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凡 《人才瞭望》2014,(10):96-96
我国古代有“十八般武艺”的说法,对于“十八般兵器”之说并没有专门的定义。大多数人也认为,“十八般兵器”一说也是源于“十八般武艺”的概念。明朝的谢肇刹所著的《五杂俎》指出“十八般武艺”为:“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徒手相搏)。”成书于同一朝代的长篇小说《水浒传》提到的十八般兵器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即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杈。  相似文献   

2.
郭建 《人才瞭望》2009,(4):101-101
明代小说《古今小说》(即《喻世明言》)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里引了一段俗语:“天下只有三般口嘴,极是利害:秀才口,骂遍四方;和尚口,吃遍四方;媒婆口,传遍四方。”  相似文献   

3.
倪早菊 《人才瞭望》2009,(11):61-61
1977年年初,华国锋找胡绩伟谈话,准备让胡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华对胡说:“很多同志建议你到《人民日报》担任总编辑,你有什么意见?”胡答:“我只担任过副职,只能做副总编辑,总编辑的工作,我怕不能承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4.
《人才瞭望》2009,(5):52-52
“忐忑”一词形容心神不定,如“忐忑不安”、《五音集韵》、《字汇》、《康熙字典》等典籍都有收录.很能使人望文知义..但它的读音何来?字源何处?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相似文献   

5.
心无所住     
《六祖坛经》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六祖慧能未出家前,有一次帮一位富人家去送柴,讨生活。到了富人家门口,见一老者手捧一本《金刚经》在诵读,隐隐约约听见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猛地一下就觉得此语十分了得。  相似文献   

6.
知风 《人才瞭望》2014,(7):93-93
日前,《华商报》发表《被“提升待遇”误读的公务员分类改革》一文。公务员分类改革怎么会被“误读”?文章开头引用了来自《新华每日电讯》4月4日的消息:“国家有关部门正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一旦实施,公务员挤破头也要争当领导的局面将得以改善。换句话讲,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  相似文献   

7.
“将心,心也,众心,心也。”中国古代著名的《武经七书》之一《司马法》定爵第三中的一句话,它的含义是:“将军的意志是全军的心脏,士卒的意识是全军的心脏,二者必须统一。”这句话透漏出现在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作为领导者必须把团队的目标和每个成员的目标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大家能够向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妙联二则     
“人杰地灵”育人才 宋湘(1756~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梅州人。清嘉庆四年进士,官至曲靖知府、湖北粮道。有《红杏山房诗钞》。此为其题丰湖书院联。  相似文献   

9.
高胡 《人才开发》2009,(3):59-60
唐初王勃以其旷世才情颂誉临川,《滕王阁序》中有:“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自古以来的临川。以“才子之乡”名扬四海。从一代名相王安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到《牡丹亭》的作者“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都是临川英才辈出、人文荟萃的生动写照。斗转星移,而今。位于江西抚河之滨的临川一中师生传承先辈们的才气豪情.谱写着一篇又一篇“才子学校”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道歉的艺术     
莎士比亚曾在剧作《李尔王》中说过:“为失败找借口,最后只会使伤口越撕越深。”  相似文献   

11.
段慧群 《人才瞭望》2014,(12):90-90
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南朝《文选》中《苏子卿诗四首》的第一首写道:“骨肉绿枝叶,结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意思是说:“兄弟的亲密关系就像树叶长在树枝上,朋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相亲。  相似文献   

12.
京翔 《人才瞭望》2013,(11):32-32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2013年6月4日播出《成败论乾隆(上)第七集皇帝的爱情》。在《富察氏的人格魅力》一节中,讲乾隆的孝贤皇后时,字幕上打出了这样的文字:“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清史稿·后妃传》。”主讲老师把“通草绒花”解释为“天然花草”。这就说错了。通草绒花不是通草开的花,而是人工制成的工艺美术品,是假花。  相似文献   

13.
复姓的来历     
付新 《人才瞭望》2010,(8):16-16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有的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千”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如今我们见到“勾当”一词,首先觉得这个人干的不是什么好事。但在古代,“勾当”却没有这样的贬义,它只是表示某个人做了一件平平常常的事情。 “勾”,就是“处理”的意思。《法苑珠林》中写道:“主典云:‘经忏悔者,此案勾了。至如张目骂父,虽蒙忏悔,事未勾了。”’而“当”字,也不过是“主持、处理’之意,《管子·五行》:“蚩尤明乎天道,故使为当时。”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北邀当国者相见。”还有“当政”“当权”等,都是此意思。  相似文献   

15.
古书《酉阳杂俎》中有个著名的“妒妇津”的故事:相传刘伯玉的妻子断氏嫉妒心很强。刘伯玉曾经称赞曹植在《洛神赋》中所写洛神的美丽。断氏听到后,气愤地说:“你凭什么说水神那么美!瞧不起我?想休了我是吗?我要是死了,还当不上水神?”后来断氏果真在渡口投水自杀。后人将她投水的渡口称为“妒妇津”,妇女在此渡河的时候都不能浓妆艳抹、衣着华丽,否则就会风浪大作,据说是断氏又开始嫉妒了。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时代》杂志16日宣布,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当选为该杂志2009年年度人物。“中国工人”是今年榜单上的唯一一个群体。《时代》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干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12月17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7.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一部扛鼎之作。长期以来,《老子》的自然哲学思想得到广泛关注,而其中蕴含的社会管理思想却相对受到忽视。然而,老子身为周王朝的史官,对当时社会管理行为的种种弊端有着极为深刻的理解:加之他中年“避祸于鲁”,晚年又“流难于秦”,也使他能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去思考整个社会,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佚名 《人才瞭望》2014,(10):78-78
臣妾,古代指地位低贱者。《战国策》说:“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注云:“男为人臣,女为妾。”所以也以“臣妾”指臣服者、被统治者。显而易见,“臣妾”是一种统称,指作为臣民的众男女,对具体的一男或一女,不能称作“臣妾”。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叔”字:“父亲的弟弟或称呼跟父亲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但在古代,“叔”字丝毫没有叔意,没有一点长辈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每月读评     
《人才瞭望》2014,(3):M0003-M0004
唤醒“低头族”对亲惰的漠视 新闻回顾:《扬子晚报》近日报道,一位妈妈看到到家的儿子低着头不停地翻手机.感到失落,写了一封信“我们只想你能陪我们说说话”,让很多网友心酸.有网友倡议“关机一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