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界对《四库全书》库本提要的价值讨论不多,估价不足。笔者以金毓黼先生所编《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易类》为例,参以文渊阁、文津阁库本提要,与浙本、殿本《四库全书总目》进行比勘后认为,库本提要自有其独特价值,一是可证《总目》等诸本提要之误,二是可补诸本提要之缺失。   相似文献   

2.
从经部易类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诸版本的异同和得失杨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前有清武英殿刻本(简称殿本)、浙本和粤本。浙本据殿本翻刻,但作了少量文字上乃至内容上的更改。粤本基本上仿浙本,故浙、粤本一般可并提。此外,四库全书所收各种书的卷首均有一篇书前...  相似文献   

3.
《四库提要》,传本很多.大言之,有库书提要、《总目》提要两种类型.《四库》辑入之三千五百余部图书,卷前皆冠提要一篇,是为库书提要;将库书提要别录、修订、重编、增写四部总叙、各类小序、案语等,即成《总目》提要(增附《存目》提要,共万余篇).库书提要有七阁之分,《总目》提要也有浙本、殿本之别.浙本率先刊布,复经影印,遂成常见书,《补正》即以此为目标.本节选录经部易类十一条.  相似文献   

4.
《四库提要》,传本很多。大言之,有库书提要、《总目》提要两种类型。《四库》辑入之三千五百余部图书,卷前皆冠提要一篇,是为库书提要;将库书提要别录、修订、重编、增写四部总叙、各类小序、案语等,即成《总目》提要(增附《存目》提要,共万余篇)。库书提要有七阁之分,《总目》提要也有浙本、殿本之别。浙本率先刊布,复经影印,遂成常见书,《补正》即以此为目标。本节选录经部易类十一条。  相似文献   

5.
清代官修《四库全书》中各书的提要,自乾隆五十八年《四库全书总目》由武英殿刊板以来,得到迅速、广泛的流传。其后援引或谈论四库提要者,无不以《总目》为依归。其实殿本《总目》中各书的提要,只是四库馆写定的一个本子。在它形成以前,提要曾经过四库馆分纂官反复的拟稿和改写,还由总纂官纪昀做了大量整齐划一的工作,历时凡二十年。可惜提要的各种修订稿流传极稀,今天已很难看见提要形成各时期中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6.
<正>赵晓兰教授整理的《成都文类》,于2011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四十万字,上下两册。《成都文类》的整理本至少显示出以下特色:一、整理者所用的工作底本为明嘉靖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读过书末的《后记》和《附记》,使我们倍加珍视这一工作底本。《成都文类》是南宋袁说友任四川安抚制度使时,依靠本地人,组织编辑的一部有关成都地区诗文分类的总集。该书大约在袁说友离任前完成。但先师屈守元先生在考察后认为,"这部书编辑完成  相似文献   

7.
明弘治七年朱东光刻印的中都四子本《管子》,系据刘绩《管子补注》翻刻。与南宋初绍兴年间刊印的浙江刻本相比较,四子本更注重用字的规范化和正规化;收录二十余条通行本没有的注解,是在原《管子注》的基础上做的修订与提高;用字能订正浙刻本及通行本的讹误;补充浙刻本没有的句子,使《管子》篇章更为完善;《四时》《霸言》《版法》篇章顺序与浙刻本有不同,后两篇以浙刻本顺序为是。四子本脱文、衍文、漏注情况比较严重,注解与浙刻本亦有很大不同。清代学者王念孙、戴望均参考四子本以订正通行本。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四年四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明史》 (以下简称“点校本”)。这部书系采用前此最好的版本,即乾隆四年(一七三九年)武英殿本为底本,进行标点、分段,并且作了校勘,订正了“殿本”中大量的错误。因此,在目前流传的《明史》各种版本中,“点校本”可算是最好的本子了。但是,笔者阅读“点校本”时,发现点校者对“殿本”的一部分错误,尚未予以勘正;而且有的地方标点不当,致使词句含义与史  相似文献   

9.
从《红楼梦》春草堂藏本的抄写款式等外部特征出发,发现春草堂藏抄本特征契合于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并通过考辨两者之间存在三十几例"异文"完全重合的事实,论证春草堂藏抄本当系东观阁本刻本一系;廓清春草堂藏本并非源于某一种脂本,也不属于程甲、乙本。同时,通过异文比勘发现庚辰等脂本并非近于程高本,而是更近于东观阁本。即东观阁本系列与脂本有着更亲缘的嬗递关系。否证了所谓春草堂藏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之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公元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冬,由清政府最高统治者授意,在扬州设局删改古今杂剧传奇。这是扬州文化史上颇值注意的事件。一设局的时间《扬州画舫录》卷五:“乾隆丁酉,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曲剧,历经图思阿并伊公两任,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旸、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据此,设局是在乾隆四十二年丁酉(1777),历时达四年。身为总校的黄文肠在他手编的《曲海总目》前的序中却说:“乾隆辛丑问,奉旨修  相似文献   

11.
论学报编辑科研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学报编辑科研化是学报编辑学者化、学报编辑优化、学报编辑经典化和学报编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编辑的科研化则难于有编辑的学者化、编辑优化、编辑经典化和编辑的现代化,五者互为条件,良性互动。学报编辑科研化与学报科研编辑化是辩证的统一,是学报编辑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学报编辑科研化包涵学报编辑主体、客体及学报编辑出版全过程各个环节的科研化。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由于交互性、广容性、实时性、全球化、易检性、多信道性等特性,及其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多种传播模式的广泛覆盖和传播形式的丰富,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受众对媒体的心理期许,使受众认知结构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为达到与受众认知结构的同构,满足受众在网络传播背景下更为丰富、更具挑战性的心理期许,网络传播的编辑人员必须着手3方面工作,即盘活网络资源、畅通信息供求渠道;构筑虚拟社区、形成受众情感依赖;提升传播质量、巩固受众信息依赖。上述各点是网络传播为保证受众接受的稳定心理倾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将<红楼梦>东观阁本的评语与脂砚斋的评语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脂砚斋评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具有文人自娱性;而东观阁评则较为客观,注重从读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书商导读型的特征较为明显.文人自娱--商业传播--文人自娱--文人自娱与商业传播,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体现了<红楼梦>评点史的轨迹.在<红楼梦>评点史"多元格局"的形成过程中,脂砚斋评和东观阁评从文人自娱到商业传播,分别占据了初始阶段的两个较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改制后编辑出版的舆论导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舆论引导的主体是能够产生思想、观念,制定出法律、法规、政策,并通过控制传播工具而实施对社会控制的国家,国家担负着舆论引导的责任.编辑出版媒体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者,是居于国家、政党、社会组织团体和社会民众之间的中介工具,其职责在于准确、完整、快捷地传达所属集团的政策方针,并及时、客观地把社会公众意见反馈给决策者.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编辑出版媒体要引领时代风气,创造高级、先进的社会需求领域,准确、及时传播符合国家利益、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先进舆论,这是编辑出版业永远的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叶德辉是湘学中的重要学者,《书林清话》是他在目录版本学方面的代表作,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该书汇辑了宋代以来历代私家藏书的目录,并对唐宋以来历代的刻板刻书情况进了资料整理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网络版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电子出版物的发展历程 ,网络版期刊的特点、优势、发展趋势及对传统期刊的冲击和影响。指出传统期刊存在的弊端及发展前景 ,在网络化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改革措施和迎接挑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学报的多元化整体性特点要求学报编辑工作必须善于进行结构性组配。学报编辑宏观结构性组配主要依靠栏目的设置来体现,栏目的设置必须与刊物的定位相一致,主线分明,层次有序,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学报编辑中观结构性组配主要通过选题策划来实现,要注意创新、守常与连续。学报编辑的微观结构性组配要求筛选择取最适合的文章,优化这些文章的排列组合,使各单篇文章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以体现学报一贯的宗旨、风格和特色。可以说,微观是根,中观是干,宏观是树,没有发达的根系,没有健壮的枝干,就难以形成绿荫如盖的大树。  相似文献   

18.
伏生《尚书大传》流传至明朝,已经亡逸,清代为之搜罗辑佚者,多达十余家,成果颇可观。然清末湖湘学者王闿运不满意于前人之成绩,遂以雅雨堂、陈寿祺二本参校,并增补郑玄之注,以成《尚书大传补注》一书。王校于二家各有所取,并不专主一家,或兼弃二家,独出一己之见。由于此书纂著之目的,即是用作书院讲授之教本,故极为简明扼要,并不繁冗,实为初习者极佳之入门之作。而王氏另辟补注之举,则异于前人,此则有助于研读《大传》之理解。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由于其所处的理工科背景,使其办刊具有其特殊性.理工科院校社会科学学报要想求发展,必须与社会现实肾密结合,依托理工科的学科优势,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技术手段,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地结合,解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走特色发展之路,提高学报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