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科学社会主叉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由之路。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社会主义本质具有内在的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是科学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效产权制度,应该长期坚持并不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正>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建设适合市场经济的新文化。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丁守和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新文化,既继承传统文化,又借鉴外国文化,关键是应该有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 《求是》杂志副总编辑苏双碧说,我们必须明确两个概念,一是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封建文化。二是把传统的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沟建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基础和条件,而且必须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但是,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经济、政治基础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有着根本的不同。传统文化要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必须经过转型,即将传统文化转化为适应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转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考察传统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探索传统文化转型的具体途径。一、坚持批判精神我国的传统文化,从整体形态上分析,是中华民族创造、延续下来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既是新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也彰显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思路和方法。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关键、最根本的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本质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文化哺育和传承民族精神,反映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骄傲行为和心理的功能,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设社会义新农村,必须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代表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它将会拓展农民新的视野,激励农民昂扬斗志,锤炼农民道德品格,激发农民创造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辛鸣 《领导文萃》2012,(4):121-123
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背景,我们建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范畴应该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公正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企业家应该履行好自己的时代使命,让自身成长为一个实践中华民族新文化精神的探索者和体现者,而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大浪的弄潮儿。  相似文献   

7.
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基础,又反作用于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就农村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做了简要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设农村新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我们构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坚持主体性原则,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体性原则,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两方面来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0.
冯仑 《领导文萃》2012,(4):97-100
管理是当今中国使用最频繁的词语之一。管理是什么?按照"形势法则",应该给事物的本质定义。比如,窗帘是什么?通常的回答是布,或者百叶窗。但是按照"形势法则",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应该说窗帘本质上是换气调光的设备。所以我们讲管理不应  相似文献   

11.
"和谐",本质上是对一种秩序的描述;法律,本质上是对一种秩序的规定。和谐与法律有着天然的联系。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最为精辟的阐释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笔者认为邓小平这句话中应该至少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条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是要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三是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义不容辞地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四大又进一步作了明确表述,由此引发了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择其要概述如后。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思想,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明确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在这一表述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讲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相似文献   

15.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任何生产关系本质上都是物质利益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同时还存在着利益的差别和矛盾。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商品货币关系才能使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得到协调,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因此,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我们应从这一意义上去把握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提出.源于中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它涉及我国党和政府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从本质上讲,它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贯穿《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题和一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收录其中的119篇文献中,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如何走我们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为我们正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过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对此解释并不十分明确,经济学教科书和课堂上灌输的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一般表述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等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此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论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要求,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为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必将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把人民当家作主界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相较此前提出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十七大提出要深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十五大报告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在文化方面的展开,作出全面论述,这表明了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也表明了新一代领导人的深谋远虑和战略眼光。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