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炎秋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54-56
陈果安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语言的观点值得再商榷。我们认为 ,文学形象是有自足性的 ,文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形象 ,形象是文学的本质。但是在强调文学的形象的本质的同时 ,应该重视语言的能动性 ,加强对语言是如何塑造形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审美意识形态——兼与童庆炳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吉猛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4):83-87
人们的审美意识(对于"美"、"丑"、"悲"、"喜"等等的意识)本身是一种意识形态,即审美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哲学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等其它具体的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并列位置.文学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全方位"性的意识形态,是各种意识形态的集中表现形式,是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审美等意识形态的交汇、出入之所,同时,文学还是非意识形态性的社会意识--科学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场.从以上观点来衡量,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既具有非科学性,又具有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孙旭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80-84
在话语转型的大环境中,文学“人民性”作为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时至今日依然没有淡出理论研究的视野。文学“人民性”问题的当下思考和讨论,继续着对“人民”含义的原初理解,同时,频繁更新的社会现实及文学现象之下,对“人民性”的理解一反其宏观群体价值定位,而趋向了对“民本”、“边缘”等个体价值的发现和强调,甚至由此过渡到将文学的“人民性”直接等同于文学形式层面的边缘性。对此问题的多元思考与其较强的理论概括能力和穿透力不无关系。同时,文学“人民性”的当下涵义是多元的,包含文学的“普世情怀”及文学的“本体性”两个基本层面。若将之形象化理解,则是文学亘古不息的炽热激情与其边缘理性之间矛盾却又幻彩纷呈的映照,体现了文学“慰他”与“慰己”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4.
傅惠敏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4):78-81
以"交易"为主线,分析和归纳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资产阶级形象系列,在与贵族地主系列形象的比较中,得出其共性与个性特征.从而彰显资产阶级形象系列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应有地位,为俄国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周明初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关于晚清七十年间文学的命名,自上个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以前通常称之为晚清文学,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称之为近代文学,九十年代以来或称近代文学或称晚清文学,进入新世纪特别是2005年以来,又有以晚清文学代替近代文学的趋势。这一时段文学命名的变化,既有着复杂的时代政治发生变化的因素,同时又有着文学观念发生变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可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336-336,338
作为西欧历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展示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也是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用本国文字写成的作品,但丁的《新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其代表作《神曲》。《新生》虽然诞生于蒙昧黑暗的中世纪,但作品通过歌颂纯洁的爱情,冲破了禁欲主义的桎梏,曲折地表现了反封 相似文献
7.
陪都文学与"重庆形象"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明工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7-24
陪都文学作为抗战时期的重庆文学,通过对陪都文化的现实表达,在地方文学的基础上生成为区域文学,直接推进了"重庆形象"的战时变迁,促使重庆形象具有了陪都文化的双重内涵与陪都文学的整体构成,重庆形象由此成为陪都文学的区域性标识。 相似文献
8.
皇甫风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1,30(6):83-86
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心事件之一。这种形象塑造的方式是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1958年之后的文学形象的塑造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意识形态。规范要求农民英雄人物必须“放在矛盾的主导地位”,必须写成“进攻的性格”,是“叱咤风云”的形象。农民英雄人物的塑造存在着严重的“神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刘真伦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76-81
文学本体观念的更新导致文学思潮的演变,进而影响创作原则、创作方法乃至题材、体制、风格以及批评理论的演变,从而完成文学理论范畴的系统转换,并最终影响文学创作时代风尚的变迁。唐代文学本体观念由“原道”、“言志”向“缘情”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唐代诗风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项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使新移民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文化形象.新移民文学一方面通过对"刻板化形象"的解构与"世界公民"形象的重构来摆脱"东方主义"话语的束缚,另一方面则通过对"根"意识的追索与终极关怀的探求实现了其自身对主题的超越,从人性的角度对人类的共性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何小颖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3):53-55
莉莉丝和夏娃是犹太史书和《圣经》中的犹太女性形象,两者的形象和故事在不同的典籍里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讨了对她们形象和关系的理解对美国犹太女性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璐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13,(12):127-128
关于《钗头凤·红酥手》,宋人笔记均认为是陆游写给前妻的,因无正史记载,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被他人演绎。后世或肯定笔记的说法,或认为词乃赠妓之作。无如何,陆游始终是故事的主角。本文旨在分析《钗头凤》故事中陆游的形象。 相似文献
13.
14.
蔺志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4-57
《占有》是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的最成功的作品之一。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多个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三类:其一,天使——家庭的牺牲品;其二,看不见的女人——孤独地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其三,新女性——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三类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服从或抗争,其不同的人生轨迹共同谱写成一部完整的女性史。分析不同类别的女性形象,有利于揭示女性的不同命运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5.
徐訏创作是“反思文学”与哲理的“艺术直观”,其精神聚焦在于人性自由与存在自由、对必然性的追寻、拓展生命与求索宇宙本体,归根结底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徐訏创作中求索自由的两条路向是由康德指示的,但徐訏以多重自由观打破了康德局限,且有极其先锋的表现。此外,徐訏文学话语空间呈现出“揭批系统—创化系统”的构型,系统中出现复调主题、“我—你”模式、“跨国生存空间”结构与“宇宙空间”,是“有自由意味的宇宙形式”。 相似文献
16.
北美殖民时期主流文学与印第安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3-127
北美殖民时期不仅是美国文学的萌芽期,更是美国思想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期。立足于殖民时期北美大陆特别是新英格兰地区主流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将印第安人形象置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语境下进行全面考察,不仅可以深化我们对这些作品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了解美利坚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和精神实质,从而更好地实现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7.
周楠本认为鲁迅在《复仇(其二)》中引用耶稣受难的故事“未能反映犹太历史的真实”,其实,鲁迅的引述基本符合福音书的记载。周文用阶级论解读四福音书中的耶稣,既不符合耶稣时代犹太社会的政治形态,也曲解了耶稣的思想和行为。《圣经》是建立在有神论根基之上的。在福音书里,耶稣自始至终是作为有神性的人子被记录的。若依照福音书为史料,对耶稣作正面论述,则须放在神学语境里才能进行,而不能纳入阶级对抗政治变革的话语系统。 相似文献
18.
王阳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4):63-67
索尔·贝娄的短篇<寻找格林先生>包含一系列二项对立的意义建构.李鑫华先生依据美国新修辞学家伯克的认同学说对此短篇进行解读时忽略了文本中的二项对立建构,因而得出的阐释结论不符合小说实际. 相似文献
19.
张芳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3):69-73
作为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国当代主流价值观的特殊文学作品,《女勇士》《灶神之妻》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汲取养分,以美国人的视角加以创作,激发了西方读者的想象力,引发了共鸣,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创作过程中,因时空之囿、身份诉求以及跨文化传播等因素,华裔作家经常有意无意夸大中国文化中的消极部分或改编经典的故事人物形象,以迎合西方人的欣赏品味,造成了中国形象的误读.这种误读折射了华裔美国作家回应主流文化的叙事和生存策略以及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境遇. 相似文献
20.
李小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4):447-451
在佛教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陈允吉教授是其中成绩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其研究个性,用他自己的话表述就是:一曰“觊文澜迄不离文,援佛法未尝皈佛”,二曰“纳须弥入尘毛芥子”,三曰“寓义理于考据文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