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治18年(1885)是日本文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年。第一,日本近代文学黎明期首部文学理论著作、坪内逍遥的文学论《小说神髓》(1885~1886),以及坪内逍遥将自己的文学理论付诸实践而创作的小说《当世书生气质》(1885~1886)问世,第二,同年2月,文学爱好者出于兴趣,自发组合, 相似文献
2.
一 长久以来,我们对日本古代文学的认识,几乎都是在“文学史”的范畴内进行的。 但是,当我们深入地思考日本古代文学的一些有意思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感到“文学史”给我们的知识的匮乏——这就是说,“文学史”范畴乃至“文学”的范畴为我们提供的知识和信息,是无法替我们揭开许多深藏在日本古代文学中的“历史之谜”的。其实,假如不是读“文学史”,而是读“文学文本”,那么,疑问将会是很多很多的。几乎所有那些令人十分有兴趣的问题,“日本文学史”作为一个学术体系,从来不加议论,或者说是一个有意从根本上必须加以… 相似文献
3.
4.
西行法师在长达50年的隐逸生活中,开启了日本隐逸文学的先河。他把隐逸生活与和歌创作结合起来,在和歌创作中融入了佛教思想,扩大了和歌的表现领域。他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发现了闲寂的美,使闲寂的美学理念得以形象化,丰富了和歌的表现方法,直接影响了徘圣松尾芭蕉的创作。研究西行法师在日本文学史上的地位,不仅可以使人们了解这位日本古代的传奇歌人,而且可以使人们对日本文学的发展史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没迅速改变中日文化和文学交流的空白现实;直至1976年,中国的日本文学译介才历经曲折,逐渐走上正常发展道路。本文便要将这一历史演进进行概括,选择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大江健三郎等几位著名作家为例,谈谈日本文学与中国邂逅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日本与西班牙的交流始于16世纪,西班牙当时是通过其殖民地菲律宾向日本宣传基督教,1949年7月,西班牙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到达鹿儿岛,然后在平户、山口、京都等地传播基督教,获“东洋使徒”之誉。基督教在日本遭禁期间,西方书籍不可在日本流传。江户幕府的管制有所放松后,德川家族的葵文库中有了法文版的《堂吉诃德》,当时的文库管理员并不晓此书作者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中村正直译《西国立志篇》介绍西欧文学时,涉及了塞万提斯。1887年,《堂吉诃德》以《钝喜奇行传》的书名引介到日本。《堂吉诃德》的标准日译本于1915… 相似文献
7.
日本古代的楚辞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楚辞>传入日本到安土·桃山时代.第二阶段为江户时代.在这一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当数西村时彦,其对楚辞的研究可以用细致入微来加以形容.当我们在对楚辞进行研究的时候,不仅要从中国诗歌这一角度来进行研究,同时也应该具有从异国角度来进行研究的眼光,看看国外学者是如何接受楚辞并给出他们自己的解释的.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也许能够从中看出一些问题,并且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出楚辞在世界诗歌史上的地位,同时这也是一个文化传播和被接受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石川忠久为中心的全日本汉诗联盟之成立,实现了日本当代汉诗界力量的总集结.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日本的当代汉诗多表现追慕传统的风雅情调,在创作上存在内容题材陈旧、语言依赖日语训读、知识背景狭窄以及体裁单一等欠缺,同时面临在年轻人中的推广及培养人才的课题.扩大同中国诗词界的交流,是帮助日本汉诗获得发展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村上春树研究始于作家的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新人文学奖"的1979年.28年间计出版学术类著作92部,而仅从日本国会图书馆资料库的<杂志纪事索引>中便可以检索到学术论文530篇,散见于报刊的文章更难以计数.学术界的投入在现代以来的作家作品研究史上是空前的,以评论家、大学教授为主体的研究群体中,大家云集.人们关注了村上现象与日本当代文学、村上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技巧、创作意识与小说倾向,以及外来影响与村上小说文本风格等相当宽泛的领域.与此同时,批评与攻讦的声音也从未消失过.村上一直是在褒贬毁誉中持续着自己的创作历程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目前的日本文学研究中,农民文学似乎是一个被人冷漠的角落。然而,拂去落积的经年尘埃,当可发现一部描写农民的写实主义不朽杰作,这便是杰出短歌作家及小说家长冢节(1879—1915)的长篇小说《土》。《土》何以被誉为“日本农民文学史上的纪念碑”和“近代日本文学中屈指可数的名作”?可见不无探求其究竟之必要。 相似文献
11.
傅斯年的吏学便是史料学是一个颇有学术价值的命题,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文学史料建设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科学准确的文学阐释大都以翔实的史料作为基础;没有史料支撑,很多问题都得不到有说服力的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史料建设需要解决三个问题:深入认识史料建设的重要意义,尊重史料建设者的劳动;力戒浮躁情绪,树立严谨的学风;克服避讳心理,直面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司马迁创造的文化奇迹,是第一部纪传体中国古代通史,由于《史记》的问世和影响,史学才冲破传统经学体统,以独立的学科自立于中国古代学术之林。司马迁对前代文化经典的接受塑造了《史记》的文化品格,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所开创的叙事体例、语言表达范式、行文风格对后世叙事文学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示范性作用,作为文学经典进入世界文化的神圣殿堂。《〈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之路》一书系统深入地考察了自《史记》问世两千年来“以文学的名义”被接受、认知的文学经典建构之路,沿着这一研究路径,追溯、探索《史记》文学经典化的学术思想史,进而期待《史记》文学研究尤其是《史记》对叙事文学影响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刘毅教授的专著《日本股份制变革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是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是近年来国内日本经济研究领域一部系统研究日本股份公司问题的颇有特色的专著。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产生的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农民阶级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伟大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把从南宋到元末流传于民间的传说、话本、杂剧中的有关水浒故事集中起来,赋予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成为封建社会文学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煌煌的经史子集及后来勃兴的戏曲、小说中,明清之际的金圣叹,经过方兴未艾的通俗叙事文学的洗礼,以卓识巨眼勘定:《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为“六才子书”,并言:“圣叹本有才子书六部,《西厢记》乃是其一。然其实六部书,圣叹只是用一副手眼读得。如读《西厢记》,实是用读《庄子》、《史记》手眼读得。便读《庄子》、《史记》,亦只用读《西厢记》手眼读得。”(《读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这虽然带有批评八股文的评点家底气,但却道破了今人每言的打通文史哲关节的大道理———要用文学批评的眼光去打量《庄… 相似文献
17.
一、森鸥外与坪内逍遥的“没理想论争” 《青年》是鸥外于自然主义登峰造极之时发表的代表性反自然主义小说 ,鸥外要以理智的理想主义来反击自然主义提出的“无理想无解决”这一文学主张。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早就文艺创作中有无理想为论题开展热烈论争的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开拓者森鸥外和写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坪内逍遥。但是在论争过程中 ,逍遥并没有正式提出“无理想”的主张。所谓“没理想”,意即“隐没理想”,将理想“隐没”于作品之中 ,表面不见理想。1 后来渐被逍遥的追随者和批评家们演变成了“无理想无解决”。当我们论述自…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政治学研究分为政治理论、行政理论、国际政治理论等学科 ,其战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 194 5年至 196 0年 ,第二个时期是从 196 1年到 1973年 ,第三个时期是 1974年以后。作为独立的学科虽说历史并不长久 ,但各方面的研究都很活跃 ,而且在世界上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日本高度重视对当代中国的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日本就已成立了有关当代中国的研究机构、学会等,每年都有全国性的研究大会召开。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当代中国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并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本文介绍了日本研究当代中国的主要机构、学术团体和目前各大学协同开展的有关中国的研究,并从这一现象出发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往源远流长。至于两国在文学方面的联系,据有的学者考证,在屈原的《天问》中即有内容反映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所记载的“印度诸天搅乳海”的神话(参见郁龙余编《中印文学关系源流》。第69- 74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 987年版)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两国的文学交往更加频繁。中印文学的交流不仅有了文字记载,同时还有考古实物可以证明。中国文学深受佛教和印度文学的影响,前人学者对此也有许多论述,但是专门、系统地对中印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并不多。②薛克翘先生的《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昆仑出版社,2 0 0 3年4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