的人物塑造、主题表达和文化旨趣。北京以颓败、失势的形象进入津京双城模式,受到天津的嘲弄与规训。摩登上海对天津具有震慑力,然而这种胁迫感最终被天津的市井智慧所消解。在双城模式的天津想象中,天津作家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时,显露出进退失据的犹疑,从中可以洞悉天津想象的心理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由天津社联牵头,天津、北京、河北3省市社联、科协、社科院联合召开的“京津冀联合与发展研讨会”,于1994年12月6日至9日在天津举行。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京津冀社会科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专家学者、政府经协办和政策研究部门的负责同志。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李盛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远鹏,市政府秘书长张惯文,老同志李中垣等出席了开幕式。李盛  相似文献   

6.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我市1995年精神产品生产取得优异成绩单位的决定1995年、我市精神产品生产取得优异成绩。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再次夺得“满堂红”、天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影片《花木兰传奇》天天津电一视台拍摄的电视剧《苍茫》、天津儿...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8月12日,"天津市舆情研究中心成立暨舆情信息工作与智库作用研究论坛"在天津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浙闽出席会议并为天津市舆情研究中心揭牌,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学忠、天津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史瑞杰出席。来自全国各地及本市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施琪主持,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钟会兵在闭幕  相似文献   

8.
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既是困扰着人类实践的重要难题,也是困扰着社会哲学和意志论的“根本难题”。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无法完满地解释下列形式上的悖论:一方面,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而人们的行动总是有意志的;另一方面,社会规律又具有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实际生活中,从客体或主观意志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人的意志与社会规律的方法,既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后果,也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合理地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需要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浅析海河与天津历史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三岔河口一带的直沽寨是天津最早的城市胚胎,海津镇的出现则确立了天津地区河海通津的重要地位。从金元时期开始,作为天津城市前身的直沽,经济、文化中心即在三岔河口沿河一带,天津设卫建城后这种情况未尝稍改,从而为天津确立了河海通津、南北交融的文化品格。开埠后,各国租界自海河上游向下发展,不但形成了天津城市发展夹河而立的总格局,也决定了“百年风云看天津”和东、西文化荟萃的文化走向。  相似文献   

10.
日前,中共天津市委研究室、天津市社联联合召开“天津市迎接‘入世’对策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入世”对中国与天津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就如何更新思想观念,搞好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模式等宏观层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务实的见解。现综述如下:一、中国加入WT0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教委员会和天津社会科学院1月24日至28日联合召开了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座谈会。全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和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就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科学工作的指示精神,做好社会科学规划工作开创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进行了认真  相似文献   

12.
行动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亚玲  傅淳 《学术探索》2004,1(1):82-85
行动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行动研究本身的研究是运用好行动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集中对行动研究的产生和发展、行动研究的含义、理论基础、特点等几个理论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维和行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和行动是联合国对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贡献之一。在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半个多世纪里 ,随着世界格局的巨大改变 ,维和行动在数量、规模、范围甚至性质上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半个多世纪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在收效显著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面对局限 ,联合国应该及早确定与完善维和行动规则 ,把维和行动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社会行动的规律,是客观的,同时又具有关系的特点和主体的特性;把握社会规律的特征,廓清社会规律的内在机制,对坚持以人为本,按社会规律办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人对现实反映的一种形式,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的活动与行动中,它有着独特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自来就把它看作人的行动的推动力量。因此,深入地探讨和揭露人的情感生活的规律,无论对教育工作或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是有重大意义的。本文就与情成规律的研究有关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法人行动"是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的一项理论创新.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理论,"法人行动"扩充了行动者的边界和类型,认为当代社会的基本行动者由自然人和一部分法人共同构成;作为一种组织理论,"法人行动"从理性行动的理论视角出发,为组织控制、组织生存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供独特的解释框架;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理论,"法人行动"对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有着深刻的洞见."法人行动"完全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学理论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供求规律支配着价格如何决定,而对市场经济和供求规律的抱怨并不是说它们不发生作用,而是说它们造成了某些个人或集团不喜欢的后果.对市场后果的不满导致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行动.这些干预市场的动机虽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政府行动的鼓动却由于考虑不周而往往造成经济混乱.通过就目前政府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可能给经济带来的一些影响进行分析,结论是,目前,中国要在适应供求规律的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才是上策.  相似文献   

18.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积淀了600多年灿烂的城市文化.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吸纳了中外、南北各种文化精华,素来以“杂”著称.对于天津民俗民风大规模的文学书写,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津味文学的兴起.这一时期,冯骥才、林希、张仲、肖克凡等津味作家致力于凸显作品的津味特色,将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地域特征加以呈现,推动了津味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意识发展到理性阶段,行动的理性通过直向运动造就伦理世界和反向运动造就道德世界来说明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在行动的理性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快乐和必然性、心的规律和自大狂、德行和世界进程,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来说明个体如何获得德行和什么是善。自我意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个体性而达到与普遍性的统一,道德正是普遍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它是普遍性的现实性表征。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联合国唯一可以运用的军事干预手段。联合国维和行动从1948年创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反映出维和行动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主要是法理依据不明确以及违反维和原则带来的法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