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2005年,市委宣传部策划推出《金陵文脉》一炮打响,引起了广泛赞誉。在此基础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首倡推出作为《金陵文脉》姊妹篇的《金陵人杰》,由南乐市文联组织五六位作家、学者,三易其稿方才竣工。
自即日起本刊将陆续选登《金陵人杰》部分内容以便读者先睹为快。考虑到近现代人物与我们的距离更近,因此本刊将着重编选可读性较强的近现代名人故事奉献给大家。本期首次推出的是魏源、左宗棠。敬请读者关注本栏目,我们也期待您将您读后的意见、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提高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7.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故都.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数不尽的旧淹轶事,许多精华被载^史册,流传下来。其中历朝历代的府志就是一个重要的史料载体。 相似文献
8.
刘经富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2-116
《艺风老人日记》共出现陈三立的名号221次,记录了日记作者缪荃孙与陈三立从光绪十七年(1891)到民国七年(1918)交游往还的史实,为我们了解、研究陈三立的人事关系、诗作本事、诗钟活动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前留存下来的南京历史文献达一万种左右,它们不仅是南京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脉延续和发展的有机构成,是研究南京乃至全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和民风民俗的重要资料。《金陵全书》是距今600多年前明朝政府在南京编纂《永乐大典》以来,南京地方政府对南京文献的首次系统编纂整理出版工程。截至今年6月,全书已出版推出50册—— 相似文献
10.
南京是一座风光旖旎的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南京的青山、绿水、古城、茂林,水乳交融,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南京居民.也给南来北往的过客留下了难忘的印象。21世纪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塑造南京的城市形象.向世人充分展示南京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一直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记忆中不可承受之重,作为史无前例的民族伤痛,其残酷、暴虐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想象极限.但是,这不应成为我国作家书写和言说的禁忌与逃避的借口.美籍华裔作家严歌苓、哈金迎难而上,各自推出了《金陵十三钗》和《南京安魂曲》,在艺术和思想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通过深入两部小说的内部,细致分析它们的开头、叙述者的设定、语言和叙事上的特点,在比较和参照(西方二战题材的“创伤小说”)中,揭示两者背后的思想潜设与伦理指向,对它们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13.
草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61-61
南社源出江苏,其成员生前有不少人都在南京生活、工作、战斗过,并且写下了大量的与南京有关的诗词作品。 江苏省南社研究会会员金建陵、副秘书长张末梅夫妇多年潜心研究南社及其文学活动,著述颇丰。此次,他们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竭尽全力,搜集并整理南社成员在南京的诗词作品,将其编辑成集,名之为《南社诗人咏金陵》,由民革南京市委文史工作委员会刊印发行。该书收集、辑录了六十多位南社成员咏南京的诗词,数量共有140多首。这本诗集,反映了南社成员在南京从事诗歌创作的基本情况以及某些革命活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社成员在辛亥革… 相似文献
14.
自本期起,《金陵嘹望》与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联合推出《创意南京》专栏,该栏目将致力于为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鼓”与“呼”,将全力报道好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领袖人物进行专访,并邀请专家多方对话,深度探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同时,专栏欢迎社会各界人士不吝赐稿,发表真知灼见,为我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6.
18.
张宪席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200-201
由张艺谋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金陵十三钗》,共投资6亿元人民币,启用了好莱坞著名国际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并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张导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中赋镜头于寓意,于独具匠心的技艺和声情并茂的声音中,艺术化的呈现了一抹浩劫中的亮色——人性的光辉。让观众在观影中,回溯历史的沧桑,品味真、善、美的人... 相似文献
19.
产业方向把握准确,客户资源重点提前转移,横向做宽的同时,以层次分明的滚动式发展做长纵向,这些高招使得企业不仅有效规避了风险,更如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