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问题     
中国已成跨国公司避税天堂截至2004年8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4025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50.29亿美元,外企总数达49万家,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亏损状态。有相当部分的跨国公司是为了避税而制造的人为亏损。跨国公司每年避税给中国造成的税收损失在300亿元以上。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很多外企都向境外的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通常采取的方式是“高进低出”,在从境外关联企业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时候,高价买进,再把成品低价卖给海外的关联企业,这样更多的利润流失到了境外,达到了避税的目的。第二种情况则是采取在国际避税地——比如…  相似文献   

2.
<正> 内江制药厂是建厂50年的老厂。现有职工1400多人,固定资产6000万元。主要生产葡萄糖、抗菌素、中西成药、溶剂、制剂等系列产品,是全国100家最大医药工业企业之一。1993年内江制药厂转产不及时,加上三角债困扰,资金紧缺。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个从未有过亏损的企业,一下成了全省医药工业企业中的第一亏损大户,亏损额达到584万元。1994年初,内江市对该厂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原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刘业广  相似文献   

3.
王珏  饶磊 《管理评论》2001,(6):26-27
对企业而言,制定一个期权计划是很容易的,但拥有一个真正适应自己的期权计划却并非轻而易举。期权计划的核心价值在于激励,但不同的期权计划有差异显著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4.
CEO的IPO思维     
史永翔 《经理人》2008,(2):46-48
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IPO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从方方面面进行充分的准备,那么很可能,令企业兴奋不已的IPO会成为一个能带来短暂繁荣的肥皂泡,只能让企业绽放瞬时的华彩。例子举不胜举。看看A股的上市公司,有多少企业在IPO后第一年实现腾飞,两三年后就业绩下降,接下来就陷入亏损?有多少企业上市后短短几年,就被ST、DT?  相似文献   

5.
从竞争力角度分析,中国500强企业同世界500强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 中国企业500强规模普遍偏小" 尽管我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我国企业500强规模普遍偏小。" 从资产角度分析,中国企业500强2001年的资产总额为2,603,169,731万元,折算成美元(按1美元=8.28元人民币的汇率计算,以下相同)为314,392,480万美元,世界企业500强2001年资产总额为48,664,505.9百万美元,居第一位是日本MIZUHO HOLDING公司,为1,141,667.4百万美元,相当于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资产总额的36.31…  相似文献   

6.
一个曾亏损147万元的小厂,在20年后,竟然成为在海内外均享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创造了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成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典范。对于海尔的崛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相继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OEC管理模式——海尔成功的“法宝”之一,成为人们研究与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的活力,吸引了几乎所有国际大企业。根据中国官方数据,自1978年至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480家企业在中国进行了投资。30年来,中国累计使用外资7600亿美元,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居世界第二。仅2007年中国就吸收外资835亿美元,而1978年中国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不到20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毕业后进外企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与国内企业相比,外企的面试似乎要求更严格一些。以下几点忠告是成功者的建议。 一、千万不要迟到 迟到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形象,而且很可能会因迟到几分钟而错过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9.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实现了内外税两税合一,在税率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中国的企业所得税内外(资)有别,是有历史渊源的。改革初期,为了吸引外企到中国落户,在有政治环境和廉价劳动力等为投资保障的基础上,国家也给予外企所得税上的优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咨询》2010,(16):9-9
6月12日,开全国先河,重庆隆重举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大会。 在这个云集近1000名企业家的大会上,重庆市政府将出台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服务优惠政策。推出对高新技术企业实施财政奖励和科技投融资补助的两项政策,新增资金2亿-3亿元;启动实施“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计划在5年内,每年提供500万元的支持资金,分期分批重点培育企业300家;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2014年思略特对近400位中国及外资企业高管进行的《2014中国创新调查》显示,42%的中国企业和21%的在华外资企业认为,创新在公司战略议题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一。2014年2/3的外企受访者表示,中国竞争对手的创新实力与其相当或更强。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5,(19):52-54
2005年8月21日,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天津公布.这是2002年以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按国际惯例第4次向社会公布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6343亿元营业收入高居榜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随后.同时首次推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名.制造业企业500强的第一位是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分别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服务业企业500强的第一位是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依次名列二、三名.  相似文献   

13.
正方:数据显示,2011年央企高管平均薪酬72万元;2013年四大国有银行主要负责人的薪酬大部分超过100万元。和城镇职工平均薪酬相比,这些数字看起来很高,但和私企高管相比,和同类外企的高管相比,真不算高。2013年美国花旗银行全球首席执行官Michael Corbat薪酬是1450万美元,比央企高管收入高两个数量级。降低央企高管薪酬,恐影响企业运营的效  相似文献   

14.
华企且慢进军世界500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我们把全中国的企业合并成一家,那肯定是世界500强的第一名,但那么做没意义。我建议以后在合并企业的时候,要像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一样,由一个独立的反垄断机构来审查,如果会给全社会带来不利,这种合并就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36):30-31
继8月底.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中国民营企业500家排名后,9月4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发布了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这两大榜单均以2009年企业营业收入为标准,将中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和大企业进行排名和比较。本文从企业规模、产业分布、地区分布方面,对2010年民营企业500家与中国企业500强企业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青年报》载:河南泌阳县一家不到二年换一个,一直换了十二任厂长也没能摆脱亏损的国有水泥厂,却在一个叫王义堂的农民手里起死回生。1994年5月,当王义堂接手泌阳水泥厂时,该企业亏损123万元,年底,王义堂就使企业盈利70万元。第二年,实现利税525万元。第三年,在原材料大幅度上涨的情况下,仍实现利税78万余元。今年第一季度,企业实现利税79万余元,成了当地屈指可数的利税大户。从一个亏损大户成为利税大户,“王义堂现象”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启示之一:要选好企业经营者。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后面,都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这…  相似文献   

17.
陈振烨 《经理人》2008,(6):92-94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中国企业艰难成长的过程,也是外资企业本土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主导中国经济的三支力量:国企、外企和民企,它们在不同领域的竞争是此消彼长,互有输赢。  相似文献   

18.
陈远豪是湖北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天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金天公司位于湖北省天门市。1992年,正是全国纺织工业步入低谷,全行业连续七年亏损的时期。而金天公司却奇迹般地脱颖而出,从投产之日起连续五年亏损、濒临倒闭的小型国有棉纺厂发展成为同行业中经济效益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的企业集团,并成为我国第一家棉花贸工农一体化试点企业。从1994至1999年,公司先后盘活了6个国有企业,7亿多元国有资产。企业从1988年建厂投产时的3万纱锭,迅速发展成拥有17万纱锭,年产值8亿元的行业龙头。5年来,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雷军 《经理人》2012,(6):8-9
这些年,通过做公司和思考,总结做互联网企业的一些心得,概括为"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和快。它厉害在什么地方呢?只要按这个方法做,就会事半功倍。2007年金山上市后,我辞去CEO职位,做了几年天使投资,用我的方法论帮助创办了20多家公司。两年前,我就决定用这套方法论来创办小米。真如我想,的确事半功倍。小米第一年估计至少可销售500万部,米聊用户超过了1300万。作为一家创业公司,我们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20.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5,(1):6-6
“最佳推荐”很实用自从2003年末看到《经理人》刊登的“中国企业发展路线图”后,一直都在关注这本杂志。2004年年终推出的最佳推荐,内容丰富、信息量足,让我感觉很实用, 很有指导性。既可以让我了解经理人一年关注的热点,又能给我带来启发,对照推荐的内容比较自身存在的不足,为自己的下一年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此外,案例的推荐让我开阔了视野,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企业和所在行业,而是更全面地去了解过去一年里发生的值得关注和追踪的其他企业优秀案例,总结经验教训。希望今后,《经理人》还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实用的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