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日益深入和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但同时部分大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导致网络成瘾的产生,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应充分了解大学生不同的网络成瘾心理特点和分析,从而进行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目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类型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等类型。本文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类型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差异化防治策略,以期提高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作为当今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对人类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样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也会产生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容易因为依赖网络而产生网络成瘾,最终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文中就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于网络成瘾心理疏导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身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团体纸笔调查方式,抽样调查南京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接触网络和利用网络的状况,分析其特点,了解我国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特点及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情况,分析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身健康状况,认为大学生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的比例较高,并对其社会功能、心身健康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大学生上网问题成愈演愈烈趋势,网络成瘾已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新现象。本文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出发,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在的特定环境出发,提出建议性的防治对策,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避免产生网络成瘾行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网络使用的重要群体,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社会干预、高校教育管理、个别辅导等解决网络成瘾的措施,并提出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大学生网络成瘾。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含义、类型和危害入手,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造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即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最后,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三个原因笔者给出了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干预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益严重,文章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概念、判定标准以及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建议对网络成瘾者通过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提出了一些预防网络成瘾的干预方法,以期促进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开展和深入。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6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网络成瘾和孤独感相关显著,特质孤独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与其孤独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与其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IAII)和Russell的UCLA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对274名大学生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在无网络成瘾大学生中,19.23%的人出现了严重孤独;在轻度网络成瘾大学生中,29.03%的人出现了严重孤独;在中度网络成瘾大学生中,70%的人出现了严重孤独.大学生的网络成瘾与其孤独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r=0.46,P<0.01).特质孤独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校461名大学生的调查,概括总结了大学生网络利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网络对学生成长带来的利与弊,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的4条对策建议,其中包括正确认识大学生上网的客观必然性、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网络素质、加大网络监控管理力度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下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给大学生政治观带来深刻的影响。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平等、自由思想的建立,也有利于大学生政治民主观念的形成。但同时也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倾斜。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互动性、无政府性、异质性,以及隐藏在互联网络中的某些不良因素,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造成了许多正负效应。网络及其网络文化给青年学生带来开放、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但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如价值观产生倾斜,盲目地西化,社会生活中价值取向紊乱和道德判断力削弱及大学生道德人格缺失,道德意识、伦理观念混乱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原因,进而找出应对措施,行之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健康形象的培养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健康形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教育应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 ,其中也包括通过培养和训练 ,帮助他们树立新一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健康形象。通过“形体舞蹈”等选修课的学习和训练 ,以及开展“健康形象”、“形象大使”、“服饰表演”等比赛和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培养美、创造美的精神 ,使之以美好的心灵、健康的形象积极地迎接挑战 ,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广州大学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 ,表明大学生上网是一种普遍现象 ,而因为上网引致心理及学习问题则是个别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处理上网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对网络及其作用持积极态度 ;网络作为大学生学习工具或渠道的作用不明显 ,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加强网络教育建设 ,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上网“负面影响分析及消解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溺网、网恋、上不健康网站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治安问题等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要消除"大学生上网"产生的负面影响,高校应从提高学生网络素质,培养大学生网上自律,构建高校网络文化主阵地等方面入,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做到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大学生潜在旅游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市大学林立,大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以西安市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潜在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行为的深入分析,总结出西安市大学生旅游行为的总体特征,即大学生对旅游的态度非常积极,旅游时间选择较为宽裕,一般通过朋友推荐、电视和互联网来获取旅游信息,并且喜欢和朋友家人或同学一起结伴出游,对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古迹类旅游资源特别偏爱。在旅游目的地的实际选择方面,符合距离衰减规律,但是大学生的总体旅游消费水平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正在悄然形成。在全新的网络时空里,网络社交成为大学生日益喜爱的新型社交方式。网络是一柄锐利的双刃剑,因此,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成为新世纪教育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目前,网络社交常见的安全问题有:网络聊天引发的欺诈勒索、沉迷上网导致的网络成瘾综合症、交友轻率误入了网恋陷阱。可见,网络社交安全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及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对此,本文提出了自律性和防范性相结合的网络社交安全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强化学员队管理 ,对于深化高校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改革学员队管理措施 ,增设交互式活动等方法 ,研究学员队管理对培养协作精神的作用。结果表明 :“学生骨干轮任制”、“帮学对子”、“联谊会”、“树立先进典型”等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其中 ,“树立先进典型”对于提高协作意识 ,改善协作行为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动态掌握大学生思想变化,寻求与之思想交流的平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探索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引入心理学等方法,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当前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关注大学生,实现教育的“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