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婚姻习惯法是指形成于民主改革前的调整藏人婚嫁关系、解决藏人家庭纠纷的成文或不成文的约束性规范.时至今日这些古制俗规依然在维护藏区婚嫁有序与家庭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藏族传统宗教历史文化的有力支撑、高原地理环境的实际制约、传统婚育观念的持续影响和国家干预缺位的现实催化.  相似文献   

2.
青海藏民族的部分生态观念集中体现在民间信仰和习惯法上,在一定历史时期,青海藏族民间信仰中的禁忌和自然崇拜等观念及其部分习惯法内容对保护当地草原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藏族法律文化跟其他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无疑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对于其糟粕,要对其加以法制化,使其能与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相统一,从而为民族的安定团结、国家的繁荣昌盛、和谐社会的构建再造根基。本文对藏族传统的刑事法律中的“赔命价、赔血价”作了深入探讨,进而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从习惯、习俗、惯例到法律制度,构成了韦伯式的规则生成道路,但这种西方语境下的话语无法遮蔽中国问题的特殊性,历史与现实证明,在规则与秩序的发展中,没有普适化的标准,站在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国家法与习惯法、民间法之间的关系,无疑更加深了我们对此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藏族习惯法是藏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积淀而成并为本民族所信守的部分观念形态和约定俗成的群众生活模式规范。藏族习惯法长期以事实的状态存在着,并调整着藏族社会的各种关系。虽然其内容与现代法制观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随着民族地区法治化程度的不断推进,藏族习惯法观念蕴涵的积极因素愈发凸显,其强调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社会关系的复合与社区矫正的刑罚理念不谋而合。西藏社区矫正的实行应当充分挖掘藏族习惯法的积极因素,并将发达的刑罚理念融入本土资源,推动习惯法的现代转型,实现西藏社区矫正的理念建构。  相似文献   

6.
习惯法与民族社会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族社会控制是以特定的社会规范为依据而实现的,离开了特定的社会规范,也就无所谓民族社会控制.然而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社会秩序结构模式存在着差异,但习惯法作为民族社会控制的主要依据的作用却是一样的.在此,我们着眼于现实社会,以藏族地区社会为例,分析民族社会规范与民族社会控制,并对习惯法作为传统法文化在民族社会控制中发挥的正反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黔东南侗族的款约、禁忌(生物崇拜)、乡(村)规民约,其中富含生态保护的规范,对侗族地区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侗族习惯法生态保护规范中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构建生态文明,建立侗族美丽家因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订婚习惯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习惯法到制定法再到习惯法的发展历程,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订婚,但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农村订婚普遍存在,因订婚引起的彩礼纠纷日渐突出.新时期的订婚习惯法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对比这些变化,指出订婚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矛盾冲突,对于我国制定法正确引导订婚习惯法的发展,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成仁 《江淮论坛》2023,(1):126-131
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过程,对生态人类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也对生态人类学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虚构的文体和写作、万物相连的知识质量、阿卡狄亚自然观三者相互结合,是经典自然志作品在公共领域被一代又一代读者持续阅读和讨论的内在原因。以公众为写作对象,应用对读者友好的非虚构文体呈现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专业观察、发现和认识,满足公众对生态知识的需求及了解环境问题成因的渴望,既是生态人类学迈向公众的一种路径,更有助于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省牧区组建和发展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为推动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保护生态、增加牧民收入、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本文通过深入调研,总结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成效和特点,剖析了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门引进自西方的社会科学,人类学在国内还只是一门新兴学科,但是,在西方它却是一门显学,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而对于人类学内一个方兴未艾的分支领域--生态人类学来说,其状况也是同样如此.为此,本文特别梳理和介绍了生态人类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与理论流派,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土地、措巴和僧侣人口的关系出发,与戈尔斯坦关于僧侣人口与家庭策略相关的观点进行讨论,指出僧侣人口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家庭策略的结果,因为有“措巴”这一社会机制存在,人们有各种生计的可能.进而说明,人们出家为僧,是一种家庭的神圣性观念的体现,也是获得社会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从学术史来看,多元文化视角虽然直接源于20世纪迅速兴起的一个学科--文化人类学,但其推广应用的领域几乎遍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门类.当代中国文学理念和文学思想从一元论到多元论的重要变化,可用"人类学转向"来概括.本文审视文论界和比较文学界新兴的跨学科研究潮流--文学人类学,梳理其学术理念和研究范式的发生.西方知识体系的普世合法性问题的提出,使现代性建构的文学学科的贵族化取向受到后殖民主义的反拨.各民族着眼"地方性知识论"的本土观点,给国际的文学研究带来多元文化视角的变革,体现于文学人类学的理论建构及研究实践.分析文学人类学派在中国的发展现状,评述其对人文研究方法论创新的贡献--"四重证据法",以"黄帝号有熊"为个案,可以展望四重证据法在人文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高原藏区的生态法治基本原则不仅需要结合藏区生态的实际特点和先进的生态法理论,更需要对藏族传统生态文明进行整理和吸收。藏族传统生态文明包括藏族传统生态开发方式、民族生态习惯法、藏传佛教中的生态观和生态道德等传统伦理与行为模式。它是藏族民众与藏区生态间相互依赖、生存、发展的历史浓缩,也是藏区生态持续保护的宝贵经验。通过提炼藏族传统生态文明资源而得出的藏区生态法治基本原则,不仅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同时具有较强的现实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藏族对自然的神圣崇拜观念蕴含着朴实的生态意识,而其中的神山观念尤为突出。藏族人民受自然崇拜、灵魂崇拜、本教及藏传佛教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神山观念。对神山的崇拜与敬畏在藏民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各种宗教仪轨和禁忌。这些仪轨和禁忌反过来客观地保护了藏区的生态。在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藏族的神山观念对在发展中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保护生态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藏族是青藏高原古老的民族,千百年来,藏民族在青藏高原上珍惜爱护高原生态环境,创造了与高原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民族文化,并创造了与青藏高原文化土壤相适应的藏族习惯法文化。这种法治文化的传承距今为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鲜明的特质,而且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规范人们行为等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尤其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以及尊崇世间一切生命物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本土法治文化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各种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进一步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治建设事业等方面都将会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青海刚察地区的神话观念和当代生态文明理念之对比可见,当地针对神山圣湖的神圣话语体系和仪式实践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经由神话和仪式实践,人类与神灵、信仰和自然景观之间建立了互敬互惠的内在相关性和情感联系,而这是科学主义主导的生态观念无法完全取代的。围绕青海湖的神山圣湖信仰提供的是一种整合性的宇宙观,这种观念体系及其仪式实践,在现代依然发挥着心理调适、情感唤起和族群认同的作用,是建构现代生态文明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89-94
孙健忠、叶梅的相关作品一以贯之地以土家族文化为创作的主线和基调,表现出鲜明的"文化为体,文学为用"的特点。对土家族文化的集中呈现与深度阐释使得他们的作品成为当代土家族文学的代表,并使之获得了区别于其他族别文学的民族特质。在某种意义上,他们的创作契合了当下文学创作向文化阐释转型的趋势;同时,作为文化承继者对本民族文化的集中书写又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了鲜明的人类学特质。  相似文献   

19.
集工业生产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青海茶卡盐湖景区具有产业发展的互嵌性和旅游开发的地方性,其核心特质表现为矿区与景区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通过对茶卡盐湖的历史考察发现:该湖的盐业开发由来已久,不仅经历了向矿区的转变,又在矿区向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孕育出一种依矿成景和以厂为景的产业转型逻辑。这种逻辑体现在矿区依托优美生态环境为优质文化资本,以自觉保持优质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可持续转化为目的,而展开矿区的景区化之空间再生产和工业流程的旅游项目化之文化资本再利用,旨在深化两种产业的一体化和均衡化。由此,不仅实现了工业与旅游的互济互惠,还生产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共生共赢的地方经验。这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性呈现,更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新时代缩影。  相似文献   

20.
益众 《理论界》2009,(8):1-1
长久以来,有关我国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满学、民族学、历史学、民俗学等学界反复耕耘的一块学术"热土".这块"热土"近来拂过一股清新之风,由辽宁大学江帆教授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一书.以一种不同以往的学术视角,打破了学科疆界,整合了民俗学、人类学、生态学、民族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满族共同体与族群原生文化、满族民俗建构的生态性本原、满族的认知与象征系统、满族的民间信仰与精神世界构筑、满族的口承叙事与社会记忆、满族民俗的功能、满族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等满族文化建构与民族生态进行了多维审视与系统剖析,赋予了满族文化研究这块学术"热土"以新的耕耘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