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玲晚年创作中的自我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玲是一个有着独立特行的思想风格和创作个性的作家。她追随中国革命数十年然而遭遇坎坷。晚年复出后的丁玲依然以一颗赤子之心、忠诚之情写出了《杜晚香》等几十万字的优秀作品以讴歌党和祖国的千秋大业 ,抨击长期残存于社会主义肌体中的旧思想、恶势力。但有人却认为丁玲晚年的作品艺术性不高 ,其创作的真正目的是想以“左”的作品为砝码与对手进行政治斗法云云 ,因而受到了许多人的误解乃至曲解。事实上 ,丁玲晚年的作品是一个饱经世事沉浮的舟子唱出的沧桑之歌 ,也是丁玲对于自身所处的时代与人生作深层挖掘后获取的审美结晶。  相似文献   

2.
乐铄 《殷都学刊》2003,(3):82-86
丁玲从“个人化”写作转向宏大叙事 ,扩大了视角 ,并在社会革命实践丰富后 ,克服了转向之初纯工农题材作品中的艺术“粗糙”。丁玲从“五四”直到 194 8年的创作不断有所变化 ,但有两点不变 ,一点是坚持文化批判 ,它得之于新文化运动 ,对准的是环境中的封建保守与小生产习气 ,再一点是始终在塑造孤独、叛逆的坚强女性个性 ,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丁玲现代创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吴晖湘 《齐鲁学刊》2000,4(3):63-65
丁玲创作呈现出传统女性生命模式的超越者的激越,张爱玲创作则满蕴着现代女性沉溺者的苍凉,二者创作文本的歧异包含着现代中国历史积淀、文化值变和人生状态等方面的丰富意味。  相似文献   

4.
丁玲的戏剧创作虽然缘自于切迫的政治宣传的需要,但由于其"个性思想"这一思想基因的潜在作用,她在创作中仍然表现出了"人性关怀"的非功利诉求。她通过对"爱情"视域的设置、对世俗人伦的关注和对倔强个性的描写,表现出了对"人"的权利的维护、对人伦温情的流连和对反专制斗争精神的赞美。"政治宣传"与"人性关怀"的并置,使丁玲的戏剧创作在意识倾向和主题蕴涵上形成了巨大张力。这不但呈示了丁玲主体意识的矛盾性,而且集中凸现了其1931年转型后的整个创作在意义形态上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晚年丁玲肯定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和启蒙价值,鼓吹文学的"真实性"和"批判性"原则,导致了对杂文创作的重视.在内容层面上,其杂文创作以"反封建"为其思想线索,以社会问题和文艺界问题为言说重点,大胆揭发问题、针砭时弊;在形式层面上,则通过采用"谈话"式的自然语调和"谈话"式的直白语言,自觉追求"劲捷直白"的风格,较好地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晚年丁玲的杂文创作继承"五四"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的传统,表现出了直面现实、干预现实的"韦护精神".  相似文献   

6.
论丁玲的早期创作及现代女性意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端 《理论界》2004,(1):104-105
笔者以丁玲的早期创作为例,分析了其作品中体现的“个人主义”特点,并探讨了中国女性意识的发生及走向。认为伴随着社会转型而高扬的“个人主义”是促使女性意识发生的重要因素和表现,然而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个人向集体靠拢的必然趋势最终阻碍了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颜紫琼 《中文信息》2022,(3):254-256
刘德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仅是在对艺术方面的学术追求十分开拓进取;而且在艺术特色、曲式结构、演奏技巧等艺术创作的各方面均有所建设,而琵琶曲《人生篇》的艺术特征和内在意蕴也是当代的经典,对其进行解读能够帮助后世的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刘德海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8.
丁玲在1930年代上海时期的创作是一个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透过文本分析,我们发现,丁玲并没有真正完成主体的转变,这在深层次上印证了现代知识分子自我主体的艰难建构。  相似文献   

9.
1931年出任《北斗》主编是丁玲革命活动的里程碑 ,也是其文学活动的里程碑。在其政治生涯中 ,她实现了由激进的左派作家向革命作家的转变 ;在其文学生涯中 ,她实现了由单纯的作家向作家兼文学编辑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丁玲创作中的两种思想基因——以1931年创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当"革命意识"成为丁玲最自觉的显意识时,她对"个性思想"却仍然有所持守.这造成了其思想结构中"革命意识"与"个性思想"的"二元并置",并引发了其创作在思想性质上的矛盾性:一方面,她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取到人物的设定,都表现出了对革命功利性的诉求;另一方面,她又在"革命"叙事的架构中融入自己的个性话语,或以个人化的题材张扬自我,从而显示了其个性主义精神.1931年以后,这两种思想基因作为其精神的两极,以二元并置或此消彼长的方式,统领了其所有的创作,并演化为创作中的巨大矛盾.丁玲1931年的创作建立起了其此后创作的思想范型,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从1982年笔者写下第一篇研究丁玲的论文《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女性——莎菲形象的再评价》,迄今已有21个年头了。这些年,笔者的主要精力一直用在鲁迅研究上,丁玲研究只不过是由此引出的一个副产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是笔者鲁迅研究的深入,是对鲁迅精神遗产在现当代命运的再探讨。关于鲁迅的意义,人们已经说了很多,笔者在不同的文章中也从不同的角度做过不尽相同的表述,但最能代表笔者观点的,还是在笔者不久前出版的《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从周树人到鲁迅》一书中说过的话:“在中国历史上,鲁迅这个名字可谓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女作家施济美的人生经历呈现在她的作品中并影响着她的创作内容和创作风格。凄楚哀婉的遭际,忠贞不渝的爱情变成了她笔下的一个个美丽而幽婉的小说,呈现出独特的魅力。本文仅从古典主义情结和爱情经历两个方面阐释其人生经历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张虞 《北方论丛》2007,(1):40-43
作家的艺术生命与创作的价值在于有自己的独特个性,但是在解放区文学里,存在着消泯作家个性的同化力量,使很多作家丧失了个性。而丁玲却坚持了自己一贯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创作原则。本文着重阐释了她此时创作的鲜明个性,分析了形成此种创作个性的原因,并对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丁玲以鲜明的政治意识打破了20世纪以来女性写作的情绪框架,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在她的创作过程中,政治立场和阶级立场相融相生。而丁玲的政治参与热情,被斥责为女性立场的缺失,更被归结为"男性气质"的体现,背离了女权主义者所坚守的女性在包括政治领域内的与男性的全面平等的原初概念。丁玲以她的政治地位为女性写作取得了"双声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文化心理为视角,论述了丁玲的意识构成、人格构建、审美选择及其对创伤的影响。文章认为:自我意识、群体意识、阶级意识是丁玲的主要意识,多种意识的消长形成丁玲创作的景观;丁玲既有女性的阴柔气质,又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形成其创作的刚柔并济的特色;现代性、主体性、开放性是丁玲的审美选择。诸种文化心理,构成丁玲创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李荣秀 《天府新论》2009,(2):137-142
丁玲和赵树理虽然在家庭背景、性格、文学活动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之间又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被认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而成为全国作家学习的榜样.辉煌之后,他们同样经历了诸多坎坷、波折,直至走到文学和生命的尽头.梳理和比较他们建国前后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或许能给人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丁玲创作对女性解放的探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霞 《齐鲁学刊》2000,(5):38-41
丁玲带着她的梦珂、莎菲们登上文坛,但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还没有为这些“ 革命女性”准备现实的土壤。1929年,长篇小说《韦护》标志着丁玲创作从“革命女性”向 “女性革命”的转变。在这里,为了肯定革命的必要性,丁玲不惜用大量笔墨礼赞爱情。但 丁玲毕竟是忠实于自我的作家,到延安后,1942年3月8日前写下的《“三八节”有感》标志 着丁玲对女性解放的探寻已经超越了革命的现实功利层面,又回到人性解放的大主题上来。 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探索之后,丁玲的女性观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时代内涵,她的创作向往 在“人”的意义上建构真实的女性主体。  相似文献   

18.
丁玲与萧红的小说呈现出不同的思想风貌:一,丁玲的个性意识与革命意识相互交错、此消彼长;萧红由一位激进的左翼作家转变为自由撰稿人。二,丁玲顺应主流意识需要刻意展示农村革命进程与农民心理变迁,萧红关注东北农民的生存境遇,显示出革命意识与民族意识觉醒。三,丁玲依据政治理念,从社会分析角度对生活作出评价;萧红从生命体验出发描摹农民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杨桂欣 《云梦学刊》2006,27(1):89-93
丁玲离开人间二十年了,但由于她对中国文学和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而被载入史册,所以,丁玲是永远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对嵇康、陶渊明这两个魏晋诗人的创作与人生,鲁迅先生和王瑶先生分别作过这样的比较: 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并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不过他的态度比嵇康阮籍自然得多,不至于招人注意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