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五千年前就进入了父系社会,产生了重男轻女观念和生育性别选择技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这些行为和技术可靠性不强,因而在实践斗,溺婴是最主要的性别选择方法.生育性别选择是古代社会人口与资源矛盾的产物,政府对生育性别选择多持不赞成的态度,但由于不能解决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因而政府的干预措施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全球化选择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 2 1世纪的主题 ,它全面制约着各国的发展 ,从而要求各国作出选择与回应。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同时也受到全球化负效应的冲击。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 ,并自觉地担负起改变全球化进程中不公正、不平衡现状的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证券市场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形成的,除具有一般证券市场的风险外,还具有规范化不足、潜在性风险大、国家保留一定控制,以及风险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的特点。为此,对证券市场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可通过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完善中介机构职能以及证券市场的不断创新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4.
马娟 《广西社会科学》2003,(10):156-159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在新的世纪中 ,人口问题无疑构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压力和挑战之一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思考。本文对生育水平下降后中国人口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人口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进程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稳定健康发展,须高度重视“六大风险点”,并找出相应对策。六大风险点是“:三会一层”的风险点;相关临柜人员风险点;信贷人员风险点;代办人员风险点;事后监督风险点;监察审计风险点。其对策是: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贯彻落实群防机制;强化信贷管理机制;彻底清退代办人员;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加强监审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化水平与生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控制人口增长的实践和对生育率变动的分析中,往往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一般情况下,生育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成反比关系。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表明,1981年全国城市一胎率占87.9%,领证率为77.6%,农村的一胎率和领证率都不到城市的一半,分别为42%和31.3%,这种趋势在任何年份大体一致。1982年世界人口统计资料表明,总和生育率发达地区为2,发展中地区为4.6,其中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现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实质是城乡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是农民身份市场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生活范围非农村化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在于消除城乡差别,较快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尽快实现共同富裕.为此,必须将城乡置于统一的空间下,谋划城乡一体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构筑有利于城乡一体的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工业发展、市场建设、城乡科技和社区建设一体化,使城市和农村在地域、形态、功能等方面实现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依据适宜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培育具备现代化综合性功能的国际大都市的同时,要积极推进中、小城镇建设,走使人口和其他资源在特定小城镇及区域内相对分散配置从而推进大都市圈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一要协调农村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二要使城市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三要正确规划和管理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的转移;四要构建城乡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8.
顾六宝 《河北学刊》2006,26(5):153-155
消费者风险预期的变化会对经济系统中的最优消费路径、资本与产出路径产生重要影响,而通货膨胀率对消费者风险预期则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利用拉姆齐模型与回归分析方法描述了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地城市化战略的实质是农村工业化,而农村工业化却最终导致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化解农村环境危机要从根本上转变中国的城市化战略,把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战略转变为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城市化战略,即在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劳动就业、环境保护等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就业地入户”的户籍制度和以户籍人口增长为基础的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切实保障公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依靠市场的力量决定各类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大特点和难点,是农业经济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农业占49%以上(河南占60%),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河南占90%)。这种特殊的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反映了我国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分工的程度。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切切不可忽视这一特殊矛盾。如何使八亿农民共同富裕起来,这是我国在本世纪末居民收入达到小康水平和下世纪中叶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几十年的实践告诉我们:惟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加快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深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的短短几年,使农村各业的总产值以10%的速度递增,农民收入平均每年以16%的幅度上升,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其  相似文献   

11.
12.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一个国家政治发展失误引发的各种危机将会给国家利益带来巨大损失。渐进式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做出的正确选择。中国应当审慎地推进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一方面要适应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规则,满足国内民众对民主的期待;另一方面必须保持政治稳定,建设强大的国家,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确保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生育性别选择的伦理省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别选择既是一种受“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然生殖行为 ,又是一种受人为因素调控的行为。人类在生育性别选择上从别无选择到技术上选择自由 ,这是人类生育技术发展和对自身认识的重大进步 ,同时也是对人类生育道德责任的挑战。在现实社会还较严重地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的情况下 ,人们在生育性别选择上究竟应当奉行个人主义的道德方针还是群体主义的道德方针 ,这是生育当事人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生育行为中的性别选择与公共政策回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行为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男孩偏好符合这种理性。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们有强烈的动机通过性别选择来实现男孩偏好,而现代医学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别选择导致了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可能引起婚姻拥挤,危害身心健康。为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以降低男孩偏好、禁止性别选择。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农村的现实。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生产仍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自然条件和气候等因素依赖性很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农民素质低下而过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学术界理论界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不断充实,受益范围逐渐扩大,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责任主体更加清晰,但仍存在制度发展不均、受益范围有待拓宽、责任分担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在当前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应从供给侧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及相关财政政策制度设计;从需求侧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从生产效率角度,增强信息对称性,多元化供给主体,加强地区间社会保障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相似文献   

17.
宋川  陶笑艳 《河北学刊》2012,32(5):255-257
随着中国成为能源消耗的全球第一号大国,加入IEA成为中国必然的选择.以此为目标,为了使顺利加入IEA成为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优势战略选择,本文通过SWOT分析出中国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加入IEA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提出中国加入IEA的四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曲延春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17-122
农村公共产品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经历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过程.其在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低效率,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困境.要破解这种困境,就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  相似文献   

19.
跨世纪中国粮食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珂珊 《阴山学刊》2001,16(5):6-10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粮食生产现状,分析了粮食的发展阶段和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对试图探讨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者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服务化是微利时代制造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服务化不但需要在企业层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更加需要在产业层面深入研究服务化的一般规律。目前,中国制造业服务化面临转型主体服务化能力和动力普遍不高、服务化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瓶颈制约。为此,制造企业应结合产业产品特点、企业核心能力等来选择服务化方向和模式,并注重依托互联网推动服务模式创新;政府应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动力和能力、营造良好的服务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