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祥 《民族学刊》2015,6(4):50-58,110-111
本文通过人类学的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川区的环境脆弱性和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有自然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东川地处小江断裂带的核心地区,地震灾害多发;人为因素是矿业开发和过度损害环境,森林覆盖率下降,泥土砂石长期裸露和风化,造成了生态系统无法恢复,并长期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文章建议,东川区的泥石流灾害应坚持短期、中期和长期治理相结合的方法,短期治理以工程防灾为主,中期可以考虑搬迁、工程等相结合,而长期治理应坚持综合治理方式,即保护生态系统,退耕还林,增加生态系统恢复力,从根本上保证生态系统处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2.
拉巴平措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藏学家,长期从事藏族历史、宗教、文化和藏学理论研究,为我国的藏学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见证了西藏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文章回顾拉巴平措先生从事藏学工作的经历,介绍了他的学习和研究情况,以及他长期对于藏学研究尤其是西藏历史研究相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蒙古谚语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语言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蒙古族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艺术总结。蒙古谚语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从广泛的社会背景上反映出广大蒙古族劳动人民对僧、俗封建统治者的憎恨,对不良行为的谴责,表现了他们朴素的阶级意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美、健康的情操。现就杜尔伯特草原上流传的蒙古谚语,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繁荣民族地区的经济,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战略任务。毛泽东同志早就告诉我们:“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214页)周恩来同志更具体地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的地方,都现代化。”“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自治区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这清楚地说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5.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长期生存的内在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与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藏族和穆斯林群体的关系 ,是青藏高原诸多民族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关系 ,对青藏高原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影响极大 ;藏穆关系的和谐与稳定 ,源于它们之间长期、持久和频繁的民间互动 ,而互动的深层根源则是两种生产方式的互补共生需要。互动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但“和而不同”才是藏穆关系长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当前对农牧业走向市场问题引起普遍关注,而在农牧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导农牧民尽快致富,又成为热门话题。对此,谈谈个人一点粗浅的看法。走向市场经济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农牧区的改革主要是在坚持土地、草场、森林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从调整农牧业生产关系和农牧业内部结构入手,实行了“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政策,确立了以家庭自主经营为主的生产责任制,这就是“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两个长期不变”政策解放了被大锅饭体制束…  相似文献   

8.
东汉时期西羌社会长期动荡,塞内外羌人与东汉政权矛盾冲突特别严重,其持续时间长、波及空间广、政治影响大,因而成为东汉政治、民族、边疆、经济乃至社会等相关问题研究中无法回避的热点课题。在对东汉西羌诸问题的研究中,为史家所关注最多的是东汉与西羌之间长期陷于战乱的原因与教训,因其实质是对东汉治羌政策的检讨,故而立论多从东汉政权一方着眼,  相似文献   

9.
维护民族和谐不是某个历史阶段的工作任务,而是一个长期的目标,需要一代接一代的培育、传承和发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路径不仅仅是针对干部、民族院校学生,而是面向全民的,在国民民主观教育实施纲要指导下,以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感、地区居民主人翁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观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注重实效的教育工程,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主张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本溪市农行,长期坚持全方位为贷户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良好服务,党风正,行风好。该市是辽宁省民族工作重点地区,是我国满族群众聚居地之一,全市45个乡镇中,有37个是少数民族乡镇。市农行正确贯彻执行民族政策,为全市少数民族发展商品生产,繁荣民族经济做出了突出贡献。本溪市农行拥有一个团结、懂行、实干的领导班子。正副行长8名领导干部,人人重视做好民族工作,带领全行干部、职工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支持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丰富经  相似文献   

11.
问:为什么社会主义时期还长期存在民族问题? 答: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存在,由以下四方面因素决定是的: 第一,民族的存在是长期的。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因此民族特点的消失、民族的消亡,必然经过很长的历史时期。民族长期存在决定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在民族之间,由于语言文字、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状态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别,必然会产生民族矛盾、引起民族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突厥史研究中,西突厥初期历史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课题。由于史料记载或语焉不详,或暖昧不清,或相互抵牾,给西突厥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仅在西突厥汗国创始可汗问题上,就有室点密、达头、射匮、阿波、泥利等多种说法。 我们认为,西突厥初期历史长期争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有关西突厥的记载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基本概念一直没有弄清。《隋书·西突厥传》专指阿波系突厥,但《通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要改变长期落后的现状,当然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是离开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自信、自立、自强也是不行的。“自信”,就是要有信心。不错,民族  相似文献   

14.
赤峰汉语方言中,大部分保留了晋、冀、鲁、豫、京及东北等地的方言词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少数民族、特别是蒙古族语言、满族语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过长期的融合渗透创新,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方言词汇;从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成因、来源我们不难看出,汉、蒙古、满等多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语言在不断地渗透、融合,不仅丰富了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也使得赤峰汉语方言词汇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进而彰显出汉、蒙古、满等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语言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15.
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重点实破的发展战略则是实现地区发展的战略性选择。两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在于提高我国民族地区的整体水平和改变民族地区相对的落后面貌,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长期滞后面貌,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因此,实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湖南维吾尔族在辗转迁徙和长期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地转用了当地汉语方言。汉化的日常生活词汇、宗教词汇以及富有宗教文化色彩的经名不仅更好地适应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传承了自身的民族文化。实际上,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长期交往都存在着类似的发展趋势,即民族语言的汉化不仅是语言调试的表现,也是维系民族认同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人口分布和民族构成是在长期的人口流动和迁徙过程中形成的,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将长期延续下去。移民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必须努力适应当地原有文化,因此,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从移民的"身份适应"、"语言适应"和对当地回族文化的适应等几个方面傲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上各讲,我们从各个方面阐明了党的民族政策。那么,党的民族政策是当前一时权宜之计,还是长期的政策呢?毫无疑问,党的民族政策决不是一时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坚定的政策。这不是出于什么人的主观意愿,而是由于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东北是满族及其先民的发祥地.满族在这块土地上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习俗文化.随着关内大批汉族人不断移居东北,致使东北地方民俗呈现出多元多色的文化态势.东北民俗是在中原汉族习俗向北流播,与当地固有的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断融合的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东北民俗是众多民族风俗的融汇而成.而满族风俗在东北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东北民俗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