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领导文萃》2011,(2):136-141
经济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就算按市场价格计算,中国的GDP在近十年内似乎  相似文献   

2.
《领导决策信息》2010,(49):26-26
最新发布的中国社科院《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预计,2010年中国GDP增长速度将达到9.9%的较高水平,2011年GDP增长率预计可达10%左右。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发展到了转折关头.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3.
戴旭 《领导文萃》2012,(14):98-100
前不久我曾参加了一个论坛,举办方当时邀请了60多人,号称是中国战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该在下午发言,但听了他们上午的发言,我忍不住就把话筒抢过来了。几乎所有人都在讲,我们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说我们再忍10年,就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GDP大国,到那时,我们中国说话就算数,就可以扬眉吐气了。我说:"这个  相似文献   

4.
资讯 经济     
《领导文萃》2011,(2):136-137
中国将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为美国的3%;到2009年,这一比例已接近20%。按照当前两国的相对增长速度,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到2014年,中国经济的绝对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5.
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的GDP由1400亿美元增长到16000亿美元.人均GDP从181美元增长到1200美元.对外贸易额南1978年的200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15万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5%,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联合国贸发会议原秘书长鲁本斯·里库佩罗说.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过程.成为近十年来最令人瞩目、最引人人胜的经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从人类历史来看,中国文明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文明数千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屹立在世界东方.只有到了近代,中国因封闭而落伍,因落伍而挨打,因挨打而奋起,这就有了孙中山"振兴中华"的夙愿,但是并没有找到真正的复兴之路,中国仍然加速衰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总量比重从1900年的12.0%下降至1950年46%.此时的中国是2000年来特别是200年来,占世界GDP总量最低的历史记录,也是世界绝对贫困人民最多的国家. 那么20世纪下半叶,中国是否能够发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中国能找到摆脱绝对贫困、摆脱极端落后的面貌、实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重新崛起和伟大复兴之路吗?历史给予回答:到200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比重达到11.8%,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显示了中国先衰落后崛起、先挨打后自强的历史轨迹,也为实现21世纪"中国梦想"奠定了历史的大台阶.  相似文献   

7.
外刊外报     
中国2025年将成最大经济体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5日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2025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未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GDP——将达到38万亿美元。有10个趋势将使中国的经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保证经济建设中心的政绩考核制度也随之建立。所谓竞争性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GDP优先战略指导下的地方经济竞赛。客观地说,GDP优先的政绩考核为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没有增长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样没有发展的增长也是不可取的。随着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GDP优先战  相似文献   

9.
正【策划人语】GDP,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物,从1985年开始,一路走来,承载了诸多的是非与无奈。客观上说,GDP只是衡量一国、一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过去数十年一直保持在两位数的GDP增速,不仅使我们创造了世界眼中的中国奇迹,而且对于现今的中国,GDP也自有其深远意义。但是,一些地方政府把GDP推崇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盲目追求和过度迷恋GDP,达到了扭曲、畸形和癫狂  相似文献   

10.
外刊外报     
《领导决策信息》2012,(44):10-10
中国2025年将成最大经济体 英国《每日电讯报》11月5日 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到2025年中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未根据通货膨胀调整的GDP——将达到38万亿美元。有10个趋势将使中国的经济增速在2020年之前加快到16%左右。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10,(23):30-31
2009年12月,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上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增长,是我国摆脱长期以来依赖的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不久前,多个机构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就中国面临的碳排放状况和未来的可能的减排情景作出了分析。本文根据已公开资料就我国的碳排放问题做出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世界和中国1971-2007年的能源效率、1960-2007年的CO2排放效率以及相应年度的GDP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的CO2排放效率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中国的能源效率和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GDP是能源效率的Granger原因,从短期来看,GDP与能源效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中最核心的指标是GDP.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2003年,我国的GDP增长了9.1%,达到了11.67万亿元(居世界第七位),人均GDP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达到了1090美元;2006年我国G D P更是达到20.94万亿元,增长10.7%,成为自1997年以来GDP增长最快的一年,为中国步入"全面小康"发展阶段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4.
张立群 《决策》2010,(12):70-72
从三大需求预测,2011年GDP增长率有低于8%的可能,较2010年降低2个多百分点。若采取相应政策措施,基于我国强大的发展潜力,GDP增长率可能回升到9%左右。  相似文献   

15.
吴敬琏厉以宁纵论改革三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孟龙 《领导文萃》2008,(10):131-136
成功的三个方面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绩为世界瞩目,从指标方面中国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就:第一个突出成就是经济的高速成长。最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中国的GDP以每年接近于1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相似文献   

16.
吉彬彬 《经营管理者》2011,(6X):235-235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而"世界第二"的背后,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人均GDP尚未达到世界水平,质化GDP水平较低,而我国应当以"韬光养晦"的姿态,坚持改革,和平发展,富国强民,实现中国腾飞。  相似文献   

17.
专家解读     
中国GDP被夸大还是缩小了 “中国GDP不是夸大了而是缩小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最近针对中国的GDP是否被夸大的问题时作如上表示。据悉,2002年中国GDP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2003年有可能达到11万亿。 厉以宁说,现在中国的GDP中,国有企业跟民营企业各占半壁江山。国有企业可能有一些夸大的部分,但夸大毕竟是有限度的,事实证明,夸大与缩小相比,缩小部分明显大于夸大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这一年,中国面对的是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的调整变化,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的世界经济格局。在此背景下,中央果断出手,宏观调控政策从容应对,“见招拆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去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0.6%,经济企稳向好局面进步巩固。现将一年来最“给力”的经济政策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中国GDP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世界各国认为中国GDP还有继续增长的可能性。经济发展以增进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为目的,但如果经济增长中相当的份额用以弥补无效投资和浪费,致使GDP数值的增多而非人民生活和社会福利的提高,就违背了发展经济的目的。很多经济学家将GDP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重要指标,然而种种现象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本文将从GDP作为衡量指标的优缺点入手,通过比较GDP及部分国际经济指标对如何衡量社会福利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基于产业竞争性、资本异质性和赤字约束的多条件税收竞争模型,揭示了特朗普税改的可能影响,并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了特朗普税改对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直接影响和由此可能引发的国际税收竞争效应。本文的结论是:(1)由于中国与美国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特朗普税改对中国经济的短期负面冲击并不太大,减税将可能导致中国GDP下降0.60%;(2)中国要高度关注欧盟和日本可能参与税收竞争带来的叠加影响,这种叠加影响将可能导致中国GDP下降1.34%;(3)中国参与国际减税竞争的收益只有0.10%的GDP增速,应对特朗普税改,中国应重在优化产业环境和提高资本净回报率;(4)从长期影响看,特朗普税改可能对中国产业结构产生低端锁定效应,针对特朗普税改的行业影响,中国应实施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5)特朗普税改将可能使中国贸易条件恶化0.10%,降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效益,中国应积极应对由此引起的进出口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